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條永磁磁浮空軌工程試驗線竣工

轉自:經濟日報

8月9日,世界首條永磁磁浮軌道交通工程試驗線“紅軌”在江西興國舉行竣工儀式,標誌著世界首條永磁磁浮空軌試驗線投入使用。

什麼是“紅軌”?

專家介紹,“紅軌”是一種新型、小運量磁浮空軌系統,具有安全、經濟、智慧、綠色等特點,將引領我國新制式、接入級軌道交通翻開新的篇章。

據介紹,此次投入使用的江西興國縣永磁磁浮空軌試驗線全長800米,2車輛編組,定編88人,設計最高執行速度每小時80公里。由中鐵六院集團作為專案設計、採購、施工一體化總承包聯合體的牽頭人,與江西理工大學、中鐵工業等聯合完成了“紅軌”的研發、設計、製造與施工。

眾所周知,軌道交通是目前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最有效的手段,但地鐵、輕軌等傳統城市軌道交通制式存在批覆門檻高、建設週期長、建設及運營成本高等問題,接入級交通最後1公里成為當前交通系統的短板。為此,近幾年國內新制式軌道交通不斷湧現,如雲軌、空軌、智軌等。

在軌道交通領域,空軌屬於後起之秀。目前,國內共修建7條空軌專案,分別是成都中唐新能源空軌示範線、青島四方空軌示範線、開封空軌示範線、湖北江夏空軌示範線、大邑空軌示範線(在建)、恩施青雲崖空軌示範線(在建)、興國永磁磁浮空軌試驗線。

中鐵六院總經理陳國棟介紹說,“紅軌”將懸掛式單軌和磁浮技術完美結合,具有低能耗、少佔地、適應好、可移植的顯著優點,是小運量接入級交通和旅遊交通的新選擇。“這些特點,讓永磁磁浮空軌不僅適用於城市、景區、機場接駁、商務中心、特色小鎮等常規環境,在沿江、環湖、海邊、高寒、荒漠等困難條件下也能大展身手。”

“紅軌”開拓了獨立於常導電磁懸浮和超導懸浮之外的磁浮技術新體系,系統應用了無人駕駛、北斗定位、5G通訊、感測融合等新理論和技術。專案由稀土永磁懸浮系統、直線電機牽引驅動系統、智慧定位與通訊訊號系統、執行控制與安全保障系統、軌道支撐與牽引供電系統、車輛裝備系統等部分構成。目前,“紅軌”已初步形成了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PCT國際專利5件,發明專利60多件(已經授權52件),正在形成一系列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產品標準、技術規範。

江西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楊斌介紹,江西理工大學聯合中國中鐵工業旗下中鐵科工集團成功攻克了懸浮轉向架結構、導向結構、直線電機牽引驅動、基礎制動等技術難題,世界上首次將永磁懸浮技術應用於空軌車輛製造中。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軌技術的國家。

中鐵科工集團空軌事業部總經理徐國學介紹,從“空軌”到“空軌+磁懸浮”,轉向架由輪胎變成永磁鐵,無需耗費電能,透過永磁特性即可實現車輛懸浮,零摩擦執行。為了解決列車行駛過程中永磁懸浮高度不斷變化的關鍵難題,研發團隊研製出可浮動偏心軸導向輪結構,讓永磁懸浮空軌更安全、更智慧。

談及“紅軌”有別於其他軌道交通專案的特點,陳國棟解釋說,“基於永磁陣列實現零功率斥力懸浮,使得能耗和運維成本更低;懸掛式設計,在綠化帶立墩形成獨立路權,具有少佔地、不影響地面交通的優勢;裝配式建設,施工速度更快,更加環保;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廣泛適用於中小運量接入級交通需求和文化旅遊交通線路。”

專家表示,作為世界首條永磁磁浮空軌工程試驗線,“紅軌”的順利推進,既是針對不同交通出行需求,構建多層次、一體化、更便捷的交通網路的積極嘗試;也是探索以重大工程應用帶動稀土永磁產業叢集健康發展,延伸稀土產業鏈的有效措施。“紅軌”涵蓋了永磁材料、軌道交通、人工智慧、無線通訊、智慧製造、電機驅動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集聚和帶動效應顯著,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世界首條永磁磁浮空軌工程試驗線竣工

TAG: 空軌紅軌永磁磁浮磁懸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