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父母著急,建議首選中醫,千萬別濫用輸液,以及中醫方法

小兒發燒,父母著急。建議首選中醫,千萬別濫用輸液,因為中醫可以速效,且完全不傷正氣。

小兒發燒臨床非常多見。我建議首選中醫,因為中醫治療小兒發燒速效,往往一付藥燒退。以下試舉一例,以見中醫如何治療小兒發燒。

一、醫案

前幾天,朋友來信說,孩子(男孩子,四歲大)今天突然發燒了,從早晨到現在快一天了,中午沒有吃飯,昨天沒有大便,今天上午大便不容易拉,前面的很乾,後面的正常。現在症狀:發燒,額頭和頭兩側很熱,身體,腿腳都熱,渾身沒力氣,嘴巴味道很重。不怎麼出汗。不怎麼渴。想請您為孩子開個方。

小兒發燒,父母著急,建議首選中醫,千萬別濫用輸液,以及中醫方法

我馬上回復:春天發燒,與木火過旺相關,可用下方:

柴胡40,黃芩15,生甘草10,連翹50,生石膏50,大米一把(自備),兩付。以水1500毫升,煮沸後調小火再煎30分鐘,取湯藥約600毫升,每次服150毫升,每三小時服一次。燒退則止服。

第二天朋友來信:孩子服了藥方,昨晚已經退燒了,今天早晨到現在體溫正常,已經開始玩了。謝謝你,總是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給我們全家幫助。

二、分析:

一則,此案所用處方為合方,是退熱方與石膏粳米湯的合方。

二則,退熱湯與小柴胡湯

退熱湯是我的老師黃煌教授的經驗方,由小柴胡湯去人參、半夏、生薑、大棗,加連翹組成,主治感冒發高熱,汗出熱不退或無汗身熱者。

臨床上治療發燒,我常會選用小柴胡湯,因為小柴胡湯是“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裡之總方”,該方雖無發汗之藥,但患者服藥後往往可以出汗較多,且汗出熱退,脈靜身涼。正如張仲景所言“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退熱湯的具體組方是:柴胡、黃芩、生甘草、連翹,共四味藥。黃煌教授在其所著《經方使用手冊》中記載:小柴胡湯,古代的退熱抗炎劑,經典的和解方,是治療發熱性疾病處在遷延期的常用方。

三則,論柴胡

退熱湯以大劑量柴胡為主藥,這是方中的君藥。

小兒發燒,父母著急,建議首選中醫,千萬別濫用輸液,以及中醫方法

《滇南本草》謂柴胡:“傷寒發汗解表要藥,退六經邪熱往來,痺痿,除肝家邪熱、癆熱,行肝經逆結之氣,止左脅肝氣疼痛”。

《名中醫論方藥·國家級名中醫臨證經驗實錄》中將柴胡的用藥指徵概括讓為:發熱、肝氣鬱結,胸脅不適等。其中發熱包括:往來寒熱,微熱,低熱,外感高熱日久不退,夜間發熱,身熱如火,胸背燒灼熱,骨蒸潮熱等。故柴胡具有明確的退熱功效。

今賢仝小林教授在《重劑起沉苛》中認為,應用柴胡作為和解退熱藥時,用量在30g左右,如遇高熱不退(39-40℃),用量則可至50g,而作為升提或引經藥時,用量可最小,疏肝解鬱時用量稍大。表明大劑量柴胡的應用是退熱的關鍵。

