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上林苑: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始建於秦始皇時期。。。

上林苑是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始建於秦始皇時期。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秦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後,徙天下富豪於咸陽十二萬戶。諸廟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十年後,也就是奉始皇三十五年,乃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

這些記載,為我們提供了上林苑在咸陽渭河之南和阿房宮在上林苑中這兩個依據。此後,史籍中便沒有新的說法。

上林苑,秦始皇的遺產,漢武帝的榮光

上林苑的擴建,始於漢武帝時期。

建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命太中大夫吾丘壽王在今三橋鎮以南、終南山以北、周至以東、曲江池以西的範圍內,開始擴建上林苑,並償徵收這個範圍內民間的全部耕地和草地,用以修建苑內的各種景觀。後來,上林苑又進一步向東部和北部擴充套件:北部擴至清河北,東部擴至滻、灞以東,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規模,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

【園林】上林苑: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始建於秦始皇時期。。。

上林苑地跨長安、咸陽、周至、戶縣、藍田五縣境,縱橫300裡,南部是由今藍田的焦岱鎮開始,向西經長安的曲江池、樊川,沿終南山北麓西至周至;北部是興平的渭河北岸,沿渭河向東。有灞、滻、涇、酒、注、鎬、牢、橘八水出入其中。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記載:

終始灞滻、出入涇渭。灃鎬澇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東西南北,馳鶩往來。

由此可見,上林苑是依據水系為劃定範圍的。灞、滻二水自始至終不出上林苑;涇、渭二水從苑外流入又從苑內流出;灃、鎬、澇、潏四水迂迴曲折,周旋於苑中。

《羽獵賦》中記載:

武帝廣開上林,東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濱渭而東。周袤數百里。

這裡是依據周邊宮觀的位置為上林苑劃的界限,而且範圍的界定比上林賦》中的表述更明晰。

究其原因主要是:司馬相如與漢武帝雖是同代人,但比武帝年長23歲,在武帝執政中期,也就是公元前118年就已謝世;他寫《上林賦》時,上林苑正處在擴充套件時期,因此依據水系界定自有道理。

【園林】上林苑: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始建於秦始皇時期。。。

而揚雄處於西漢晚期,他的《羽獵賦》比《上林賦》要晚大約100年,而且是在隨從漢成帝遊獵上林苑、身臨其境的情況下寫成的,這時上林苑規模早已定型,因而賦中所劃界限便更為具體。

按照《羽獵賦》劃定的界線,上林苑的南部是由今藍田的焦岱鎮開始,北部是由興平的渭河北岸,沿渭河之濱向東。

《羽獵賦》對上林苑的劃界雖比《上林賦》更為明晰,但卻存在兩個疑點:一是“北繞黃山,濱渭而東”,東到何處,指向不明;二是“周袤數百里”,數百里是多少,長度不清。所幸的是,這兩個疑點卻在後來班固的《西都賦》和張衡的《西京賦》裡得到了回答。

班固的《西都賦》上說:上林苑“續以周牆,四百餘里”;張衡的《西京賦》上說:

上林禁苑,跨谷彌阜。東至鼎湖,邪界細柳。掩長楊而聯五柞,繞黃山而款牛首。繚垣綿聯,四百餘里。

這兩段記述,正好解決了上述兩個疑點:第一,用“邪界細柳”四個字,劃出了黃山宮以東的上林苑的界線,也就是從細柳沿漢長安城南,向東南至鼎湖所劃定的一條斜線。第二,所謂“四百餘里”,相對於《羽獵賦》來說,上林苑的範圍有了一個量的概數,無疑也是一大貢獻。

皇家規模非常人所想

由此觀之,

上林苑的規模,以現今的區域度量,應是地跨藍田、長安、戶縣、周至、興平五個縣和西安、咸陽的兩個市區。

東起藍田焦岱鎮,西到周至東南19公里的五作宮遺址,直線長約100公里;南起五作宮,北到興平境內的黃山宮,直線長約25公里;總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減去40平方公里的漢長安城面積之後,上林苑的實際面積約為2460平方公里。這樣宏大的規模,是中國曆代王朝的皇家園林無法逾越的。

上林苑設定,根據《漢書·舊儀》記載:

苑中養百獸,天子春秋射獵苑中,取獸無數。其中離宮七十所,容千騎萬乘。

【園林】上林苑: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始建於秦始皇時期。。。

由此可見,上林苑仍儲存著射獵遊樂的傳統,漢武帝每次去上林苑,必前呼後擁,如眾星捧月一般,場面壯觀。

打獵時飛鷹走狗,馳馬射獵,漢武帝親自上陣一試身手,甚至赤手抓搗野獸。但主要的設定已是官室建築和園池。

根據《關中記》記載,上林苑中有36苑、12宮、35觀。

36苑中有供遊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為太子設定招賓客的思賢苑、博望苑等。

上林苑中有大型宮城建章宮,還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宮、觀建築。

如演奏音樂和唱曲的宣曲宮:觀看賽狗、賽馬和觀賞魚鳥的犬臺宮、走狗觀、走馬觀、魚鳥觀:飼養和觀賞大象的觀象觀;觀賞白鹿的白鹿觀;引種西域葡萄的葡萄宮和養南方奇花異木如菖蒲、山姜、桂、龍眼、荔枝、檳榔、橄欖、柑桔之類的扶荔宮;角抵表演場所平樂觀;養蠶的繭觀;還有承光宮、儲元宮、陽祿觀、陽德觀、鼎郊觀、三爵觀等。

上林苑中還有許多池沼,見於記載的有昆明池、鎬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積草池、東陂池、當路池、太液池、郎池等。

