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通訊員 楊情陸

她不是名人,卻讓所有的患兒家長牢記了她的另一個名字——蘭專家;

她不是親人,卻成了孩子們心中勝似親人的“蘭媽媽”;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兒科醫生,卻始終堅守著“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宗旨。一張總是洋溢著熱情的親切笑臉,一個總是語速極快、乾淨利落的忙碌身影——這就是大家眼中的師從“兒科聖手”張滌教授的於劍蘭醫生。患兒家屬說,“找於醫生看病,像吃了定心丸。”

12月2日,筆者跟訪了於劍蘭醫生,她所經歷的這最尋常的一天,折射出兒科醫生的壓力以及兒科醫生的醫者仁心。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6:30分,晨光熹微,有人還在夢鄉,有人或剛剛起床,對於零陵區中醫醫院的兒科醫生於劍蘭而言,由於所住小區、女兒學校、工作單位地理位置呈三角形,距離較遠,6歲的女兒讀書又每天必須接送,她選擇了早早將女兒送到學校,而送完女兒後,於醫生又早早趕到醫院。

同事們說,她是來得最早的,走的最晚的。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7:20分,陽光透過窗欞照射進門診室,中醫醫院外的早點攤盡顯煙火氣,此刻的門診室裡格外靜謐,於醫生已經開始每日閱讀醫學類的專業書籍,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

儘管自己中醫研究生畢業十餘年,十幾本學習筆記、虛心的學習態度也夯實了她的兒科底蘊。她說,每一天依舊是嶄新而不能忽視的一天。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8:00,導診臺開始叫號,她迎來了第一個病人。這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因發燒趴在母親懷裡,時不時咳嗽幾聲。門診雖說是八點開始,可是門口已經擠滿了慕名而來戴著口罩看診的病人和家屬,於醫生詢問病情,安撫病人。面對只會哇哇哭叫的小患者,醫生除了認真向家長詢問病情、幫患兒做基礎檢查外,更需比常人多一份耐心和細心。

醫者父母心的她,用專業和真誠構建醫患間溝通的橋樑,贏得患兒和家屬的尊重與信任。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9:00,上午就診的病人越來越多,在等候採訪的過程中,一些病人家屬說:“我們從道縣過來的,孩子咳嗽吃了好久的藥,一直不好,從抖音上聽網友說於醫生看的特別好,就趕緊帶孩子來看看。”患兒劉國慶的爸爸說:“聽別人說於醫生水平高,而且每次開藥也不貴,還特別有效,別人一百多塊錢看的病她三塊錢就看好了,所以今天就特意來找她看。”

一傳十、十傳百,口口相傳,因此慕名來找於醫生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於劍蘭的病人大多是懨懨倚在父母懷裡的孩童。在冬季病毒的侵襲下,發燒、咳嗽、拉肚子,是孩子們最常見的病症。於醫生說,一個上午大概接診60到70個病人,最高的時候一天接診164人。

即便醫院採取限號行動,依然有源源不斷的患者趕來……這些年來,於劍蘭收到的錦旗近百件,感謝信塞滿了一抽屜,病人家屬的心意實在是太沉甸甸了。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13:30,上午就診的高峰期終於過去,門診室再沒有病人,於醫生叫來了快餐。在就餐的時候,她拿起杯子,這是整個上午,她喝的第一口水。“太忙了,人一直沒斷過,喝水都忘了。”她解釋說。下午開始看診的時間在14時,這意味著,吃完飯後,她只有30分鐘的自由休息時間。

匆匆吃一口飯,接著打個盹,就繼續接診午間來的學生病人,流感高發季節天天都是如此。醫生,真不是一個容易的行當。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下午的診室,更加喧鬧,於劍蘭也更加忙碌。有的患者家長拿著開好的藥一遍遍詢問醫囑,有的焦急地拿著其他醫院的化驗單來問診。於劍蘭一邊聽著家長們的諮詢,一邊瞥著化驗單,仔細“望聞問切”孩子的病情,開藥單,建議家長注意事項等。

一個“純中醫”,她遵從“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之準則,以“花最少的錢得到最有效的醫治”為畢生追求,從不給病人開大檢查,絕不開大處方。充分利用中醫藥的“簡、便、廉”來方便患者,減輕患者的負擔。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由於在兒科疾病診治方面療效顯著,於劍蘭在永州聲名遠揚,在繁忙診療工作的同時,經常主動參加醫院組織的基層義診活動、給基層醫生分享成功病例、手把手的傳授技能,她將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實習學生和弟子,診病過程中給學生答疑解惑,不僅促進了中醫兒科事業發展,也帶動提高了全院中醫兒科學術水平。

一個有職業情懷的人,眼裡是見不得那些患者因為疾病而帶來的的疾苦,更是願意將自己的從醫經驗及學術知識傳播出去。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作為中醫兒科醫生,於劍蘭藉助學習到的中醫知識,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來到醫院兒童康復中心,給患兒減輕病痛,讓越來越多的患者認可和信任中藥療效。

她一直把“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當作職業座右銘。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兒科也是俗稱的啞科,很多孩子們看到白大褂就害怕,孩子們的反抗和哭鬧,不但加劇了家長們的焦慮,也使得診斷過程更加複雜和耗時。對待哭鬧的孩子,這時,於醫生常常採用自己的絕招,她會做一些小動作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她會用中醫藥熬製的哄娃神器——棒棒糖。

“大音希聲,大愛無痕”。她對病人高度負責,處處為患兒著想,生動詮釋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深刻內涵。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6:30分,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於劍蘭的白班還沒有下班,其他科室的醫生夜班早已開始。她依舊兢兢業業給今天最後一個掛號的患者看病,細心囑託用心醫治。11月22日那天,她冷不丁發現自己今年的門診人次已經超過2萬,她在自己的朋友圈感慨道:“最近的狀態,真的很累,但還是想加油。”

如果初心有顏色,對於劍蘭來說,那一定是醫者聖潔的純白。

於劍蘭:孩子們心中的“蘭媽媽”,最多一天看164個門診的中醫兒科醫生

她,是女兒眼裡的“好學生”,不看電視,也不愛逛街,唯一的愛好就和她一起看書,或者上網,瀏覽醫學網站查資料。她,是女兒成長的“好朋友”,每天晚上帶著女兒夜跑,週末一起游泳。正如她在診室裡對患者家長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平時一定要帶孩子多運動,增強抵抗力。

因為,有一顆“但願孩子皆無病,何妨架上藥生塵”的醫者仁心,所以,有了她“努力奔跑,一定很健康、很舒服”的諍言。

TAG: 劍蘭醫生中醫病人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