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也許是太多藝術渲染的影響,一些刀劍愛好者對日本的武士刀有些偏執性的高估或迷信。其實,武士刀比普通刀有優勢的地方,但有限。

倭寇犯華之所以如此猖獗,有許多以少勝眾的戰績,並非全是中日武器或者中日武術方面有什麼懸殊差距。關鍵還是“文化”“制度”“民風”之間的差距。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高度概括倭寇兇惡形象的浮世繪,禿髮、裸體、紋身、鳥聲(日語怪聲)

有明一代正值日本南北朝與戰國時代兩個戰爭頻仍的時代。在日本數百年的武家制度下,日本本身就存在著一個嗜武好戰、武藝超群的武士階層,以及由此帶來的全民“軍國民化”的社會尚武風俗。

同名影片號

現在又歷經戰火的精粹錘鍊,日本人的兇殘與野心都達到了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境地。就連江戶時代的醫生都在醫書中記載,江戶承平時代武士的脈象竟然還不如戰國時代女人的脈象強健!由此可知倭寇猖獗的時代,也正是日本武士階層各方面軍事技能最巔峰的時代。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倭寇都是一些武功高強的亡命徒,裝備也都是迥然不同於中華的兵器,所以,初期給不熟悉倭寇戰技的明軍很大沖擊

相反,明朝中葉卻是承平日久的歷史局面,加之中國千百年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下和儒家文化約束教化,民風溫順怯懦。

拋開國力不計,單就中日兩國民風民俗,宛如一文一武,一兇一懦,二者相遇,結果可想而知。

無怪乎豐臣秀吉輕蔑明朝為“寬袍大袖的文弱之國,怎能敵過刀劍銳利的武士之國?”從而萌生侵略大明的狂妄思想。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明朝倭寇圖

在這種大格局下,倭寇之所以屢屢逞兇取勝,武器、武藝的高低只是細末,兩國國情的綜合差距才是根本。不要說幾個鬼卒羅剎一般的異國倭寇。就是幾個大明本土的綠林強梁,揮舞刀劍,也能把一大群武備廢弛的官軍嚇得潰不成軍。

這些無能之輩並不能代表中國武術與東瀛武藝之間的真正較量。有朋友會以戚家軍的鴛鴦陣說事,其實那是純軍事戰術,也不能代表武術間的較量。真正能具有代表性的範例,無疑當屬少林武僧與倭寇之間的對決。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少林武僧

少林武僧歷代都有響應民族召喚,抵禦外辱的光榮傳統。明朝中葉,當中原頻頻傳來東南沿海倭寇肆虐的告急之時,少林僧眾再次組織起來,應朝廷招募前往江浙閩越抗倭前線。

對此當時的一些古籍都有記載,如朱雲錦《予乘時小錄》說:“明時倭寇作亂,總制胡宗憲始用少林僧兵。”《雲間雜誌》:“嘉靖癸丑(1553年),倭初至海上……按院蔡公可泉,召少林僧兵百餘人,其首號月空,次號自然,傍賊結營”。

浙江寧波人萬表在《海寇議》中寫道:“時值海寇出沒,為江浙患……其後倭亂大起,萬表結少林僧,習格鬥法,屢殲其眾”。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民族危機時刻,少林武僧挺身而出,以中華武藝迎敵東瀛武士

最初明朝的一些官軍將領對僧兵的作用有所懷疑,還設計了一場比武。官軍選派八名精悍銳士持鐵棍突然襲擊僧人孤舟,孤舟以偏衫袖卻棍,信手奪之,反擊八人,八人應棍而倒,官軍上下都歎服。

僧兵參戰的第一場就大勝,杭州之戰:(公元1553年)這一年,倭寇犯杭州。據載,當時“杭城閉”,“三司領僧兵四十人御之”,“大破倭寇”。

這是僧兵參加抗倭的第一次戰役,也是僧兵抗倭的第一次勝仗。由於僧兵“驍勇雄傑”,所以“官兵每臨陣,輒用為前鋒”。宗教信仰緣故,僧兵一般使用的都是木棒,以示恪守戒律,不妄開殺戒。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電視劇《少林僧兵》劇照

但面對兇惡殘暴的倭寇,僧兵以降魔斬妖的大義處之,將木棒換成鐵棍,與一般的鐵棍不同,少林鐵棍並不是純鐵打製的,而是木棍一端或兩端,包裹鐵皮,或箍上鐵筋。將《倭變事略》載:鐵棒長約八、九尺, 僧人們舞動鐵棍,“運轉便捷如竹杖”。

▲鐵棒並非都是純鐵,多是兩頭固有鐵筋,或者通體包鐵

和影視劇中僧兵的布衣光頭裝束不同,抗倭僧兵在作戰之時“暗約以靛青塗面,賊見青臉,紅布矇頭,疑為神兵,膽已唬落。”這其實是少林寺護法——緊那羅的形象。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少林守護神——-神王緊那羅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緊那羅王的武器裝束對少林僧兵影響很大,這是不同寺院緊那羅的形象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少林僧兵》中的緊那羅化身,手持鐵棒

既然是上陣殺敵,僧兵也像戰士一樣有防身鎧甲,當然不是沉重累贅的鐵甲,而是一些武術中人常用的輕便鎧甲。所謂“密僱皮工造皮甲,竹工造毛竹甲。皮甲在內,竹甲在外”。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不同於影視劇中僧兵布衣形象,歷史上的僧兵也是有鎧甲的,裡面是皮甲,外表則是竹甲,這是亞洲兩款竹甲,可做參考

明朝思想家顧炎武在其《日知錄》記載了一支僧兵的傳奇故事:“嘉靖中,少林僧月空受都督萬表檄,御倭於淞江。其徒三十餘人,自為隊伍。持鐵棒擊殺倭甚眾。”這名法號月空的僧人武藝非凡,一次戰鬥中一賊舞雙刀而來,月空坐不動,賊將至,身忽躍起,從賊頂過,以鐵棍擊碎賊首。於是諸賊氣沮。”

這支僧兵後來誤入敵軍埋伏,全體犧牲。少林方丈聞訊後帶著一百僧兵,口宣佛號棒殺倭寇上千人,打出少林的威名,為中華武術贏回尊嚴。

倭刀算什麼?碰上少林鐵棒,砸它個稀巴爛

▲《少林僧兵》中的武僧,模仿緊那羅王的裝束。塗面矇頭,手持鐵棒

僧兵畢竟是方外之士,儘管屢立奇功,但並不貪功邀賞,《僧兵首捷記》說:“僧兵驍勇,不以首級論功”。所以,當明朝開始大規模掃蕩倭寇,抗倭形勢好轉之後。僧兵們默默選擇了“班師,當道莫與奏功,而僅賞銀牌,退歸山剎”。

TAG: 僧兵少林倭寇鐵棍武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