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德計劃的把淺到底是什麼?周顯德計劃為何能成功打破僵局?

按照王樸的計劃,周顯德二年、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一月,後周皇帝郭榮以宰相李穀為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前線軍事最高長官)兼知廬、壽等行府事(前線最高行政長官),南征淮南。

淮水在冬季是枯水期,水位下降,使這道本就不可靠的“天險”更加脆弱。因此,唐軍每年冬天都會專門增兵防守淮水一線,稱為“把淺”。可是如今,南唐竟以“疆場無事,坐費資糧”為由,將“把淺”廢止了。周軍突襲而來,最初竟如入無人之境。

然而,周軍在壽州[1]城下遭到南唐清淮軍節度使劉仁贍的頑強抵抗,月餘不克。李璟以神武統軍劉彥貞為北面行營都部署,領兵兩萬增援壽州;以奉化軍節度使[2]、同平章事皇甫暉,常州團練使姚鳳統兵三萬進屯定遠[3],遙為策應。

周顯德計劃的把淺到底是什麼?周顯德計劃為何能成功打破僵局?

南唐大將劉仁贍死守壽州,簡直就是周軍的噩夢

次年正月,郭榮得到軍報,命李重進火速增援,隨即以宣徽南院使向訓、端明殿學士王樸、彰信軍節度使[4]韓通分掌京師文武大政,自己親率大軍征討壽州。

親征,意味著郭榮調整了王樸的計劃,他將王樸襲擾之策,變成了大規模戰略決戰。性急的郭榮太希望能儘快打垮南唐,儘快完成第一個“十年”。

兩個月前,郭榮已成功擊敗蜀軍,收復了秦[5]、鳳[6]、成[7]、階[8]四州。那次戰役頗為艱苦,要不是視察了前線的趙匡胤一再堅持,他可能已經半途而廢了。

想到此,郭榮回首,看了看身後的趙匡胤。如今的趙匡胤氣宇軒昂,早已不是高平之戰時,那個跟班兒的小保鏢了。臨陣肉搏、訓練士兵、參贊軍事,短短兩年,趙匡胤成長飛速,該是嘗試讓他獨當一面的時候了。

壽州城下,唐軍前線的最高統帥劉彥貞敗死殺場,增援的皇甫暉被迫退保清流關[9]。但劉仁贍卻依然神情自若,淡定地望著淝水北岸的周軍大營。

壽州城自古就是東南第一屏障,依託堅固的城牆和有利的地形,成為攔截北方侵潮的大堤。縱使郭榮親征又怎樣?五百多年前,晉將謝玄以八萬精銳,在淝水上痛擊秦主苻堅近九十萬大軍,不僅破滅了苻堅不可戰勝的神話,更使得一統北方的前秦頃刻間土崩瓦解。

就讓郭榮變成第二個苻堅吧!

二月,淝水北岸,郭榮眉頭不展。據諜者來報,萬餘南唐水軍進駐壽州東北的塗山[10],與退往清流關的皇甫暉部形成掎角之勢。周軍師老城下,一旦疲態稍露,兩路唐軍就可聯合壽州守軍裡應外合,把數萬雄師包圓。尤其是塗山水軍,從水路可迅速到達壽州,將淮水兩岸的周軍截為兩段。而周軍以騎兵和步兵為主,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形勢越來越不利,郭榮必須派出一支奇兵,打破唐軍的反包圍,徹底孤立壽州,重新獲得主動。包圍壽州的主力軍隊不能調動,只能找一名智勇雙全的大將,率領數千敢死之士,將南唐這些令人討厭的外圍援軍清理得乾乾淨淨。

幾乎沒有任何考慮,郭榮便直接把重任交給了趙匡胤。

周顯德計劃的把淺到底是什麼?周顯德計劃為何能成功打破僵局?

