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護士數量可減少患者死亡和再入院、縮短住院時長、降低醫院成本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最近一項州政策規定醫院白班的護患比最低為1:4。對該州55家醫院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該政策有效改善了患者照護,死亡率和再入院率降低7%;且每位護士照護的患者每減少一位,住院時長可縮短3%。該研究於5月11日發表於

《柳葉刀》(The Lancet)

研究共納入27家落實最低護患比政策(a minimum nurse-patient ratio mandate)的醫院(以下簡稱“政策醫院”)和另外28家對照組醫院,納入超過40萬名患者和1。7萬名護士。這一衛生政策旨在增加醫院護士數量以確保最起碼的安全標準,本研究是對該政策的首個前瞻性評估。研究表明,縮短住院時長和減少再入院所節省的費用是僱傭更多護士成本的兩倍多。

儘管有證據顯示,增加醫院中的護士數量可促進患者安全,但類似的政策尚未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實施,部分原因在於長期效益和成本等相關資料的缺乏,以及資源有限。近年來,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規定了最低護患比,但旨在提高護理水平的相關策略在全球範圍內仍存在爭議。

本研究的通訊作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護理學院的Matthew McHugh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填補了一個關鍵的資料缺口,該缺口延遲了最低護患比政策的推廣和貫徹。經常有人會因為缺乏明確的政策評估而反對相關政策,所以我們希望這個研究資料能夠清晰地證明優質護理對患者安全和照護的重要性,從而讓人們相信最低護患比的必要性。”[1]

2016年,昆士蘭州要求27家公立醫院的內外科病房在白班期間每4名患者至少配備一名專職護士,夜班期間每7名患者至少配備一名專職護士。

研究團隊分別於2016年(研究基線)和2018年(政策實施兩年後隨訪)對昆士蘭州27家政策醫院和28家沒有貫徹該政策的醫院(對照醫院)進行了資料採集。研究只包含了與內外科病房成年患者有直接接觸的護士,不包含產科和精神科患者的資料。

研究人員使用患者資料來評估患者的人口統計學特徵、診斷、出院資料以及住院時長;然後將這些資料與出院後30天的死亡記錄以及出院後7天內的再入院記錄相關聯。

研究人員向每家醫院的護士傳送了一份電子郵件調查問卷,詢問其最近一次輪班中床邊護士和患者的數量,由此確定每位患者對應的護士數量,然後以病房和醫院為單位取平均值。2016年共收到8,732名護士回覆(總問卷數約26,871),2018年收到8,278名護士回覆(總問卷數約30,658)。

該研究包括231,902名基線患者資料(政策醫院142,986人,對照醫院88,916人)和政策實施後的257,253名患者資料(政策醫院160,167人,對照醫院97,086人)。

對照醫院的人員配置沒有變化,2016年護患比為1:6, 2018年隨訪時的比例相同。政策醫院在2016年基線時護患比為1:5,政策實施後護患比為1:4。

增加護士數量可減少患者死亡和再入院、縮短住院時長、降低醫院成本

為了將政策醫院和對照醫院的結局變化進行比較,研究人員在調整了如患者年齡、性別、病史和醫院規模等因素後,對患者入院30天內死亡率、出院7天內再入院率和住院時長進行了估計。研究發現,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對照醫院的入院30天內死亡率上升7%,而政策醫院則下降11%。

2016年至2018年間,對照醫院再入院率增加6%,政策醫院保持不變;對照醫院的住院時長減少5%,政策醫院的住院時長減少9%。

進一步分析發現,當每名護士照護的患者減少一名時,30天內死亡率、出院7天內再入院率下降7%,住院時長縮短3%。

研究人員的模型預測發現,2016年至2018年期間,27家政策醫院如果沒有落實該政策,可能會增加145例死亡、255例再入院和29,222天的額外住院時長。

為了把每位護士的工作量減少一名患者,需要增加167名護士。為了計算由此帶來的經濟影響,研究人員使用州資料進行估計,結果顯示前兩年需增加的成本約3300萬澳元。根據澳大利亞衛生經濟資料,研究者進一步估計,在增加護士人員配置的兩年期間,透過減少再入院和縮短住院時長可以為27家醫院節省約6915萬澳元($69,150,858)。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護理學院的Patsy Yates教授說:“一些政策制定者不願意規定最低護患比的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認為人員配備增加會導致成本上升。我們的研究表明,這種擔憂是短視的,增加護士數量可以減少再入院、縮短住院時長,由此節省的成本是僱用更多護士所需成本的兩倍多,可以帶來顯著的投資回報。政策制定者常擔心是否有經濟能力來開展某一項政策,我們希望各國政府關注本研究資料,讓他們充分考慮是否有經濟能力來承擔不實施這一政策的經濟負擔。”[1]

作者指出了該研究的一些侷限性:1)研究中的醫院沒有隨機分配到對照組和干預組,因為該州只有27家醫院被要求落實該政策;2)兩組醫院在醫院規模、患者人口統計學特徵和健康狀況等方面沒有匹配,雖然在後續分析中對此進行了調整。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Amanda Ullman教授和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的Patricia Davidson教授(未參與該研究)在一篇相關評論中寫道:“目前亟需綜合性勞動力戰略來平衡人口需求和臨床醫生數量。McHugh及其同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有力說明了如何才能確保患者安全,在制定更廣泛的勞動力戰略時也應考慮這些研究結論。建立一支強大的護理隊伍與患者結局密不可分,應該成為衛生服務規劃的核心。”

END

NOTES TO EDITORS

This study was funded by Queensland Health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ursing Research。 It was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Nursing, USA,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and Royal Brisbane and Women’s Hospital, Australia, full list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1] Quote direct from author and cannot be found in the text of the Article。

題圖 Copyright 2021 Ariel Skelley/Getty Images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所有內容以英文新聞稿原文為準。

TAG: 醫院護士患者政策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