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羅馬士兵工資發了等於沒發?太低階的謠言

關心現代時事的朋友們一定對各類Fake news並不陌生,斷章取義、歪曲事實甚至指鹿為馬,也算是見得多了,但對考古新聞以及兩千年前的古人用這些下三濫的招數,還是很少見的,而2月10日,我就親眼見證了這樣神奇的一幕。環球x報一則《古羅馬士兵工資單曝光 最後到手……》的新聞很快傳遍了網路,各個媒體紛紛轉載,裡面的內容無一例外都是陳述羅馬士兵領不到工資,買了生活必需品後就身無分文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瞭解一下真實的情況。

闢謠:羅馬士兵工資發了等於沒發?太低階的謠言

斷章取義的內容

環球x報的這則新聞其實並非自己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它引用的是《太陽報》的一則關於馬薩達要塞出土的莎草紙文物的新聞,這張莎草紙記錄著一份賬單,提到一名叫做蓋烏斯·梅西烏斯計程車兵,在發了50第納爾(羅馬銀幣)的工資後,僅僅買衣服、鞋子、皮帶和食物就花光了。據此文章作者認為羅馬士兵根本就是窮的叮噹響,工資基本等於沒發。看起來似乎無懈可擊,不過若我們去查詢原始材料,就會發現情況沒那麼簡單。

闢謠:羅馬士兵工資發了等於沒發?太低階的謠言

【報道內容截圖】

這份莎草紙的文字在網上是比較容易找到的,在https://armyofromanpalestine。com/0022這個網站即可查閱,其英文版具體如下:

“[hand 1] The fourth consulate of Imperator Vespasianus Augustus。 Accounts, salary。 Gaius Messius, son of Gaius, of the tribe Fabia, from Beirut。 I received my stipendium of 50 denarii, out of which I have paid barley money 16 denarii。 [hand 2] […]rnius: food expenses 20(?) denarii; boots 5 denarii; leather strappings 2 denarii; linen tunic 7 denarii。 || I received my stipendium of 62 denarii, out of which I have paid barley money 16 denarii; food expenses 20 denarii。 [hand 3] Gaius Antonius: overall cloak […] denarii。 [hand 4] Puplius Valerius: white tunic […] denarii。”

簡而言之,就是一位來自貝魯特的法比亞部族計程車兵蓋烏斯·梅西烏斯,在維斯帕先皇帝第四次擔任執政官時(約公元74年)領取了兩次薪水,一次是50第納爾,一次是62第納爾,其中第一次消費清單是:口糧消費20第納爾、大麥消費16第納爾、鞋子消費5第納爾、皮帶2第納爾、亞麻短衣7第納爾。第二次則是口糧消費20第納爾,大麥消費16第納爾。顯然,這名士兵僅僅是前一次薪水花個精光,第二次發的薪水還有大把剩餘金額,但是環球時報和國內一眾媒體選擇性無視後面的記錄,僅僅把第一次記錄放在公眾面前,而且無視目前還有兩份在埃及出土的更完整計程車兵薪資與支出的賬單,不與之對比分析,可謂斷章取義的典範。

闢謠:羅馬士兵工資發了等於沒發?太低階的謠言

【兩份埃及的賬單,可以顯而易見的看見士兵的工資收入並非在支出生活必需品後一文不剩】

深度分析

當然,僅僅是把完整內容貼出來,倒不至於專門寫一篇文章,我們還要詳細分析一下,第一次50第納爾究竟為何會花個精光,這又是不是羅馬士兵的正常狀態呢?說到這一點,我們就需要科普一下羅馬士兵的薪資水平了,根據收錄這篇莎草紙內容的網站所提供的資訊,這位梅西烏斯是一名輔助軍士兵,輔助軍在羅馬的軍事體系裡次於軍團,其步兵年收入僅有188第納爾,騎兵則是263第納爾,按照環球時報所謂月薪50第納爾的說法,顯然與之無法匹配(縱使在第一次漲薪水後的圖密善時代,也就是這個賬單後面的時代,騎兵的薪水也達不到一年600第納爾,何況漲薪之前)。而從他要定期購買大麥來看,他極大可能是一名騎兵(大麥在羅馬人眼裡是喂牲畜的食物,給人吃大麥屬於一種懲罰措施),那麼根據前文提到的兩份埃及出土的莎草紙賬單得知的資訊:羅馬士兵的薪資一年分三次發放,且金額是固定平均的來看,這位梅西烏斯單次發放的薪水,應該是固定的87。6第納爾左右,顯然50第納爾和62均低於此,極大可能並沒有按照足額髮放。當然,有人可能要反對,說不定不是按照一年三次,而是更頻繁呢?但無論你怎麼算,50也無法被263整除,更何況後面一次發放的金額與之不符,顯然50第納爾並不是常態工資額度。

闢謠:羅馬士兵工資發了等於沒發?太低階的謠言

【《早期羅馬帝國駐不列顛輔軍研究》中列出的輔助軍薪資情況】

那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只要我們仔細看看這份賬單的出土地點和時間,再結合時代背景和地理情況就能一目瞭然了,這份賬單出土自馬薩達要塞周邊的羅馬營地,維斯帕先皇帝第四次擔任執政官的時候是在公元74年左右,據此網站判斷這份賬單的時代是73-75年,而公元73年正是馬薩達要塞被圍攻的時代,也就是說,這很可能是一份戰爭時期所記錄的工資消費清單。戰爭時期會遇到很多異常情況,資金不足是最常見的一種,尤其是馬薩達所處的位置,可以說是一片荒蕪,既無現成食物,也沒有金屬、木材等重要戰爭物資,這座要塞更是易守難攻,長期圍攻這裡需要耗費多少的物資,運輸又多麼昂貴可想而知。羅馬人為了圍困這裡修築了大量工事和攻城機械,甚至填平了巨大的山溝,把攻城錘推了上去,這顯然會造成軍隊資金的緊張,甚至可能延續到戰爭結束。

闢謠:羅馬士兵工資發了等於沒發?太低階的謠言

【周邊一片荒蕪,又極度易守難攻的馬薩達要塞】

在這樣的情況下,只發放部分夠使用的工資,其餘部分如獎金一樣強制儲蓄,是非常可能的行為,也符合羅馬人一貫的治軍思路:韋格蒂烏斯在《兵法簡述》中提到了將士兵獲得的獎金、賞賜強制儲蓄到軍隊的戶頭的做法;而《羅馬行會研究》一文也提到了軍事行會為每個士兵開設戶頭,強制將會員(也是士兵)獲得的獎金存放進去,等到退伍時一次性領取的制度。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推斷50第納爾是不足額的非常態收入,62第納爾則是資金緊張情況緩解後回升的數額(62第納爾不太可能是漲薪的情況,因為第一次漲薪是在圖密善時代,也不太可能是加上獎金的情況,因為獎金基本會被強制儲蓄,更不會被混在工資裡直接發放)而不幸的是,第一次發薪的時,剛好碰到需要大量購置衣物的時候(衣物並非每次發薪都需要購置的,從埃及莎草紙賬單和本賬單都存在不購買衣物的記錄就可以看出,哪怕不知道古人的記載,僅從自身生活常識也能知道,誰每個月必須買衣服買到月光啊?也不是人人都要經常更換衣服的)自然也就把薪水花的一乾二淨,而這一次特殊的窘境,又恰好留存下來,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大加渲染,造成了這次的大笑話。

TAG: 第納爾denarii50賬單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