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英教授:農民孩子的教育權不解決,會成為社會撕裂的導火索

作者 | 劉守英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5月29日, “振興鄉村教育公益論壇暨《大山裡的未來學校》新書分享會”在北京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舉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出席活動,並發表題為《賦予農三代平等教育權》的演講。

劉守英教授:農民孩子的教育權不解決,會成為社會撕裂的導火索

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了63。89%。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從一個鄉村社會變成了一個城市化的社會,這是非常大的一場革命。

這個革命是人口遷移的革命。沿海地區快速發展以後,大量中部地區的農民先從中部的農村往沿海地區遷移,西部地區的農民再繼續往東部地區遷移。另外,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

劉守英教授:農民孩子的教育權不解決,會成為社會撕裂的導火索

第一個特徵是,推動中國這一場遷移的力量是農民,中部和西部地區的農民往東部走。整個中國農民工的數量在2000年時是2個多億,2019年將近有3億的農民在推動這個社會結構的轉變。

第二個重要特徵是,這場遷移已經在發生一場代際革命。40、50、60年代出生的這一批中國農民,當年在遷移以後,現在基本上是回到原來的鄉村,而且這些人在城市打工就業時也沒想著要留在城市。他們的孩子當時基本上是不跟著父母出去的。

80後農二代現在是遷移的主力。整個流動人口裡面,80後人群已經佔了62。3%,也就是說現在整個中國遷移的主力是農二代了,就是80後。

另一個重要特徵是農二代不回村。現在我們討論鄉村振興,我一直在批判一種樂觀的浪漫主義。我們長期搞三農的人對於農民是帶有一種苦難的關注,但是現在非常浪漫,覺得我們整個人都會回村,鄉村有很美好的機會,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現在農二代回鄉主要是因為他的孩子在城市上初中上不了,孩子的母親陪孩子在本鎮租房或者是買房讀初中,然後高中期間因此不能在流入地上學,必須部分舉家到縣城去讀書、買房、租房。所以我們現在沒有看到整個農二代回到原來村莊的現象。

可以出,這一場對中國發生歷史轉型的遷移革命沒有完成,而且城市化還是未來主要的趨勢。另外未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們的農二代和農三代如何在城市享受權利。

我國長期的公共政策主要是讓農民工在城市裡面有就業,現在我們在解決戶口制度的時候,實際上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沒有高度重視。

劉守英教授:農民孩子的教育權不解決,會成為社會撕裂的導火索

圖:農民工希望轉變為非農戶口的主要原因(%)資料來源:張翼(2011,《中國人口科學》)

當前,本地升學難、費用高、孩子沒人照顧是農民工家長認同度最高的三個主要問題。

劉守英教授:農民孩子的教育權不解決,會成為社會撕裂的導火索

2011~2019全國各教育階段學生招錄情況。教育層次越高,農村隨遷子女進入比重越小

我們看到一個調查結果,2011年整個農二代子女進入公立學校的比例比農一代還低了6。58個百分點,進入打工子弟學校的可能性是農一代的1。25倍。

2012年農一代子女進入公立學校的可能性是農二代子女的1。33倍,進入打工子弟學校的可能性是農二代的66。07%。

對於中國這一場已經既成事實的遷移革命和城鄉轉型來講,農二代在城市的居住權和農三代在城市的教育權,這應該是一個基本的權利。如果這個基本的權利不解決,這會是未來社會斷裂的一個導火索和引線。

(摘選自:詩評永珍,感謝原作者。侵刪)

TAG: 二代遷移農民城市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