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生物標誌物是指能客觀測量並評價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及亞細胞結構或功能的改變或可能發生改變的生化指標,對於很多常見重大疾病而言,尋找和發現可靠的生物標記物至關重要。

因此,今天檢驗君要為大家分享的是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關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結直腸癌、胰腺癌、胃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等疾病的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CML的診斷標誌物和治療靶點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是由9號染色體上的Abelson(Abl)酪氨酸激酶基因與22號染色體的斷點簇區(Bcr)之間的病態易位引起的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一般病程發展較為緩慢,早期常無自覺症狀,若進展到加速期或急變期時,則預後不良。

近日,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的一項研究表明,

在CML從CP向BP進展過程中,選擇性剪接解除調控起著關鍵作用,hnRNPA1的長異構體可能是CML的診斷標誌和治療靶點

。該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該研究納入5名CML-CP患者和5名CML-BP患者以及5名健康對照者,採集參與者迴圈外周血和骨髓樣本,分別用於檢測血常規、骨髓細胞形態學分類和融合基因。採用RNA-seq篩選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中ASEs在健康和CML患者CP和BP中發生改變的基因。

研究表明,基於PCA的聚類矩陣可以清晰地區分標本,對照組和兩個階段的CML樣本之間存在很大差異。DEGS分析發現,與對照組相比,CP中有更多的差異表達基因。這兩組患者共有一大組共同的DEGS,顯示出慢性期基因表達的巨大變化。

全域性剪接改變分析檢測到CML患者和健康者標本之間發生了6474個剪接事件,包括許多先前報道的剪接變異,並顯示BP樣本中更深層次的改變剪接失調。CP中差異剪接基因的功能聚類顯示了與細胞訊號相關的優先富集,而剪接體途徑在BP標本中最多。一個差異剪接的剪接體基因hnRNPA1顯示兩種剪接亞型,含有外顯子8的較長異構體優先在BP患者中表達,而不含外顯子8的較短異構體則是健康對照者中特有。

總之,全長剪接異構體hnRNPA1在CML-BP患者PBMC中高水平累積,hnRNPA1的獨特表達模式可能為CML提供一種新的預後標誌物和治療靶點。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探索了CML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轉錄組特徵,揭示了參與訊號通路和剪接體通路基因的錯誤剪接可能與疾病進展有很大的生物學相關性,為CML的基因表達和選擇性剪接模式提供了新見解。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0123220300783?via%3Dihub

lncRNA NEAT1可調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進展

CML是一種起源於髓系的獲得性造血幹細胞惡性疾病,尋找治療CML的新靶點迫在眉睫。長鏈非編碼RNA(lncRNAs)在腫瘤發生中被廣泛研究,但它們在CML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近日,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的一項研究表明,

m(6)A修飾的lncRNA NEAT1透過miR-766-5p/CDKN1A軸可調控CML進展

。該研究發表在《Frontiers in Oncology》。

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該研究收集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和CML細胞系(K562、KCL22、MEG01、BV173)進行體外實驗。採用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mRNA表達水平。透過CCK-8和流式細胞術分析細胞活力和凋亡情況。使用Starbase和Target Scan預測靶向關係,並透過RNA下拉和熒光素酶報告分析進一步驗證。採用western blotting檢測蛋白表達。透過SRAMP預測m6A修飾位點,並透過甲基化RNA免疫沉澱(MeRIP)分析進行確認。

結果發現,在CML細胞系和CML患者PBMC中,LncRNA NEAT1的表達水平降低。METTL3介導的m6A修飾誘導CML中NEAT1的異常表達。NEAT1的過度表達抑制了CML細胞的活力,促進了CML細胞的凋亡。此外,miR-766-5p在CML PBMC中上調,並消除NEAT1對CML細胞活力和凋亡的影響。CDKN1A被證明是miR-766-5p的靶基因,並且在CML PBMC中被下調。敲除CDKN1A可逆轉NEAT1的作用。

總之,NEAT1在CML中下調是由於METTL3缺乏所致。過表達NEAT1可透過調節miR-766-5p/CDKN1A軸抑制CML的進展。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結果可能為CML提供潛在的診斷指標或治療靶點。

