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說起乾旱區、半乾旱區,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寧夏、甘肅等西北省區,南方地區似乎與缺水掛不上鉤。但事實上,我國華南也有不少地區曾面臨缺水困境,比如廣西的百色市。

廣西百色雖被右江貫通,但右江水位落差大,河兩岸

田高水低

,大部分農田、果園無法澆灌。區域性區域旱災頻繁發生,嚴重影響糧食生產,是廣西的三大旱地片區之一。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2005年8月,百色水利樞紐正式下閘蓄水,為乾旱片區送來了“救命水”。隨著百色水庫灌區專案的順利實施,近60萬畝的旱區面積將得到灌溉,這為“南菜北運”打下了堅實基礎。

百色水庫:蓄水16年,養出一身病?

百色水利樞紐是廣西的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建於鬱江(也叫南江)上游右江的中段,壩址距離百色市22km。蓄水16年以來,庫區周邊的旱地得到了灌溉,防洪、發電效益也很可圈可點,興利功能突出,但庫區的生態卻長出了“一身病”,而且越來越嚴重——水質惡化的多項證據均指向“網箱養魚”。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百色水庫水面寬闊,面積13600公頃,正常蓄水水位228米,庫容48億立方米,是當地的天然漁業基地。庫區漁民為了提高收入,曾在水庫大量投放網箱,每年“水庫魚”的產量多達上萬噸,風氣逐漸盛行,養殖面積不斷擴大。

尤其是華村庫區、兩琶庫區,網箱密密麻麻以至於擠佔了整條岸線,長期投放飼料導致水質區域性惡化,總磷嚴重超標。比如在2016年,當年網箱養魚參與者共有172戶,網箱數量1。38萬個,其中投放飼料的網箱有5303個,面積13萬平方米,比2009年增加了14倍。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2018年,庫區水質迎來節點:網箱面積暴增至近300萬平方米,遠超實際承載能力,富營養化現象越來越明顯。監測結果顯示,庫區水質營養狀態指數已經達到

48.26

,屬於

中度富營養化水平

。此外,庫區還存在

私自傾倒渣土、填築停車平臺、岸邊挖坑養魚、消落區耕種、私自搭建簡易廠房、夜間燈光捕魚、電魚

等一系列問題。

給當地管理者帶來更大震撼的是:當年2月,水庫突然出現了大面積的深色水體,疑似水華爆發,黑水綿延數十公里,直到兩天後才退去,這表明生態問題已經非常突出。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根據《

百色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綱要

》,百色水庫已被列入市區的備用水源地,“黑水”帶來的警示不容小覷。對於庫區水質的惡化,右江區環保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箱養魚極有可能是水質汙染的主因——對此,當地不少漁民也表示默許。

以魚養水“對症下藥”?

漁民在水庫“圈水養魚”的現象並不是個例,在其他湖庫也很常見。2018年後半年,我國掀起一股環保風潮,環保部門對淡水湖庫的網箱養魚“下狠手”拆除,方式一般分兩種:強制拆除或限期自行拆除。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2018年7月,百色水庫右江區水域的網箱被悉數清除,漁民被迫上岸謀生。但整體而言,拆除網箱(尤其是投餌式網箱)絕對是利大於弊,既合理又合法。

我國《漁業法》第20條明確規定:

從事養殖生產者,應當保護水域生態環境,科學制定養殖密度,合理投餌、施肥、使用藥物,不得造成水域的環境汙染。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

不得造成水域的環境汙染

”。但對於網箱養殖而言,這一點幾乎不可能做到,因為網箱屬於開放式養殖,投餵的飼料不可能全部被魚類攝食,魚類糞便也同樣會產生汙染。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相關研究表明,平均每投放100kg飼料就有

13~15kg會直接溶解在水中

,被魚類攝食的飼料比重為85%~87%。但是,

真正用於魚類自身生長的飼料只有25%~35%

,另外41%~48%用於代謝和耗能,還有

10%~12%不能被完全消化

,最終以糞便的形式進入水中,進一步加劇了氮磷汙染。

目前,國內最主流的“保水”方案就是投放鰱鱅。鰱魚、鱅魚屬濾食性魚類,不用投放顆粒飼料,利用庫區的天然餌料就已足夠。鰱鱅的“保水漁業”不僅能抑制有害藻類的增殖、消除有害水華,還能夠改善水質、增加漁業產量,可謂是一舉多得。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投放的數量,數量超出了環境容納量也不是一件好事。國內學者經研究後認為:

鰱鱅的投放密度控制在40~50g/m為宜

,此時的控藻效果比較理想。對於百色水庫,要想確定鰱鱅的最佳放流量,有必要先對水庫進行實際考察:

對水質進行全面、定時監測,確定各季節浮游植物的丰度,估算平均每畝水面能生產多少斤魚,比如查干湖約為7。3公斤/畝。

結合庫區面積、水量、氮磷濃度等引數,確定環境容納量;氮磷比不同,放養鰱魚和鱅魚的比例也應有所不同。

調查庫區已有濾食性魚類的儲存量,確定放流方案,少量多次為宜。

百色水庫的未來

如果說未來的百色水庫有什麼搶眼的看點,

通航設施的開建

絕對算是一個。

千百年來,鬱江流域的航運功能長期受氣候牽制:降雨量充沛時,流域進入豐水期,水位上漲,江水變深,通航功能正常執行;但每逢枯水期,江水便嚴重下降,大片面積河床裸露甚至枯竭,航運功能幾乎癱瘓。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右江位於鬱江的中游,全長435km,是我國規劃的內河高等級航道,兩岸灘多水急、漲落迅速、枯水期較長,通航能力遲遲上不去。右江的大型樞紐共有5座,但除了百色水利樞紐之外,其餘4座均已建成1000噸級別的船閘,船閘問題可以說是百色庫區的“軟肋”。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百色水利樞紐由

主壩、地下發電系統、兩座副壩

以及

通航建築物

四大部分構成,但各部分並非同步建成。通航建築物的建造專案一直被擱置,嚴重拖後腿,導致右江上游斷航20年(從2001年開工建設算企業算起),航運損失嚴重。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

讓人振奮的是,2021年6月23日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已經正式開工!根據《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通航工程由雲南、廣西兩省區共同組織,船閘設計目標是通航2×500噸級船隊,兼顧1000噸級單船,升船機設計提重1。07萬噸,同類型中世界第一。

百色水庫:蓄水16年,為啥養出“一身病”?

專案完工後,雲南、廣西的水運通道將經由珠江水系直通大海,富寧港可通航1000噸級單船,縮短里程一千多公里。屆時,西南地區的水運入海通道將全線打通,這無疑是百色水庫做出的又一巨大貢獻。

一手抓生態治理,一手抓航運建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相信未來的百色水庫一定不負眾望,我們拭目以待!

TAG: 百色網箱庫區水庫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