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時醫生先給挖了個”洞”?!這是每一個不好好護牙的人並經環節

作者: 姜璽軍(北京大學口腔醫院)

提起補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彷彿聞到了“焦糊”的味道,也彷彿感受到被“磨牙”的痠痛感覺,對他們來說這簡直是“地獄級”的恐懼。

因此有的人就要問了:能不能不磨我的牙啊?都這麼大洞了,直接給我補上吧!

我們都知道蓋樓房時需要修在穩固的地基上,那你試想,直接在泥巴上建的樓房能穩固嗎?

所以,洞再大,直接補上也是不行的,牙醫鑽磨牙齒一方面是去掉已經壞掉的牙體組織,另一方面就是將地基打好,使補的牙又牢固又結實,這個打地基的過程我們就稱作“備洞”。

一、備洞具體是什麼?

備洞的全稱是“窩洞預備”,是醫生在為每一位患者補牙時必經的環節,即用渦輪鑽將牙齒壞掉的部分磨除,然後在剩餘的牙體組織上製備成利於補牙材料固位的規定形狀,即“窩洞”。

經過窩洞的預備後,才可以將可塑性的補牙材料充填到窩洞中,以恢復牙齒的形態和功能,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補牙過程。

看牙時醫生先給挖了個”洞”?!這是每一個不好好護牙的人並經環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備出來的窩洞一般什麼樣的呢?

經過嚴格訓練的牙醫會根據患者牙齒損壞(多為齲壞)的程度和範圍,設計合理的窩洞形狀,可能各人的牙有不同情況。

但總體來說,備出來的窩洞都是外形圓緩的,沒有尖銳稜角,底面較平,側面壁直,具備容納補牙材料的深度。

三、製備窩洞的基本原則

備洞時醫生會遵守生物學原則和力學原則。

1、生物學原則

徹底清創

:即徹底去除病變組織,病變組織和正常牙體的顏色、硬度之間有明顯區別,去淨齲壞組織以後才可以再補起來;

保護牙髓

:牙體組織由外向內依次是牙釉質、牙本質和牙髓,其中牙髓中包含血管和神經等脆弱組織,備洞過程中,醫生會盡可能地減少操作對牙髓造成的物理及化學刺激,比如:切割器械鋒利,高速渦輪有冷卻裝置(一邊磨牙一邊冷卻降溫),低速鑽磨時保持術區乾燥,切割牙齒時應採用間斷磨除法。

另外,較深的齲損充填之前,醫生會先墊底,以隔絕外界對牙髓的刺激。

看牙時醫生先給挖了個”洞”?!這是每一個不好好護牙的人並經環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儘量儲存健康的牙體組織:

醫生會避免去除過多的健康牙體組織,剩餘健康牙體組織的量對充填體的固位、抗折斷以及使用壽命都有直接的影響;

無痛操作:

製備窩洞過程中可能會引起疼痛,為了避免患者產生過於緊張的情緒,中度和較深窩洞的製備醫生一般會在區域性麻醉下進行。

2、力學原則

遵守力學原則意味著在備洞時兼顧固位形態和抗力形態。

固位形態:

要使充填材料能夠保留在窩洞內,正常咬合咀嚼時不易脫落和移位,要求窩洞具有一定的固位形態,可以包裹住充填材料。

抗力形態:

要求剩下的牙齒部分和充填材料也不會因為正常咬東西而斷裂,這需要製備的窩洞不能有作用力集中的地方,即窩洞的外形線圓緩,轉折處沒有銳角,避開牙齒的牙尖部分和咬合接觸的部位。

窩洞也要有一定的深度,以保證充填材料的厚度足夠,正常咀嚼進食時才不會斷裂。

醫生還會在備洞的時候把牙體的薄弱部分(如牙尖)去掉,以免因為強度不夠而造成健康牙體組織的斷裂。

看牙時醫生先給挖了個”洞”?!這是每一個不好好護牙的人並經環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歡迎微信搜尋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TAG: 窩洞牙體備洞補牙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