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如何應對回撤?

作者:慧羊羊

今年以來,市場連連調整,前後對比下來異常慘烈。

實際上,股市大幅回撥從不少見,即便是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歷史上也經歷過幾次大規模的淨值回撤。

第一次:

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股市出現了整體性的大幅下跌,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1973年的每股90多美元跌到1975年10月的每股40美元左右,跌幅達到56%。

第二次:

1987年發生全球性股災,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每股4000美元迅速跌到每股3000美元,跌幅達到25%。

第三次:

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每股8900美元跌到每股5500美元,跌幅達到38。2%。

第四次: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出現了科網股泡沫,由於市場熱捧新經濟概念股票,那些非新經濟概念的公司股票遭到市場拋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每股80000多美元跌至每股40000美元左右,跌幅達到50%以上。

第五次: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2007年12月每股99800美元跌到2009年7月15日的每股44820美元,跌幅達到56%。

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伯克希爾後續的輝煌。

在2020年的股東會上,巴菲特說,“我在歷史上經歷過三次、伯克希爾股票的價格下跌了50%、三次。如果你是借錢買的股票,那你就會被清零了。

這三次下跌發生的時候,伯克希爾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

但如果你看了股票的價格,你會認為你必須採取行動了,因為它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原因。”

巴菲特勸投資者,

不用嘗試抄底,沒人能幫你選股票,要做好可能跌50%甚至更多的準備,能夠適應這種情況、坦然自若,才適合入市。

在他看來,有些人並不是很在意或者敏感,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恐懼。

如果你不能從心理上處理好它,那麼你真的不應該持有股票,因為你會在錯誤的時間買賣。

伯克希爾歷史上大幅回撤的這幾次,巴菲特是如何應對的?

重新回顧巴菲特當年在市場極端情況下說出來的那些經典之語,以及他當初的實際操作,對於正在經歷一場回撥的我們,或許會有一些安慰和啟發。

1973~1975年:跌幅56%

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

小夥子來到了女兒國

投資的時候到了

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股市出現了整體性的大幅下跌,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1973年的每股90多美元跌到1975年10月的每股40美元左右,跌幅達到56%。

在那之前,也就是1972年,美國股市剛剛經歷了一個大牛市,股價大幅上漲,市場全部在追捧“漂亮50股”,如施樂、柯達、寶麗來、雅芳和得克薩斯儀器等等。

投資者普遍認為這些股票是“安全的”,而且是在任何價位都是安全的。

由於大家瘋狂追捧買入,1972年這50只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上漲到天文數字般的80倍。

當時的巴菲特,認為伯克希爾公司無法買到股價合理的股票,為此非常苦惱:“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過度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一個荒涼的島上。”

到了1973年,“漂亮50股”的股價大幅下跌,道瓊斯指數也不斷回落,市場搖搖欲墜。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等到1974年,美國股市已經處於很低的價位,幾乎每個公司的市盈率都是個位數,這是華爾街少有的時期:美國企業正在被拋棄,沒有人想再繼續持有股票,每個人都在拋售股票。

在這期間,伯克希爾自己的股價也經歷了慘烈的下跌。

面對回撤,巴菲特和之前完全相反。

1974年10月初道瓊斯指數從1000點狂跌到580點,在市場一片悲觀聲中,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的記者訪問時說:

“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女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

巴菲特歷史上著名的投資案例,華盛頓郵報,就發生在那一段時間。

1973年,巴菲特斥資1,000萬美元,以每股 5。63 元買下華盛頓郵報的股票,在巴菲特看來,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價格,不到當時內含價值四分之一。

雖然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市場繼續下跌,連帶華盛頓郵報股價繼續下行,但巴菲特並不在意,他在股東信裡說:

“1973 到 1974 年間華盛頓郵報表現依舊良好使得內在價值持續增加,儘管如此我們在該公司的持股市值卻由原始成本的一千多萬減少25%變成八百萬美元,

本來我們覺得已經夠便宜的東西,沒想到在一年之後,市場又將它的標價又向下調整兩成的地步。”

