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特發性震顫:面色少華,怠倦乏力,心悸氣短,爪甲暗紅

特發性震顫(ET)是一種主要表現為動作性或姿勢性震顫,並具有遺傳傾向的運動障礙性疾病,臨床主要以上肢遠端震顫最為常見,常累及頭部及口面部,少數也可見於下肢。多數患者在致精細動作或情緒激動時震顫加重,部分人飲少量酒可緩解震顫症狀。

【病例分析】特發性震顫:面色少華,怠倦乏力,心悸氣短,爪甲暗紅

【患者資訊】

女,65歲。

【主      訴】

因雙上肢震顫就診於某醫院,診斷為特發性震顫,服用普蔡洛爾效果不佳,而就診於中醫。

【症      狀】

頭搖肢顫,面色少華,怠倦乏力,心悸氣短,爪甲暗紅,納可,夜寐差,每晚睡5h左右,大小便正常。舌暗,苔薄白,脈細。

【既  往 史】

【中醫辨證】

氣血虧虛、脈絡瘀阻證。

【中醫治療】

“百草熄風飲”方藥加減,以益氣養血為主,兼以活血通絡、柔肝熄風。

【方    藥】

生黃芪,當歸尾,赤芍,生白芍,川牛膝,天麻,鉤藤,白蒺藜,雞血藤,酸棗仁,甘草等(為部分方藥,具體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隨症用藥)。水煎服,每天1劑。治療兩個療程後患者肢體震顫明顯好轉,睡眠改善,唯有輕度神疲,活動後汗出,效不更方,在上方基礎上加用人參繼續治療。

TAG: 震顫中醫特發性熄風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