文章連結: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onc。2021。679634/full

糖酵解相關基因可預測胰腺癌患者預後

胰腺導管癌(PDAC)是最致命的惡性腫瘤之一,常規檢查很難發現胰腺異常,其5年生存率低至6%。手術切除是早期PDAC的主要治療方法,儘管如此,接受手術切除的PDAC患者5年生存率也僅為20%。

日前,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

建立了糖酵解相關基因模型,能有效預測PDAC的發生和發展,可作為判斷PDAC患者預後的指標

。該研究發表在《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研究人員分別從TCGA資料庫和基因型組織表達資料庫下載PDAC和正常人的相關資料,然後對PDAC資料進行糖酵解相關途徑的GSEA分析,以確定顯著富集的GRGs。將這些基因與其他患者的臨床資訊相結合,並使用cox迴歸分析構建糖酵解相關基因模型。

隨後使用cBioPortal鑑定模型基因的突變。在同一株系中,使用免疫組織化學影象分析和驗證PDAC中糖酵解相關模型基因的表達水平。然後對具有不同臨床特徵的PDAC患者進行模型預測,並進一步討論基因表達水平、臨床分期和預後之間的關係。最後,構建預測模型的諾模圖,以評估PDAC患者的預後。

結果顯示,實驗組的GSEA的基因與糖酵解途徑和標誌性糖酵解途徑顯著相關。共有108個差異表達的GRGs。其中29個GRGs與臨床生存時間密切相關。風險迴歸分析進一步顯示有七個顯著表達的糖酵解相關基因。將這些基因用於構建預測模型,模型的AUC值大於0。85,與生存時間顯著相關。

進一步的表達分析顯示CDK1、DSC2、ERO1A、MET、PYGL和SLC35A3在PDAC中高表達,CHST12在正常胰腺組織中高表達。這些結果透過正常和PDAC細胞的免疫組織化學影象得到證實。該模型能有效評價不同臨床特徵PDAC患者的預後。

總之,該研究成功構建了與PDAC患者預後密切相關的糖酵解基因模型,包含7個GRGs,其生物學功能與胰腺導管腺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文章連結: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cell。2021。647106/full

化療加貝伐單抗可作為右半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最佳一線療法

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單克隆抗體已被推薦為具有野生型RAS的左半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的一線治療。腫瘤側性對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抗體的影響以及如何最佳化右半結直腸癌的靶向治療仍然存在爭議。

日前,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的一項研究表明,

右半mCRC患者化療敏感性降低,化療加貝伐單抗是治療右半mCRC患者的最佳一線治療方案

。該研究發表《ESMO Open》。

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該研究納入16項一線臨床試驗進行綜合meta分析,評估單純化療和化療加靶向治療對原發腫瘤灶mCRC患者的療效,並驗證轉移情況下的結果(14項試驗,包括4306名不能切除的mCRC患者)。

結果發現無進展生存率(PFS)(合併HR1。30,95%可信區間1。17至1。44)和總生存率(OS)(合併HR1。46,95%可信區間1。32至1。62)在整個人群中,無論種族如何,右半患者的生存率明顯低於單獨接受化療的左半患者,在轉移情況下也觀察到類似結果。

左半mCRC患者接受化療加貝伐單抗的生存率優於右半患者(總體人群的綜合中位生存率=1。23,95%可信區間為1。08至1。39;轉移性疾病的綜合中位生存率為1。23,95%可信區間為1。05至1。45)尤其是對於野生型RAS和混合人群。

此外,在總體人群和轉移情況下,與單純化療相比,右半患者從化療加貝伐單抗中獲益更多。重要的是,RAS野生右半患者獲得更長的PFS(合併HR0。67,95%CI0。52至0。88)和OS(聯合HR0。74,95%可信區間0。56至0。98)與聯合抗EGFR藥物的化療相比,聯合貝伐單抗的化療效果更好。