巴菲特在買入時,認為華盛頓郵報價格不到當時內含價值四分之一,而事後證明,這筆投資遠遠不止 4 倍的漲幅。

1987年股災:跌幅25%

次年買入可口可樂

1987年發生全球性股災,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每股4000美元迅速跌到每股3000美元,跌幅達到25%。

據當時美國媒體體報道,在暴跌那一刻,

巴菲特可能是整個美國唯一沒有時時關注正在崩潰的股市的人。

巴菲特的辦公室裡根本沒有電腦,也沒有股市行情機,他根本不看股市行情。

整整一天,他和往常一樣安安靜靜呆在辦公室裡,打電話,看報紙,看上市公司的年報。

過了兩天,有記者問巴菲特:這次股災崩盤,意味著什麼?

巴菲特的回答只有一句話:

也許意味著股市過去漲得太高了。

巴菲特沒有恐慌地四處打聽訊息,也沒有恐慌地拋售股票,

面對大跌,面對自己的財富大幅縮水,面對他持有的重倉股大幅暴跌,他非常平靜。

這一年,在白宮宴會上,巴菲特遇到了可口可樂公司的總裁、奧馬哈的老鄉基奧,基奧建議巴菲特放棄百事可樂,去嚐嚐可口可樂新品櫻桃可樂。

巴菲特嚐了之後感覺不錯,從此改喝可口可樂。

但巴菲特並沒有立即買可口可樂,而是一直等到第二年秋天才開始大手筆買入。

《巴菲特傳》這麼記錄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的過程:

1988年秋天,可口可樂公司突然發覺有人在大單買入它的股票,當時公司董事長郭思達和總裁基奧都感到很驚奇,因為這個時候可樂的股價從股市崩盤前的最高點已經下跌了25%,但是有一位神秘來客卻在大量建倉。

當基奧突然發覺是中西部的某位經紀人在買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過去的鄰居,他趕緊給巴菲特打了一個電話,問他是不是在大單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

巴菲特回答說,沒錯,是我。

巴菲特請基奧在自己公佈持股之前,不要說出去,同時,巴菲特還在不斷買進建倉。

到了第二年春天,

伯克希爾哈撒韋已經買下了可口可樂價值10。2億美元的股票,

佔可樂總股本的7%。

僅僅過了三年之後,巴菲特在可口可樂的投資

漲到了差不多37。5億美元。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1991年年報中高興地說:“三年前,當我們大筆買入可口可樂股票的時候,伯克希爾公司的淨值大約是34億美元,但現在,光是我們持有的可口可樂股票市值就超過這個數字。”

1994年,巴菲特繼續增持可口可樂,總投資達到12。99億美元。之後持股一直穩定不變。

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股票市值上漲到133億美元,不到10年賺了10倍,僅僅一隻股票就為巴菲特賺取了100億美元。

這是巴菲特最傳奇、最成功的股票投資案例。

科網股泡沫:

跌幅達到50%以上

一口氣完成八件購併案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出現了科網股泡沫,由於市場熱捧新經濟概念股票,那些非新經濟概念的公司股票遭到市場拋棄,

巴菲特堅持不買科網股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每股80000多美元跌至每股40000美元左右,跌幅達到50%以上。

1999年夏天,《時代》週刊公然在封面羞辱巴菲特:“沃倫,究竟哪兒出了問題?”

沃倫-巴菲特是網路股最大的看空者之一,但是事實似乎證明他這次真的看錯了。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網路股好像成了唯一的熱門股。

可口可樂?聽起來似乎是上上個世紀的名詞了。

也就是這一年,巴菲特發表了著名的太陽谷演講。

“關於投資,只存在兩個真正的問題:

一是你想得到多少回報,

二是你想什麼時間得到回報。

伊索稱不上是一位金融家,但是他說過‘一鳥在手勝過雙鳥在林’。不過,他並沒有提到時間。”

