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天下名山者,南有武夷,北有此地

抱撲子

抱撲子曾遍遊天下名山。

他對太行懷抱中的抱犢山評價甚高,以為“稱天下名者,南有武夷,北有抱犢。”

宋人王輔道在宋徽宗政和六年秋九月曾有《紫團三十六景詩》之名作,詳寫紫團山盛景。

稱天下名山者,南有武夷,北有此地

紫團山

紫團山,抱犢山其實是一個山,也有人叫它為翠微山。

至於叫紫團山還是後來的事情。

因山腰有一形成於30萬年前的天然溶洞,坐東面西。

每天日出,日落時,從洞口噴出團團紫氣,所以宋代御旨改名為紫團山。

紫團山

人寫詩讚美說它:“秀出群峰外,團團紫氣重。崖牽青薛荔,岫前碧芙蓉。”

前篇介紹了壺關小車刀切糕,據說和此地息息相關。

白雲寺仍存,且寺內木雕和磚刻藝術為清代珍品,尤其是四組戲劇磚刻為山西省內所罕見。

而更為奇特的,則是那個紫團洞。

紫團山腰的紫團洞,深不可測,傳說與河南清華相通。

稱天下名山者,南有武夷,北有此地

傳說故事

很早以前清華一牧羊人來此山牧羊,不慎將數十隻羊掉入此洞內,無法尋找。

他心情不快地返回原籍。返鄉後,卻意外地發現羊已回到圈內。

雖然傳說是傳說,但卻說明此洞之深。

紫團洞,洞內有洞,洞洞上下環繞,左右相連,仿如一座迷宮。

如無人領路,入內將會迷途難返。

原入洞口處稱作“龍眼”,僅能容一人爬行而人。現已從旁另闢洞門,不必艱難行路了。

紫團山

說此山能與武夷山並稱,其實古代來說,也不是誇張。

根據歷史上遺存地貌的觀察分析,古代武夷九曲溪和紫團山峽流景觀的主要區別應該在於:

武夷九曲溪河谷趨於平緩開闊,而紫團峽流由於峽身緊束,區段落差極大,所以後者比前者肯定會流速迅疾,景色險奇而壯觀。

在溪流盤曲環繞、岸側景色變幻無窮這一點上,兩處名勝則是相似相近的。

只是百年之後,二山不復如初。

TAG: 紫團紫團山武夷傳說九曲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