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喬玉璞:邂逅笪公陽穀人之幸運

邂逅笪公陽穀人之幸運

文/喬玉璞

博濟橋,位於山東省陽穀縣城東關,建於1597年(明萬曆二十五年),為當地人董憲章捐資修築。橋有3孔,以青石砌成,長8。3米,寬5。1米,為拱券式結構。橋兩側均有浮雕石欄,四角各有一形態逼真的石虎,橋欄石柱上端雕有石獅,欄柱之間青石板及柱身上均雕塑有山水、人物及鳥獸圖案,如“八仙過海”、“壽星下棋”、“柴王推車”“天馬行空”、“鐵杵磨針”、“農夫開山”等,取材廣泛,雕工精細,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其中一幅石雕是陽穀縣丞笪一順“車去留犢”的場面。上任時自駛一牝牛駕車而來,後牛生一牛犢,笪一順駕一牝牛自去,一老農牽一牛犢而回,笪公、老農、牝牛、牛犢均回首相望,依戀難捨。故“博濟橋”亦稱做“石牛拉石車橋”。現儲存基本完好。

——題記

散文 | 喬玉璞:邂逅笪公陽穀人之幸運

(作者供圖:陽穀博濟橋)

有學者說,中國歷史上,王朝腐敗以明朝為甚,明朝腐敗以萬曆為甚。朱元璋為求基業千秋永固,鐵腕反腐,無所不用其極,剝皮實草,置於朝堂,令十五萬貪官人頭落地,可貪腐依舊前“腐”後繼。到了明朝中後期,官場已徹底成為貪汙的淵藪、腐敗的巢穴。

還有學者說,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萬曆皇帝在位48年,前10年較為勤政,後38年深居內宮,不登朝堂。可他也沒閒著,由於年輕時體弱多病,怕死惶惶不可終日,聽通道士蠱惑,煉丹昇仙,妄圖萬壽無疆。他還耽於享樂,每年選美,縱情色慾,花天酒地。二十一歲就不惜國庫銀兩,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陵墓。其治下,貪官汙吏肆意猖狂,官場風氣每況愈下,他在不斷地“助推”著大明王朝走向末日。

在萬曆勤政的10年裡,宰輔張居正著實為萬曆皇帝治政出了把力,但他也是一個大貪官,一個貪腐高手。他任南京刑部尚書時,有官員叫殷正茂的曾行賄於他,送他兩個金盤子,盤子中有高達三尺高的珊瑚。明朝追查張居正貪的各種財物價值10萬兩以上。張居正的兒子稱,還有30萬兩寄存到其他地方。

皇帝怠政,宰輔貪腐,上行下效,無官不貪,整個王朝籠罩著一張貪腐的大網,一發不可收拾。

萬曆年間,整個政治黑惡,民生凋敝,百姓渴望清官降臨,拯民於水火。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陽穀縣的百姓迎來了一位名叫笪一順的廉官、清官。真不知陽穀的百姓哪兒來的福氣、哪兒來的幸運,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笪一順早年家境貧寒,早有功名,但仕途不順,年近六十,來陽穀獲一八品小官,管錢、管糧、管文書。七品縣太爺還是個芝麻官,可他卻是個八品,比芝麻官兒還小,但這不影響他為官一任,勤廉、厚德、公正、惠民。

建堤壩,挖河渠,這些肥差他都管。要知道,土木建設所需材料大半埋在地下,即便有肥己行為,也不易查出。難怪有些官員熱衷於土木建設,想多揩點油水,不言而喻。但是,他卻把款項往來帳目張榜公示,將公務置於陽光之下,坦然接受陽穀老百姓雪亮的目光。

他年近花甲,還經常在工地上與百姓們一塊搬石頭、挖河道。還經常累倒在工地。陽穀的百姓在縣衙裡找不到他,他準在工地。

有一年陽穀大旱,百姓斷糧,他把自己的全部家當拿出來賣掉,買糧後分給百姓。全縣商人、士紳被他的行為所感動,紛紛捐資購糧,賑濟災民;他還仗義疏財,賙濟學子。

他在審案中常常私訪,秉公判案,對在押犯人重教不重刑,力求感化,陽穀一度出現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安寧的和諧局面。

這就是為官一任,造福陽穀百姓的縣丞笪一順,這就是留芳千古,永存陽穀百姓心中的縣丞笪一順。

滿清時,有句笑話貪官的口頭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但笪一順當了三年“父母官”,卻沒有“烏紗略帶心情變”,他是個名副其實的“一貧如洗,兩袖清風”的“窮官”。自駕牛車來,又駕牛車去,臨走還給陽穀百姓留下一頭小牛犢。

古時候,縣官是最小的官,需要皇帝派,或因用人失察或因天高皇帝遠,難以監管,派來的若是個昏官、懶官、貪官,這個縣的百姓就得自任倒黴,徒有無奈、徒有嘆息;派來的若是個清官、廉官、勤官就算這個縣百姓的造化與福分。這都是宿命。笪一順的到來,可真是陽穀百姓的造化、福分與幸運,可遇不可求。所以,陽穀人對笪公事蹟刻石勒名於博濟橋,這也是陽穀百姓的一種深深的“清官”情節吧。

笪公能在任上為陽穀縣百姓造福、做好事,不得不提與其搭當、共事的縣令賈應墀。如果沒有縣令賈應墀的支援,相反,再給掣肘、拉後腿,縣丞笪公又如何做得了這些呢?可見,賈應墀也是個好官,陽穀百姓邂逅賈公,也是陽穀人的幸運,同樣可遇不可求。

散文 | 喬玉璞:邂逅笪公陽穀人之幸運

【作者簡介】

喬玉璞,山東省陽穀縣作家協會會員,公開發表教育專業論文30餘篇,主編校本培訓教材4部,與他人合作出版論著5部,現喜愛散文寫作。

TAG: 陽穀百姓一順陽穀縣博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