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龍教授:肺癌治療需要“精準再精準”

5月22日,由輝瑞公司主辦的第二屆“EAR肺癌精準診療高峰論壇”在昆明拉開帷幕。在“馭精準,予未來”的主題下,此次論壇聚焦非小細胞肺癌精準診療與慢病管理最新研究進展,重新定義肺癌精準理念,推動患者治療策略最佳化,為實現非小細胞肺癌長生存再度飛躍。

2015年我國新發肺癌病例約為78。7萬例,超過全球1/3比例,發病率高出世界水平接近1倍 。因此,肺癌成為我國腫瘤防控的重中之重。近些年,隨著肺癌診療手段的進步和推廣,以及以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為主的創新治療方式的應用,極大的提升了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尤其是以EGFR、ALK 和ROS1等驅動基因陽性為代表的靶向治療領域,變化更是突飛猛進,越來越多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包括不可手術的患者實現長期生存成為了可能,肺癌治療不斷向真正意義的“慢病管理”邁進。

洛桑大學醫學中心醫學教授、洛桑大學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2020年歐洲醫學腫瘤學會(ESMO)主席Solange Peters教授以連線的方式參與此次論壇,透過總結全球範圍內EGFR、ALK和ROS1三個靶點相關藥物的研究,回顧了近10年來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的發展歷程,為與會專家帶來了靶向精準治療發展的全圖景。針對中國肺癌臨床診療中面臨的相關問題,參會嘉賓與Peters教授展開了深層次的學術交流,進一步解讀全球研究對中國臨床治療需求的指導,推動中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獲得更多生存獲益。

吳一龍教授:肺癌治療需要“精準再精準”

“日新月異的靶點研究進展和臨床新藥,精準診斷與精準用藥的相互促進,都進一步重新定義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的精準理念,在臨床治療中超越藥物本身,透過整體診療方案,幫助患者獲得延長生命的可能。”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在會上指出:“目前的精準並不僅侷限在檢測出某些特定突變靶點,在某些靶點下,如我國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EGFR突變,我們更加強調靶點下位點的精準,踐行‘精準再精準’理念,如19del和21L858R位點近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進展。而在有著‘鑽石突變’之稱的ALK突變下,我們更加強調序貫用藥帶給患者的長期獲益,透過藥物的組合,為患者治療帶來更多生機。對於如ROS1之類的罕見靶點,我們仍舊面臨著臨床檢出率低,檢測不受重視的問題。這些也是我們每天面對的問題,仍需不斷前行的動力,我們相信,隨著在罕見靶點的精耕細作,更多靶點、藥物的進入臨床,必將推動肺癌精準治療模式的持續創新,推動肺癌精準治療向全程、個體化的慢病管理邁進。“

【記者】嚴慧芳

【作者】 嚴慧芳

健康生活圈

TAG: 肺癌精準靶點治療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