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曾迷倒一代帝王,得帝王專寵,六宮粉黛無顏色,舒太妃這個女人的心機和手腕,是相當深沉的,在她的宮鬥過程中可以分為前後兩部分,前期靠的是先帝盛寵的庇護,後期靠的絕對是自己的謀略和手腕。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舒妃雖是寵妃,但懂得收斂鋒芒

後宮的嬪妃個個都是千年老妖,誰都不是省油的燈,如此,舒太妃能得到帝王專寵,可見,當年的舒太妃也絕非池中之魚。

前期的時候,舒太妃這個人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從太后言語得知,舒太妃是果郡王的生母,當年的舒太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鬧得六宮嬪妃抱怨,使後宮不得安寧。

從太后對舒太妃的這種評價,就知道,當年太后花了不少心思和手段對付舒太妃,即便她已經離宮多年,太后依舊記得她曾經風光的日子,可見,當年舒妃有多榮寵了!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舒太妃是擺夷人,先帝為了她開了很多先例,在太平行宮建了桐花臺,親自吹“長相守”歌迎接舒妃,併為她種滿了合歡花,先帝確實是在用盡全力給她一段完美的愛情。

從長相思到長相守,琴笛合奏,琴瑟和鳴,每年春夏之際,先帝便會與她攜手漫步其間,共賞花開花落,情意綿綿,更是恩愛的象徵。

可這有什麼用?

皇帝的情不是隻給一個人的,只有後來的華妃才在乎皇帝的情多情少,為了得到帝王的情,算計這個算計那個,而最後剝奪了她當母親權利的卻是皇上。

舒妃並不像華妃,她絕對是進退有度,她知道,無論從出身地位,還是果郡王的年齡、政治閱歷,都沒有奪嫡的優勢。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所以她只有在帝王面前展現出溫和謙卑的一面,得到帝王的保護,幫她躲過前期宮鬥過程中的血雨腥風。

舒妃自然知道鋒芒畢露的道理,她對兒子果郡王的教導,一向是傾心於文學,不沾權力,而真正的果郡王,從小文武雙全,騎射治國,無一不精通。

但他必須把智慧與鋒芒都藏起來,假裝做一個不問事事的逍遙王爺,這樣才能平安度日。

舒妃的低調與不爭,讓皇帝覺得只有在她這裡才踏實,也只有舒妃能給予皇帝有家的感覺,所以果郡王從小就得到了滿滿的父愛,就連四郎動不動還想起果郡王奪走了他的父愛。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而舒妃在得失之間也看得很開。

在盛寵之下,可以讓她為了躲過後宮中的冷箭,所以在感情上,舒妃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但在江山社稷面前,舒妃並不算什麼,皇帝也只能給些她溫暖的小情小愛哄哄她開心罷了,卻永遠不會給她正宮皇后的位份。

顯然,她不是皇后,兒子果郡王從來不是太子,而且又年幼,即便皇帝專寵,兒子在年齡上也沒有奪嫡的任何優勢。

等到兒子可以嶄露頭角之時,他的哥哥們早就羽翼已豐了,稍有不甚,還會惹來殺身之禍。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如此,舒妃和兒子只能把他們所有的智慧和鋒芒藏起來。而後宮的人,個個都是千年老妖,舒妃沒有點謀略和手腕,恐怕早就成為眾矢之的了!

舒妃當年的競爭對手太后,為了握住整個後宮最重要的權柄,處心積慮,不惜搭上自己的清白和聲譽,私情於她的青梅竹馬隆科多,就是為了幫自己的兒子爭奪皇位。

當年太后見舒妃專寵,心生嫉妒,一直把舒妃母子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當她真正成為太后之後,這時候的太后對舒妃母子有了生殺予奪之權。

這時,舒妃母子的命不是掌在自己手裡,而是握在太后和皇帝的手中……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宮鬥,舒太妃的對手一直只有太后

新君四郎登基,也意味著太后成功上位。太后上位後,想要靠良好道德形象樹立威信是不可能的了。

因為後宮的勾心鬥角、爭寵奪權、與大臣有染,這些都是成了太后上位之後的“汙點”。

後來太后訓教宜修皇后的時候,還因為這些“汙點”被宜修噎個半死,說:“這都是皇額娘多年來的提點歷練……”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言外之意就是皇額娘教的,我跟你學的,太后當時竟然無言以對。