周世宗一徵淮南形勢圖(選自《中國曆代戰爭史》)

趙匡胤的“獨立團”

青青河畔草,香風花影搖。淮水兩岸,雞犬絕跡,卻無礙春意盎然。蛙聲雀語,魚躍鳶飛,彷彿狼雲尚遠,戰火未漫。

可惜好景不長,一陣地動山搖,驚得萬籟悚起。眼見一團黑煙,沿著淮水,揚長而來。

趙匡胤無意欣賞春景,正率領數千精騎狂奔。蟄伏一年,他終於再度登上耀眼的舞臺。二月二十六日,趙匡胤飲馬渦水,要一舉解決塗山的南唐水軍。

無論是兵力還是兵種,趙匡胤的“獨立團”均佔劣勢,如果跟南唐水軍正面交鋒,幾無勝算。雖說這數千士兵都是敢死之士,可包括趙匡胤在內,沒有人真的想死,尤其是死得毫無價值。

趙匡胤觀察地形,立即決定讓主力部隊埋伏在渦口[11],然後派遣一百多名看上去羸弱不堪的騎兵,到塗山唐軍大營附近誘敵。唐軍一出營,這一百多名騎兵假裝戰敗,丟盔棄甲玩兒命往西跑。唐軍都監何延錫一路狂追,興高采烈地把一萬多南唐水軍送入了趙匡胤的包圍圈。轟的一聲炮響,周軍伏兵盡起,唐軍潰敗,何延錫被斬,五十餘艘戰艦也從此改姓了郭。

得勝的趙匡胤登上塗山,晚霞迤邐,碧紫金紅。這是他從軍以來,獨立指揮的第一場戰鬥,打了一個開門紅。山下,數千將士歡呼如潮,趙匡胤拔出寶劍,朝著西南方向狠狠揮去。那裡,一輪夕陽,已半落雲端。

鐘鳴清流關

皇甫暉接到塗山敗報,面如土色,下令緊鎖關門,任何人不得擅自出關。

這位皇甫暉不是別人,正是趙匡胤出生前一年魏州兵變的始作俑者。那場兵變最終逼死了唐莊宗,把唐明宗送上了皇帝寶座。從此,皇甫暉的名字被載入史冊。

皇甫暉是典型的驕兵悍將,但卻很有氣節。契丹滅晉後,已經升任刺史的皇甫暉不願事遼,於是投奔南唐,逐漸成為江南大將。他為人持重,頗得軍心,周人對他很是忌憚。

只是皇甫暉雖然名聲顯於外,仕唐以來卻未建功勳。他手中有精兵數萬,號稱十五萬,但自從撤至清流關,就再沒上過前線。

以逸待勞?畏周如虎?

答案可能不重要了,因為晝夜兼程的趙匡胤“獨立團”業已殺到清流關外的曲亭山。

滁州城扼守江寧西北門戶,城北的清流關更是地勢險要。清流關外,曲亭之山,群峰逶迤,溝壑縱橫,石陡林密;雄關兩側,更是懸崖峭壁,山高谷深,僅有一條小路從關下透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端的是“金陵鎖鑰”。

周顯德計劃的把淺到底是什麼?周顯德計劃為何能成功打破僵局?

清流關遺址

面對金湯之池,大週數千勇士都在心裡打鼓,畢竟敵我過於懸殊。

趙匡胤卻很淡定,藉著夜色,安營紮寨。他一面發放乾糧,一面拍著胸脯向勇士們保證:“別擔心!明日正午,我帶你們破敵!”

漆黑的曲亭山中,唯餘清流關上的殘火。趙匡胤看著那一點餘光,心中又起波瀾:明日過後,定叫你江南之人,聞我名而喪膽!

次日一早,皇甫暉聽說關前有人叫陣,急忙登關眺望,這一望不要緊,差點笑掉他的大牙。只見關前的周兵稀鬆,人人面帶苦色,就憑這也來攻關?你們也忒瞧不起我大唐的將帥!