總之,該研究表明右半腫瘤對化療的敏感性低,化療加貝伐單抗可作為治療右半mCRC的RAS野生型患者的最佳一線治療方案。該結果為臨床實踐提供了新的證據,可以準確地為右半mCRC患者選擇最佳的靶向治療方案,並有助於降低醫療費用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文章連結:

https://www。esmoopen。com/article/S2059-7029(20)30051-X/fulltext#secst0065

預測II-III期結直腸癌臨床療效的潛在生物標誌物

結直腸癌(CRC)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儘管幾十年來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還是有約60%的結直腸癌患者被診斷時便發生淋巴結或遠處轉移,5年生存率僅為65%。因此,新型、有效、穩定的生物標誌物可能有助於提高疾病的診斷和預測效果。

日前,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的一項研究表明,

術前迴圈FPR和CCF評分是預測II-III期結直腸癌患者臨床預後的潛在生物標誌物

。該研究發表在《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該研究對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確診的702例I-III期並進行手術切除的CRC患者進行為期3年的隨訪。AFR、FPR、Fib、Alb、pre-Alb的最佳臨界點和預後值和新型癌胚抗原(CEA)—碳水化合物抗原19-9(CA199)-FPR(CCF)評分,透過X-tile軟體、Kaplan-Meier曲線和Cox迴歸模型確定。

結果顯示,高FPR與結直腸癌患者的低生存率明顯相關。CCF評分的預後預測效果優於FPR、CEA、CA199、CEA-CA199(CCI)和CEA-FPR(CFI)評分。此外,相對於FPR或CCF低的患者(得分=0),具有高FPR或高CCF(得分≥1)患者可能更受益於輔助化療。此外,包含CCF評分的列線圖的c指數(0。728)顯著高於不包含CCF評分的列線圖的c指數(0。626)。

總之,該研究資料顯示FPR和CCF評分是可靠、經濟和實用的生物標誌物,可精確區分符合條件的患者進行輔助化療,並預測結直腸癌的預後。

文章連結:

https://www。dovepress。com/preoperative-circulating-fpr-and-ccf-score-are-promising-biomarkers-fo-peer-reviewed-fulltext-article-CMAR

胃癌預後標誌物及潛在治療靶點

胃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全球發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大多數胃癌患者在就診時已處於中晚期,術後容易復發和轉移。化療對胃癌的療效有限,尋找新的治療靶點和開發有效的化療藥物是胃癌治療的熱點研究方向。

近日,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的一項研究

利用

生物資訊學技術發現ITGB1和COL1A2是胃癌發生發展的關鍵基因,可作為胃癌的預後標誌物和潛在的治療靶點

。該研究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研究人員使用GEO資料庫篩選胃癌相關基因晶片作為訓練集,使用Rpackages limma工具分析胃癌組織與正常組織表達的差異基因,然後在驗證集中驗證所選基因。String資料庫用於計算它們的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路,使用Cytoscape軟體的Centiscape和其他外掛分析PPI網路中的關鍵基因。利用DAVID資料庫對差異基因和PPI關鍵模組基因的基因功能進行富集和註釋,進一步探索表達水平與臨床分期和預後的相關性。基於臨床資料和患者標本,透過免疫組化實驗證實關鍵節點基因的差異表達。

結果篩選出的63個特徵性差異基因對胃癌組織與正常組織有較好的區分性,主要參與調控細胞外基質受體相互作用和PI3k-AKT訊號通路。PPI網路中的關鍵節點調節腫瘤增殖和轉移。關鍵節點基因表達水平分析發現,相對於正常組織,胃癌組織中ITGB1和COL1A2的表達顯著升高,臨床晚期腫瘤患者腫瘤組織中ITGB1和COL1A2的表達較高,存活時間更長。

總之,該研究採用多種生物資訊學方法,從多個角度研究胃癌組織與正常組織在基因表達和生物學過程方面的差異,從基因水平探討胃癌的惡性機制和潛在的治療靶點,並表明ITGB1和COL1A2是胃癌發生發展的關鍵基因,可作為胃癌的預後標誌物和潛在的治療靶點。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易感位點和訊號通路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是一種以血小板計數低為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TP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在大多數情況下認為受多因素和多基因影響。有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ITP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

