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肛腸健康,必須學會“逃離舒適區”

每天瞭解一點痔瘡知識

保持肛腸健康,必須學會“逃離舒適區”

今天早晨聽有聲書,聽到吳伯凡先生的一篇文章:《逃離舒適區》,文中談到一個企業要保持健康地發展,必須學會“逃離舒適區”。

比如谷歌公司,把自己公司名字改成了“Alphabet”,透過重組把本來的一個公司分成了若干個“創業型全資子公司”,每個子公司有自己的專案,有自己的CEO。

這個偉大的公司,為了不讓自己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也要透過不斷創新“逃離舒適區”。

聽完這個音訊,我不免有感觸,如果把“逃離舒適區”這個概念用在人體上,不就是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嗎?

“治未病”這個概念最早源自於《黃帝內經》所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所謂“治未病”就是說在疾病還沒發生的時候就採取相應的措施,讓身體保持健康。

任何疾病都是不斷積累、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要保持身體的健康,就要學會讓身體“逃離舒適區”。

肛腸疾病也不例外,比如放任身體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坐的時間過長,或者入廁時間過久,就是沉浸在一種沒有變化的“舒適區”中。

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秉持“治未病”的思想,讓身體有意識的經常“逃離舒適區”,瘀血不生,痔瘡又如何找上門?

具體如何做呢?我總結了幾個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1、坐浴和按揉:

每天大便後用溫水或活血化瘀的中藥坐浴幾分鐘,坐浴後按揉肛內和肛周。

按揉的具體方法:戴上指套,指套上抹點潤滑的痔瘡膏,然後把手指伸進肛內,上下左右慢慢按揉肛周。

詳細方法記錄在文章《教您一招,有效避免痔瘡復發》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檢視。

2、摩腹:

摩腹是調理頑固性便秘的有效方法,我曾在文章《頑固性便秘?我有一個超棒的方法可以解決》中介紹了一種叫“延年九轉法”的摩腹法,不但可以調理腸胃,還能強健脾腎,有朋友試著做了一段時間,都反饋效果不錯。

3、控制入廁時間:

入廁時間過長是肛腸疾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有研究證實,蹲坑超過3分鐘就會導致直腸靜脈曲張瘀血而誘發痔瘡。

《朋友,您上廁所的時間是多久?》這篇文章裡介紹了一個小方法,可以幫您解決這個問題。

4、練習腹式呼吸

我們大多數人平時都是淺呼吸,如果有意識的利用腹式呼吸轉變為“深呼吸”,可以有效的預防便秘和痔瘡,還有延緩衰老的作用,具體請檢視這篇文章《練習腹式呼吸有什麼好處?》。

5、撮穀道

撮穀道是長壽皇帝乾隆非常推崇的養生方法,在《撮穀道對防治痔瘡有什麼意義?》這篇文章裡,透過更多角度闡述了撮穀道對肛腸的保健作用。

6、運動療法

《安徽中醫臨床雜誌》曾刊登過一篇運動療法治療痔瘡和便秘的論文,陸正華利用運動療法治療38例痔瘡和便秘患者,治癒14例(36。8%),好轉21例(55。3%),無效3例(7。9%),兩個療程(14天)有效率為92。1%。

運動療法是透過調整呼吸,對腹肌及會陰部肌肉進行收縮與放鬆鍛鍊,促進腸蠕動及直腸靜脈迴流,興奮骶叢神經,加強肛門括約肌收縮力,促進肛周靜脈血充分迴流,以消核通便,改善症狀。

7、避免久坐

“久坐一族”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常常會忘記“要起身活動”這件事,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緊張工作、學習的時候,常常不自覺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下面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何利用“番茄工作法”避免久坐?》。

肛腸疾病並非少數人的專利,所謂“人人都有痔,不幸變成瘡”,讓肛腸“逃離舒適區”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事,尤其是肛腸手術後的朋友,更要有“防微杜漸”的思想。

TAG: 痔瘡肛腸舒適逃離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