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著名的循吏龔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為何最後會被處死呢?

西漢著名的循吏龔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為何最後會被處死呢?

龔遂是西漢著名的循吏,所謂“循吏”,就是那些奉公守法、清正廉潔、愛民如子的好官。

龔遂 “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見《漢書·龔遂傳》),因通曉經術擔任了昌邑國的郎中令。當時的昌邑王是漢武帝的孫子劉賀,這個劉賀年少貪玩、品行不端,整天胡作非為,龔遂“內諫爭於王,外責傅相,引經義,陳禍福,至於涕泣,蹇蹇亡已” ,總是苦口婆心勸說劉賀,甚至多次當面指責劉賀的過失。劉賀因此很懼怕龔遂,每次見到龔遂就掩耳而走,並說:“郎中令善於讓人感到羞愧。”

西漢著名的循吏龔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為何最後會被處死呢?

劉賀這個人雖然品行不端,但是運氣不差。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昭帝無子,劉賀被選為了皇位繼承人,成為西漢王朝的皇帝,龔遂也隨劉賀一起到了長安。

劉賀即位後,依然驕橫放蕩,只顧尋歡作樂,將龔遂的規勸置若罔聞。僅僅在位27天后,劉賀終因胡作非為被大將軍霍光廢黜。劉賀從昌邑國帶來的臣子都被問罪,誅殺達200多人,只有龔遂與中尉王陽二人因多次規勸劉賀才得以免於一死,但還是被剃去頭髮判處四年徒刑。

西漢著名的循吏龔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為何最後會被處死呢?

劉賀被廢以後,漢武帝的曾孫劉詢即位,是為漢宣帝。數年之後,渤海郡因連續多年遭遇天災,導致強盜橫行,民不聊生,朝廷更換了幾任太守都不能治理,讓宣帝十分頭疼。宣帝決定選拔一個有才能的人去擔任太守,就讓大臣們舉薦。大臣們一致推薦龔遂能勝此任,宣帝就召見了龔遂。

龔遂這時候已經70多歲了,“形貌短小”,宣帝見龔遂其貌不揚,只是一個瘦弱的老頭,心中有些看不起他。便問龔遂:“平息強盜有什麼計策?”龔遂回答說:“渤海郡瀕臨大海,遠離中原地區,沒有受過聖人教化,那裡的百姓飢寒交迫,而官吏們卻不體恤他們,所以才使陛下的良民淪為強盜。如今陛下派臣去,是想讓臣戰勝他們,還是安撫他們呢?”

宣帝聽後臉色大變,說:“之所以選擇賢良的官吏,自然是想要安撫他們。”龔遂說:“臣聽說平息亂民,就像理順亂麻,不可操之過急。臣希望朝廷不要拘束臣的行動,讓臣到任後,一切隨機處理。”宣帝答應了他,於是派人護送龔遂到渤海邊界。

西漢著名的循吏龔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為何最後會被處死呢?

渤海郡的官吏們聽說新太守要來上任,就帶著士兵到邊界來迎接龔遂,龔遂將護送和迎接的人都打發回去,同時下達了一道命令:“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毋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 (見《漢書·龔遂傳》)。意思是說,罷免渤海郡內所有追捕強盜的官吏,並強調凡是手中拿鋤頭、鐮刀等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們不得過問,而手中拿兵器的人才是真正的強盜。

龔遂的這道命令,乍看起來似乎很武斷,有些不講理,但是它的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強盜們聽說了龔遂的命令,就立即解散了,紛紛丟掉刀槍、箭弩,拿起鋤頭、鐮刀種田去了。等到龔遂單獨乘坐驛車來到郡府時,困擾渤海郡多年的強盜問題竟然就這樣解決了。

西漢著名的循吏龔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為何最後會被處死呢?

龔遂畫像

其實,對於因饑荒而被迫淪為強盜的人來說,他們也不想做盜賊,但是以前的官府對他們緊追不捨,他們上船容易下船難。龔遂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明白這些人的苦楚,才頒佈了政令:只要是拿農具的人都是良民,拿武器的人才是盜賊。這就等於宣佈了以往的事情一概不予追究,只要能放下武器,就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樣做或許不公平,但是特殊的事情也只能用非常手段。

經過龔遂幾年的治理,渤海郡成為了一個富庶的地方,民風淳樸,路不拾遺。後來因為龔遂年紀太大,宣帝將他召回朝中,任命他為水衡都尉,主管上林禁苑,屬於清閒的官職,龔遂最終老死在了官位上。

TAG: 龔遂劉賀宣帝強盜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