上林苑地域遼闊,地形複雜,有極為豐富的天然植被和人工種植的樹木。近旁豢養百獸,放逐各處。還設大量臺觀建築及供應皇室所需的手工作坊。

“鐵飯碗”也遭到裁員了

秦漢的上林苑,用大液池所挖土堆成島,象徵東海神山,開創了人為造山的先例。

但是上林苑歷經昭、宣二帝之後,到元帝時,因朝死不堪重負而裁撤了管理上林苑的官員,同時把宜春苑所佔的池、田發給了貧民使用。

成帝時,又將“三垂”的苑地劃給了平民。西漢末年,王莽於地拿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年,拆毀了上林苑中的十餘處宮館,取其材百營造了九處宗廟;接踵而來的又是王莽政權與赤眉義軍爭奪都城的戰火,使上林苑遭受了毀滅性的劫難。

【園林】上林苑: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始建於秦始皇時期。。。

《西都賦》中說道:“徒觀跡於舊墟,聞之乎故老”,說明東漢初期班固在寫《西都賦》時,上林苑已是一片廢墟了。上林苑自秦西漢,在中國歷史上大約存在了240多年。

在擴建、經營上林苑的過程中,有一件事情或多或少與當時的政治征伐有些關係,這便是昆明池的開鑿。

昆明池是漢武帝元狩四年,也墩是公元前119年所鑿,在長安西南,周長40裡,列觀環之,又造樓船十餘丈,上插旗幟,十分壯觀。

據《史記·平準書》和《關中記》,修昆明池是用來訓練水軍。元狩年間,地處今雲貴一帶的昆明國經常干擾西漢王朝對南方及西南的經略,漢武帝欲興兵討伐。但征伐必透過滇池這個方圓三百里的太湖,而漢樓船軍建制尚未完備,且水戰技能也不高,於是,漢武帝就很生氣。

於是詔令加緊訓練水軍,同時又在上林苑中劃出一塊舊沼地,動工開鑿一個模擬滇池的人工湖泊。第一,可以看看究竟是什麼天險能夠阻擋武帝天兵;第二,則可以透過演習,檢驗水軍的訓練成果。

【園林】上林苑: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始建於秦始皇時期。。。

元狩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0年昆明池正式開工,地址就選在上林苑內距長安西門30裡外。那時,漢武帝聽說這個地方是原來周王朝的“靈詔”所在地,這裡的地勢低窪,水量較小。開鑿昆明池所動用的勞役是從隴西北、上郡一帶的成卒中選取一半為主體,另外又徵發了被貶謫的官吏,數量很龐大。

工程主要目的在於拓寬加深“靈詔”,並擴其地以像滇池。由其水附近有“上林八水”中的四條:灃河、滈河、潏水、皂水,且其水量豐富,可以通船,這樣就保證了昆明池的水源供應,因此不久便建成了一個景色迷人的大型人工湖泊。

聰明的東方朔

據說,漢武帝挖掘昆明池,挖到很深的地方,全是灰墨,不再有泥土。整個朝廷的人都不能解釋這種現象,漢武帝就把它拿來詢問東方朔

東方朔說:“我笨得很,憑我的見識還不能夠知道它是怎麼回事。皇上可以去問問西域來的人。”

漢武帝因為東方朔都不知道,所以很難再拿它來問別人了。到東漢明帝的時候,西域的僧人來到洛陽。當時有人回想東方朔的話,就嘗試用漢武帝時出現灰墨的事來問他。

那僧人說:“佛經上說,‘天地在大劫將要結束的時候,就會有毀滅世界的大火燃燒。’這灰墨是那大火燒下來的餘燼。”人們才知道東方朔的話是有一定意圖的。

在《三輔舊事》中記載著昆明池,說它有332頃,池中有戈船數十艘,樓船一百艘,船上立戈矛,四角皆幡旄葆麾。

【園林】上林苑: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始建於秦始皇時期。。。

《三輔舊圖》中提到上林苑中的昆明池,周圍40裡。還說,昆明沿中有豫章臺,還有石刻的石鯨。石鯨的長度為3丈,一遇雷雨,石鯨常吼叫,鬐尾皆動。漢代祭這個石鯨以求雨,往往靈驗。

另有一說,甘泉宮南面有昆明池,池中建有波殿,以桂為殿柱,風一吹來,自己就放香氣。又說池中有龍首船,常使宮女在池中泛舟,張鳳蓋,建華旗,作植歌,雜以鼓吹奏樂,皇帝親臨豫定觀看泛舟,聽音樂。在池的東西兩岸立牽牛、織女的石像。上林苑中不僅天然植被主富,初修時群臣還從遠方各獻名果異樹2000餘種。

《三秦記》中記載:昆明池中有靈沼,名為神池,堯帝治水時曾於此停泊船隻。池與白鹿原相通。白鹿原有人釣魚,魚拉斷釣線連鉤一同帶著逃走了。

漢武帝夜裡夢見有條魚求他把鉤摘下去,第二天在池上游玩時看見一條大魚嘴上掛著鉤,連著線,就摘去鉤和線,把大魚放走了。過了三天,漢武帝又在池上游玩,在池邊上得到了一對明珠,武帝說這是那條魚報恩來了吧。鎬池在昆明池的北面,該地為周朝的故都。

由於水質清澈,川流不息,昆明池實際上對解決長安城的供水問題起了重大作用。長安城歷經漢唐兩代繁華,其水資源豐富,昆明池功不可沒。

因此,當其最早用作水軍訓練的功能消失後,歷代皇帝仍不斷為昆明池及其洩水道、引水渠加以疏浚。因此得以水盛不衰。

TAG: 上林苑昆明池漢武帝東方朔羽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