秦武王在位只有4年,但在這一點上,卻勝過了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

我們很多人認識秦武王,都是從《羋月傳》開始的。電視劇中的秦武王是由宋丹丹的兒子巴圖扮演的,他長得憨憨的,能吃能睡,還喜歡炫耀自己的力量。後來在一次舉鼎的過程中,他一不留神就砸到了自己的小腿,然後就因為失血過多一命嗚呼了。

秦武王在位只有4年,但在這一點上,卻勝過了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

秦武王嬴蕩舉鼎

因此,在我們大多數人看來,他的人生就是一個笑話,他的出現只是為了襯托出他的弟弟秦昭襄王的優秀,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歷史上真實的秦武王。秦武王的名字叫嬴蕩,記住是贏(ying)蕩(dang),而不是(yin)(dang)啊!蕩,取得是蕩平六國,一統天下的意思,看來他老爹對他期望還挺高,但是,他到底幹得怎麼樣呢?

秦武王19歲繼位,23歲離世,雖然僅僅在位4年,但是事情卻沒少幹。

在軍事上,他先平定了蜀國的內亂,保住了大秦的糧倉,其次,又派手下大將甘茂攻克了韓國的宜陽,並在宜陽設立了三川郡,為秦滅東周掃清了障礙。

政治上,他聯合齊國,牽制魏國,又聯合越國,牽制楚國,使得秦國可以放手擴張。

尤其在處理君臣關係這一點上,他更是勝過了秦昭襄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吧。

在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決定大舉東出,問鼎中原,可是要去九鼎的所在地洛陽,就必須要攻下韓國的宜陽,於是他便派大將甘茂率兵攻伐宜陽。

秦武王在位只有4年,但在這一點上,卻勝過了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

秦國大將甘茂

但是甘茂卻有不同的意見,他勸武王放棄攻打宜陽,為此還陳述了兩點理由:一則宜陽距離秦國有千里之遙,中間隔著無數險阻,取勝的難度實在太大;二則一旦對宜陽久攻不下,後方必然會有人詆譭前方將領,若此時君王有所動搖,那麼必將前功盡棄。

說完甘茂還給武王講了一個小故事。

他說在魯國,曾參的大名可是家喻戶曉,他被稱為曾子,是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但是有一天,一個和曾參同名的傢伙殺了人,於是這件事便傳開了。曾參的鄰居聽到這件事後,便來告訴曾參的母親,說你的兒子殺人了。曾母當然不相信,而是依然氣定神閒地在織布。

可是,到了後來,又有各種各樣的人到曾參家裡告訴曾母關於曾參殺人的訊息。曾母慢慢就坐不住了,以至於後來更是奪門而逃。

秦武王在位只有4年,但在這一點上,卻勝過了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

曾母最終奪路而逃

講完這個故事後,甘茂就說,如今我的賢德遠比不上曾子,大王您對我的信任又比不上母親對兒子的信任,而我一旦久攻城池不下,後面肯定會有更多的人說我的壞話,大王你也很可能就會產生動搖而罷免我,這樣必然會使攻城功虧一簣。

武王明白了甘茂的擔憂,為了打消他的疑慮,就與他在息壤定下了盟誓,表明將來若真的發生那樣的情況,一定會支援他繼續打下去。

果然,時間過去了五個多月,甘茂依然沒有攻下宜陽,朝廷的大臣都開始議論紛紛,包括武王的叔叔樗(chu)裡子都開始勸說武王召回甘茂,以防不測。

當武王剛要招甘茂時,甘茂便上奏向武王提及了當年的息壤盟誓,武王這才醒悟過來,不僅沒有召回甘茂,反而繼續向宜陽增兵,最終成功攻下宜陽,從而造就了君臣之間相互信任的一段佳話。

反觀,秦昭襄王與大將白起之間就沒這麼和睦了。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結束。在此戰中,趙國軍隊傷亡高達45萬,國力已然耗盡,士兵士氣低落,這儼然是滅亡趙國的最好時機。

秦軍主帥白起也敏銳地覺察了這一點,於是他親率大軍主力猛攻趙國的邯鄲城(邯鄲為趙國國都),他的目的便是一舉攻破邯鄲城,徹底滅亡趙國。

但此時,韓、趙兩國坐不住了,他們立即派使者攜帶重金遊說秦國丞相范雎(ju),希望秦國可以罷手言和,而作為報酬,他們願意割地賠償。

範睢果然中計,立馬在秦王面前大肆詆譭白起,併力勸昭襄王召回白起,與趙國議和,秦王果然答應。故此,秦國失去了滅亡趙國的最好時機,白起也因為這件事對秦王徹底失望。

秦武王在位只有4年,但在這一點上,卻勝過了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

秦國丞相范雎

趙國原來準備割六城予秦國賠罪,但看到白起退兵後,就立馬違背了盟約。秦昭襄王聽後大怒,即刻命白起再次領兵攻打趙國,白起深知此時進攻,戰機已失,必將無功而返,故此託病不出。

沒有了白起的指揮,秦軍在與趙國的戰鬥中處處失利,最後更是被關東諸侯聯軍擊敗,損失了整整20萬精銳,大大延緩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

經此一戰,秦國國力有所消耗,不得不改變策略,開始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外交方針來圖謀各國。

那麼,上面的故事到底說明了什麼呢?

在第一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秦武王與甘茂君臣相互信任,最終贏得了戰爭勝利,留下了君臣和睦的佳話。

當然,取得這樣的成功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甘茂深思遠慮,提前給君王打了預防針,為自己爭取到了君王的信任;另一方面就是秦武王對於臣子充分信任,他能夠在關鍵時刻力排眾議,大力支援自己的大臣,這才鑄就了最終的成功。

而在第二個事例中,秦昭襄王卻與自己的大將白起不和,最終將大好的局面白白葬送掉了。當然,如果單從事情的結果來看,秦武王在處理君臣關係上卻是更勝秦昭襄王一籌。

但是,導致秦昭襄王與白起不和的原因其實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白起軍功太盛,已有功高蓋主的嫌疑,這才引起了秦王的猜忌。

秦武王在位只有4年,但在這一點上,卻勝過了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嬴稷

而白起此人性格又十分耿直,眼裡根本容不下沙子,受到猜忌後立馬就與秦王反目,不願再受其驅使,這便導致了兩人的分崩離析。

那麼,甘茂與秦武王的相處對我們今天的生活有哪些啟發呢?

君臣關係與我們今天的上下級關係有一定的類似,當我們在承擔某項艱難的任務時,也可以提前向領導說明要害,爭取領導的信任,從而就避免一些矛盾,使我們更容易成功。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TAG: 甘茂白起秦武王宜陽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