如此,太后想在後宮立威,靠道德素養這方面根本行不通,只能靠狠辣的手腕,開始逐一找藉口處置先帝的寵妃。

於是太妃們不是被迫殉葬,就是被扣上道德不端的帽子,紛紛在宮鬥中折戟沉沙,當年奪寵的良妃,成了太后口中的辛者庫賤奴;當年得寵的宜妃,成了兒子謀逆牽連的反面典型。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太后才是段位最高的宮鬥老手,收拾起太妃們,從不手軟,尤其是對奪嫡的皇子們進行全面打壓。

這時候,舒妃的手腕就顯現出來了,畢竟新君登基,要以孝治天下,倘若把先帝的太妃進行大清洗,這就是大為不孝!

四阿哥剛登基,皇位還未坐穩,就算他也不敢明目張膽這麼做,更何況太后呢!

於是舒妃做出驚人的舉動,先帝駕崩之後,舒貴太妃慟哭不止,幾度欲要殉先帝而去……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可舒妃真的想殉情嗎?

她這麼做,就是為了迷惑太后和皇上,保全她和兒子的性命。

原著中,舒妃和太后曾經還是一對好姐妹,當年的關係不亞於“甄嬛與沈眉莊”。

然而,四阿哥登基,太后成功上位,太后就立刻變臉了,所謂的姐妹情深,不過是虛假的利用。

用華妃的話說:“在這深宮之中,哪兒來的親如姐妹?不過是勢弱依附勢強,愚笨依從聰明。今日是姐妹,明日就是仇敵,臉上帶著笑,底下捅刀子。”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如此,舒太妃為了保住自己名聲和性命,才以這種方式,打消太后對她的忌諱和疑慮。

舒太妃一旦就這麼死了,得了個殉情的好名聲,那將置於太后何地?太后是聰明人,再怎麼腹黑,也不會讓舒妃以這種方式死。如此一來,舒妃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名聲,還保住了性命。

太后的鐵腕無情,舒妃總算領教了,良妃死的早沒看到,宜妃雖沒被整死,但因被兒子牽連,直接被皇帝趕出宮,顏面盡失。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而此時的舒太妃,做了一個智慧的選擇,自請出家,離開後宮的條件,以此換來兒子果郡王的平安,也保全了自己最體面的方式。

舒太妃主動的離開,無非是對太后的妥協和示弱,她當然不會太為難舒太妃了,太后整治那麼多太妃,為了給朝臣們留好印象,還專門為舒太妃修建的安棲觀,允許她帶著貼身侍女出宮侍奉。

舒太妃離開時乾脆利落,曾經的什麼金縷衣、這琴那笛、長相思、長相守、梧桐臺、合歡花等,凡是與先帝有關的,一樣都沒帶走,全留在後宮之中,在太后眼皮子底下,甚至連兒子都是歸太后名下撫養。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舒太妃太聰明,她懂得在最關鍵的時候,如何選擇退出這場權力的之爭。太后雖然精明狠辣,但她不懂得捨得,權力、富貴、親情、愛情每一樣都想得到。

最後談個黃昏戀,還被自己兒子逼著手刃情人,太后含著淚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用隆科多的死換來了與皇帝的心安。

可皇帝真的心安了嗎?

並沒有,太后和兒子皇上之間,彼此怨恨、互相猜忌、防備,而太后,面對親兒子,臨終還詛咒他,將受報應……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反觀,舒太妃懂得捨得,選擇出家,把兒子留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有太后的養育和庇護,這樣果郡王才能平安。

果郡王並不恨舒太妃,他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儘管不能常常見母親,但她母子之間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舒太妃果然是大智若愚。

倘若沒有遇見嬛兒,果郡王這樣應該可以當一個逍遙的富貴王爺,但只是沒想到,沒有了太后的庇護,皇上還是下決心把這個弟弟除掉。

當然,最終甄嬛也為果郡王報仇了,當上了太后,說明舒太妃的眼光比較毒辣!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場宮鬥中舒太妃應該就是最大的贏家!

《甄嬛傳》裡,果郡王的生母舒太妃,在宮鬥中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結語

如此,舒太妃能在這場殘酷的宮鬥中存活下來,不光靠自己謀略和手腕,還有進退有度,雖然最後被迫出家,但也以此換來她和兒子的平安,遠離後宮的是非之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要說這場宮鬥誰贏誰輸,或許從來都沒有真贏家,只有活著才是王道!

—End—

TAG: 太妃舒妃太后郡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