巴菲特將伊索和大牛市聯絡到了一起,而他認為這個牛市純屬瞎鬧。利潤的增長遠遠低於前期,但林子裡的鳥卻變得昂貴,因為利率處於低水平。

在如此低的利率水平,想持有現金的人數在減少。因此,投資者正在向林中鳥支付聞所未聞的價格。

“只有三種手段能夠保證股票市場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巴菲特說,

“一是利率下跌並保持在歷史低位上;

二是經濟增長的大部分成果都回饋給了投資者,而非僱員、政府以及其它;

或者整個經濟體的增長速度超過以往。”但巴菲特把這三個假設都稱之為“異想天開”。

巴菲特講了一個石油探勘者的故事:

“一個石油勘探者死後進了天堂,聖彼得對他說:‘你符合所有的條件,但這裡人以群分,石油勘探者的居住區已經滿了,我沒有地方提供給你。’商人問:‘您不介意我說五個字吧’。

‘可以。’於是商人把手攏在嘴邊,大聲說:‘地獄裡有油!’

所有的石油勘探者都直往下衝,地方被騰空了。

聖彼得說好吧,現在這塊地方全都是你的了。商人停了一會兒,說:‘哦,不了,我還是跟著他們去地獄吧,畢竟空穴不來風。’”

“人們就是這樣來感知股票的。人們很容易相信流言非虛。”

聽眾明白了巴菲特的話中之意——他們就跟石油勘探商一樣沒腦子,聽信傳言,跑到地獄去找石油。

巴菲特的話鋒一轉,回到林中鳥。以之結束了演講。他說,根本就不存在新模式。股票市場的最終價格只反映出經濟的產出。

雖然巴菲特做了這場經典演講,然而,市場先生不給面子,科技股依然一片繁榮,1999 年標普500 指數上漲 21%,納斯達克大漲 66%。

對應的,伯克希爾每股市值下跌了近20%,創下自 1990 年以來第二差業績。

伯克希爾股價下跌,讓巴菲特遭到分析師和媒體的口誅筆伐。

但反轉來得很快,2000 年3 月,網際網路泡沫開始破裂崩盤,直至 2001 年全面消退。

在2000年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說,

去年我們一口氣完成八件購併案;

其中有兩件從1999年就開始談,這些案子的金額總計高達80億美元,所有資金完全依靠自有資金支付,沒有舉債一分錢。

2008年金融危機:

跌幅達到56%

我正在買入美國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2007年12月每股99800美元跌到2009年7月15日的每股44820美元,跌幅達到56%。

當市場一片悲觀時,巴菲特於2008 年 10 月在《紐約時報》發表了那篇著名的文章:《我在買入美國》。

他在文中再次重複了那句經典的“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在文章中,巴菲特直接下結論:“未來10 年,持有股票的投資收益率幾乎可以肯定會高於持有現金,而且可能會高出很多。

那些現在手裡緊緊握住現金的投資者是在打賭,他們能夠十分高效地確定自己從現金轉向股票的有利時機。

他們在等待能讓他們感覺良好的好訊息,但是他們忘了冰球明星Wayne Gretzky的忠告:

我總是滑向冰球將要去的地方,而不是冰球現在所在的地方。

“我不想對股市發表什麼看法,我要再次強調,我連股市未來短期是漲是跌都根本不知道。我將會遵循一家開在空空蕩蕩的銀行大樓裡的餐館打出的廣告上的建議:

‘你的錢放在哪裡,你的嘴就放在哪裡。’

今天,我的錢和我的嘴都放在股票上。”

在這篇文章發表前的一個月間,巴菲特先後出手6次,大量買入高盛、比亞迪、通用電器、星座能源、日本汽車廠商Tungaloy等公司股份,伯克希爾持股的富國銀行又以 151億美元收購美聯銀行。

在這篇文章發表 5 個月後,美股觸底反彈,迎來了長達十年的牛市。

於是當2008年次貸危機過後,人們驚訝地發現,巴菲特從這次危機中賺取了超100億美元,回報率40%,遠超同期美國政府救助陷入困境的企業所獲得的12%收益。

巴菲特如何應對回撤?

TAG: 巴菲特希爾伯克可口可樂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