門軸轉動的巨響中,皇甫暉披掛上馬,率軍出關。在中原殺人如麻的他,早就憋壞了,要用這數千周軍,重新為自己的寶劍開光。

皇甫暉信心滿滿地在曲亭山下布好陣,忽聽身後一陣騷動;回頭望去,清流關上一片混亂,趙匡胤神兵天降,從關後掩殺出來。原來趙匡胤早就暗訪周圍村民,發現了一條繞到清流關背後的小路。他留下部分兵力在關前誘敵,自己則暗中繞過雄關,只待皇甫暉出陣,便一聲令下,殺上關來。

皇甫暉方寸大亂,他忘了清流關還未完全淪陷,甚至忘了自己手裡有數倍於敵人的兵力,急忙率軍向後方撤退。

號稱固若金湯的清流關,就這樣一場正經的大戰都沒打,拱手讓人了。

守不住的國門

皇甫暉恨不得飛馬踏隼,一路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總算沒有落在趙匡胤手裡,逃回了滁州城[12]。只是滁州刺史王紹顏跑得更快,聽說清流關破,早已棄城而逃。城中人心惶惶,一片狼藉,根本無法組織戰鬥。

氣急敗壞的皇甫暉下令毀掉吊橋以自守,可是來不及了,因為緊隨其後的趙匡胤已經率領精騎殺過護城河,直抵滁州城下。

糟糕的是,驚慌失措的皇甫暉仍然沒有搞清趙匡胤有多少人;更糟的是,他現在連自己有多少人也搞不清了。

無奈之下,皇甫暉登上城樓,朝著咄咄逼人的趙匡胤喊道:“喂!你我不過是各為其主!你讓我列好隊伍再跟你決一生死!”

趙匡胤聽了哈哈大笑:這種狗屁要求也好意思公開提出來?好吧,也就碰上了我趙匡胤,反正正午沒到,就讓你再多蹦躂一會兒吧。

趙匡胤欣然應允,皇甫暉喜出望外。

皇甫暉一步並作三步,從城關上飛奔而下,整飭隊伍,來迎戰趙匡胤。

實誠的皇甫暉又被騙了。

周顯德計劃的把淺到底是什麼?周顯德計劃為何能成功打破僵局?

滁州皇甫山,相傳皇甫暉死後,化為山神

趙匡胤哪會真給他留時間。眼見皇甫暉和唐兵鬆懈下來,他突然抱住馬脖,兩腿用力一夾,那駿馬立刻躍陣而出,猶如一杆飛箭,瞬間突入皇甫暉的軍陣。

“我只取皇甫暉,其他人都不是我的敵人!”

雷壑未絕,長劍已落。還沒緩過神兒的皇甫暉,腦袋上重重捱了一記,眼前一黑,當即被趙匡胤夾下馬來。

唐軍見主帥被擒,全無鬥志,齊刷刷扔了兵器。和皇甫暉雙雙支援壽州又雙雙逃回滁州的姚鳳,也跟他一起,雙雙做了階下囚。

滁州城頭,大唐的旗幟被撕扯而下,大周的旗幟冉冉升起。正午的太陽正好掠過城頭,把滁州內外照得金光燦燦。周圍的寺廟皆敲響了正午的鐘聲,彷彿不約而同,為趙匡胤的勝利慶賀。[13]

皇甫暉再度醒來,已經作為戰利品,被送往郭榮的行營。面對郭榮,受了重創的皇甫暉毫無懼色,欲坐則坐,欲臥則臥。最後,他躺在御帳裡,從容地說道:“我並非不盡力國事,只是北人驍勇,南人膽怯。我在晉國戍邊的時候,常與遼人作戰,從沒見過這樣精銳的部隊。”

說罷,皇甫暉閉上雙目,拒絕療傷,數日而逝。有趙匡胤這樣的對手,他敗得心服口服。

相傳皇甫暉的靈魂化作山神,繼續守護滁州。曲亭山也改稱皇甫山,後世再未易名。

只是活皇甫尚不能守住國門,死山神就更無能為力了。

[1] 壽州,清淮軍會府,今安徽省六安市壽縣。

[2] 奉化軍節度使,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3] 定遠(今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東南)。

[4] 彰信軍節度使,治曹州,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西北。

[5] 秦州,雄武軍會府,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西北。

[6] 鳳州,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縣東北。

[7] 成州,今甘肅省隴南市成縣。

[8] 階州,今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東南。

[9] 清流關,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北。

[10] 塗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

[11] 渦口,渦水入淮水處,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東北。

[12] 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13] 《國老談苑》卷一“滁州午鍾”條。

TAG: 皇甫趙匡胤郭榮壽州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