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風險最致命

看不見的風險最致命

上海欣旋

轉載▼

標籤:雜談

看不見的風險最致命

二戰時期,一位大學教授應軍方要求,研究一個課題:飛機在哪兒加強防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機率。教授統計了所有返航的飛機,發現機翼的彈孔最多,機尾的彈孔最少。

於是,軍方指揮官認為:應該加強對機翼的防護,因為機翼被擊中的次數最多。

看不見的風險最致命

但教授有著相反的觀點,他認為:應該加強對機尾的防護。

原因在於:

1。 統計樣本,全部為返航的飛機。

2。 即使飛機被多次擊中機翼,也能平安返回,說明這裡的打擊不致命。

3。 機尾很少發現彈孔,原因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幾乎就回不來了,於是就不會進入統計樣本。

看不見的風險最致命

軍方採用了教授的建議,後來證實該決策是正確的。看不見的風險最致命!因為:

1。 統計的樣本都是回來的飛機,回不來的飛機無法發表意見,因此,樣本有嚴重的偏差。

2。 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意見未必正確。由於他們被擊中機翼,就認為機翼最需要加強防護。他們不知道,如果被擊中機尾,根本就回不來了。

看不見的風險最致命

對風險管理的啟示:

1。 在電視節目裡,看到少數人透過某種方法成功,但看不到更多的人透過該方法失敗,而失敗者是沒有機會上節目的。樣本本身就有偏差,這會高估成功機率。

2。 成功者難以保證理性和客觀,容易誇大自己的能力,忽略運氣等因素。這會弱化風險,誤導別人。

TAG: 機翼致命樣本機尾彈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