有人擔心,若大劑量應用柴胡,會不會有肝腎毒副作用。有資料顯示,短期內應用大劑量的柴胡對於肝、腎功能無明顯影響。

四則,論黃芩

退熱湯中的臣藥為黃芩,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溼解毒之功。

黃煌教授在《藥證與經方》中記載:“黃芩主治煩熱而出血諸證,兼治熱痞,熱利以及熱痺”。

我的臨床體會是,若重用柴胡退熱,配合黃芩,即能相須為用。柴胡解表退熱,黃芩清裡退燒,二藥相合,可加強退熱之功。

五則,論甘草和連翹

退熱湯用的是生甘草,此處用以清熱解毒。

連翹自古有“瘡家聖藥”之稱,在癰腫瘡毒、瘰癧、痰核等方面應用廣泛,有研究表明該品具有很強的抗炎、解毒作用。

以上諸藥協用,辛涼退熱,力專而效宏。患者服用後往往可見汗出熱退,煩悶症狀隨之而改善。

六則,論石膏

我在此案中用生石膏,是學習的民國大醫張錫純的經驗。張錫純臨床擅長應用石膏,而且是生石膏,用以治療溫病大證。

張錫純自述,受《神農本草經》石膏性微寒影響,拋棄傳統石膏性大寒之說,結合自己長期臨床實踐,認為其性微寒,非大寒之品,“能使內蘊之熱息息自毛孔透出”,涼而不凝,透表解肌而能退大熱,故被譽為“治寒溫實熱證之金丹”“清陽明胃腑實熱之聖藥”。因此主張在治療外感實熱或實熱熾盛時必須重用石膏方能奏效,其雲:“夫石膏之質甚重,七八錢不過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藥,欲用一大撮撲滅寒溫燎原之火,又何能有大效”?“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實熱,輕證亦必用至兩許;若實熱熾盛,又恆重用至四五兩,或七八兩,或單用,或與他藥同用,必煎湯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溫飲下,熱退不必盡劑。如此多煎徐服者,欲以免病家之疑懼,且欲其藥力常在上焦、中焦,而寒涼不至於下侵致滑瀉也”。同時又指出:“且愚於可重用石膏之證,又得一確實證驗,其人能恣飲新汲井泉水而不瀉者,即放膽用生石膏治之必愈。此百用不至一失之法也”。其臨證用石膏從每方或每天一兩、二兩、三兩、四兩、五兩、六兩、八兩、十兩、十二兩、十六兩不等,無論老幼,每每斬關奪隘。故在《石膏解》中謂:“愚臨證四十餘年,重用生石膏治癒之證當以數千計。有治一證用數斤者,有一證而用至十餘斤者”。

民國時一兩約當於30克,八兩是半斤,十六兩即是一斤。其用量之大,令人歎為觀止。

我學習張錫純的經驗,臨床治療發燒每每重用生石膏。我的用量不大,往往從30克起,多時可用至100克,也不過是民國時的三兩而已。自覺生石膏退熱力甚強,若能在高熱之時重用生石膏,可截斷病勢,使熱勢退轉,有助於緩解病情。

七則,論石膏粳米湯

石膏粳米湯是張錫純的自制方,由白虎湯去知母,甘草組成,用於外感始得,不惡寒而身發熱者。張錫純注此“寒因熱用,不使傷胃之法。”即石膏寒涼之性借粳米熱力化為汗液盡達於外。

分析石膏粳米湯,其方中僅有兩味藥。粳米即今時的大米,大米有沖和之氣,能助胃氣之發達,使病人能有汗可發。且大米其稠潤之汁,又能逗留石膏,不使其由胃下趨,致寒涼有礙下焦。石膏粳米湯用於治療溫病初得,其脈浮而有力,身體壯熱,並可治一切感冒初得,身體不惡寒而心中發熱者。若其熱已入陽明之腑,亦可代白虎湯,療效卓越。

八則,此案選方理由分析

現正處於驚蟄節氣,天地之間木氣升浮。人處其間,人的陽氣亦升浮。中醫認為,這與少陽相關,少陽所主的即是木氣升浮的階段。比如。少陽病欲解時為寅卯辰,即對應於一天之中陽氣升浮的時間。此時發燒,可選小柴胡湯,其方與天地氣機升降規律相應。

再者,病人大便幹,額頭熱,嘴巴味道重,都屬於陽明病。陽明病,當用白虎湯。

綜合以上兩種分析,此病例屬於少陽陽明病。我選擇了退熱湯合石膏粳米湯,方與證相合,故能收取卓效。臨床工作中我常用此二方治療小兒發燒,或單用,或合方,往往都能速效。

本案例是小兒發燒,其實成人發燒與小兒的治法和處方並無不同,要在辨證用方,使方證相應,則必有覆杯而愈之效。(董洪濤)

TAG: 石膏柴胡生石膏發燒小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