日前,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的一項研究

揭示了與ITP相關的四個新位點和三條通路,為探索ITP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

。該研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omics》。

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為了擴充套件遺傳證據並確定新的ITP候選基因,研究人員對200例ITP病例和200例對照者透過IlluminaHumanOmniZhongHua-8聯合路徑分析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

結果顯示,4個新位點(rs117503120、rs5998634、rs4483616和rs16866133)與ITP密切相關。除rs4483616外,其他三個位點在另一個佇列(包括250例ITP病例和250例對照)中透過TaqMan探針基因分型分析得到驗證。ITP患者rs5998634等位基因對糖皮質激素更敏感。

此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三種過度表達的訊號通路,包括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癌症途徑和JAK-STAT途徑,它們與ITP的病因有關。其中,JAK-STAT訊號通路先前已被報道參與兒童ITP的病因機制。該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JAK-STAT訊號通路參與ITP的發病機制,但其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探討。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結果揭示了與ITP相關的四個新位點和三條通路,為探索ITP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

文章連結: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ijg/2020/7531876/

脂肪源性幹細胞分泌的微囊泡促進內皮細胞遷移和侵襲

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細胞間通訊是多細胞有機體的一個基本特徵,可以透過細胞間直接接觸或分泌分子轉移來介導。細胞外小泡(EVs)如微囊泡(MIVs)在細胞間通訊中起著重要作用。MIV是直徑為100-1000nm的小膜泡,由多種細胞釋放,如間充質幹細胞(MSC)、腫瘤細胞和脂肪源性幹細胞(ADSC)等。

日前,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的一項研究表明,

脂肪源性幹細胞(AdSCs)分泌的MIVs含有多種microRNAs,可促進內皮細胞的遷移和侵襲

。該研究發表在《Genes & Diseases》。

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由於EVs可以透過控制多個細胞過程來實現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因此,EVs或可以用作治療多種臨床疾病的載體,例如改善心肌梗死(MI)後的心臟血管生成。研究人員探究了ADSC衍生的MIVs是否含有調節血管生成和影響內皮細胞遷移的microRNAs。

首先使用電子顯微鏡、奈米顆粒追蹤分析和蛋白質印跡對MIV產物進行表徵,發現ADSC衍生MIV的大小範圍為100-300nm,並表達MIV標記蛋白Alix。然後,分析ADSC和ADSC衍生的MIV中的microRNA,並證明ADSC衍生的MIV選擇性地釋放一組microRNA,其中一些與血管生成有關,包括let-7家族的兩個成員。

為了驗證ADSC衍生MIV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人員分析了ADSC衍生MIV對HUVEC遷移和侵襲的影響,發現ADSC衍生的MIV促進了HUVEC內皮細胞的遷移和侵襲。此外,PKH26標記的ADSC衍生的MIV被有效地攝取到HUVEC細胞質中。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結果表明,ADSC衍生的MIVS能夠促進內皮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表現出有利於血管生成的潛能,將來的研究應該更多的集中在ADSC衍生MIVs調控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機制上。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04219300212?via%3Dihub

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專家簡介

王小中教授:慢粒白血病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王小中教授

,醫學博士、主任技師、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主任、江西省普通高等學校醫學技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西省檢驗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南昌大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學科點負責人、南昌大學醫學院第二臨床檢驗教研室主任、南昌大學實驗教學部檢驗專業實驗室主任、江西省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南昌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國家一流本科建設點負責人、國家醫學檢驗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江西核心單位負責人等。

學術團體任職有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分會委員、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檢驗分會主任委員、江西省醫學會檢驗分會主任委員、江西省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江西省整合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西省保健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先後榮獲全國衛生系統青年崗位能手、江西省主要學科與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物件、江西省百千萬人才、江西省衛生系統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人才專案和榮譽稱號。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5項、國家重大研發專案子課題2項、江西省科技廳重大專案1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專案2項、省科技廳專案1項、其他廳級課題6項。主編、參編、參譯教材、專著10部。近年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獎3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

112

期前沿報道到此結束

TAG: CML患者基因研究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