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炒鞋到消費分期 得物成90後年輕人“收割機”?

文丨曲奇

2021年2月,得物因負面新聞3次登上河南的民生頻道《大參考》欄目。

2020年初,“毒”APP改名為“得物”APP,但鑑別存在誤差、售後服務糟糕、商品質量差等問題一直沒有中斷。

2019年,毒靠著炒鞋熱,一度成為了一家估值超10億美元的獨角獸。因為炒鞋的不理性消費行為以及一系列證券化操作,毒被監管點名批評。毒雖然提出“鞋穿不炒”的口號,但2020年末,得物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推出消費分期貸,欲最大限度挖掘年輕人能為平臺提供的價值。

新鞋穿了2天就壞

平臺鑑定後仍買到假貨

近日,據河南廣電總檯的民生頻道《大參考》欄目報道,2月7日,湖北

襄陽

趙女士在得物APP上購買一雙

Nike

運動鞋,價格598元。這雙鞋上腳才穿了2天,鞋面就出現了摺痕,且摺痕裡面已經脫皮。

針對脫皮問題,趙女士聯絡了得物APP客服,客服稱,得物APP只鑑別商品真假,不提供三包服務,可以為趙女士提供50元維修補償。接下來,趙女士在維修過程中發現,不僅鞋面出現脫皮,鞋底也磨了一層皮,就跟要破了一樣。

針對趙女士的情況,得物表示,平臺針對這個訂單進行了詳細排查,這個訂單的商品屬於正常的穿著磨損現象,並非質量問題。此外,得物的工作人員強調,得物APP透過先鑑別後發貨的購物流程,保證每件經過得物鑑別的商品均為全新商品。

得物遭遇使用者投訴情況不在少數。

2020年6月,

中消協

釋出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在6月1日至6月20日的20天監測期內,共收集得物APP有關負面資訊8735條,主要涉及假冒偽劣、鑑定費、優惠券等問題。

2020年,浙江的李先生在得物APP上買了一件fog品牌T恤,價格1281元。李先生想在閒魚上賣了這件衣服,但經閒魚鑑定,這件衣服是假貨。李先生就此聯絡了得物客服,客服稱如果是假的,平臺會假一賠三。但得物並不認同別家的鑑定結果,李先生只能在得物平臺重新做一次鑑定。

可是,李先生在得物上找了一個能鑑別fog品牌的線上鑑定師,卻沒得到迴應。有媒體報道稱,得物雖是圈內“老大”,但鑑定後備軍並不給力,大部分鑑定師水平並不高,處於實習生水平,且對假貨沒有太多戒心。

一位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就像聚美優品發展勢頭不如從前一樣,因為受眾群體比較垂直,所以使用者對產品質量會更加敏感,對偽造品的容忍度會更低。如果得物未來想上市,就不能繼續縱容這種事情高頻率發生。”

靠炒鞋風口成10億美元獨角獸

擊鼓傳花的資本遊戲被監管批評

得物APP,前身是毒APP,2015年由虎撲內部孵化,大量來自虎撲的球鞋鑑定師轉向毒APP並提供有償鑑定。2017年,毒APP正式獨立,並上線球鞋交易功能,由球鞋文化和交流社群逐漸向球鞋交易社交平臺轉型。

毒APP從小眾球鞋市場走入大眾視野,離不開前幾年的炒鞋熱。2018年有句流行話:中年人炒股,年輕人炒鞋,而炒鞋也是價值不菲。

2017年9月,Air Jordan和國際潮牌OFF—WHITE聯合推出一款名為OFF—WHITE•Air Jordan 1的球鞋。這款鞋官方售價1499元/雙,正式發售後沒多久,二級市場的價格就被炒到12000元。其中,雙白黑紅配色的AJ1,2019年價格曾飆漲到70000元,兩年時間漲幅超過4500%。

毒APP作為國內潮鞋最大的討論和

交易平臺

,2019年迅速破圈。2019年4月,毒APP完成A輪融資後,估值達十億美元。

官方價和二級市場間懸殊的價差,讓炒鞋成為了一門有巨大套利空間的生意,虎撲上曾流傳過一個靠炒鞋發財的故事: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從大學開始炒鞋,後來專職做,年賺50萬。

炒鞋瘋狂的時候,甚至都弄出了K線走勢圖,還造出了

阿迪達斯

指數、

耐克

指數、

喬丹

指數等。

從炒鞋到消費分期 得物成90後年輕人“收割機”?

當實際交易價遠超收藏價值後,炒鞋就變成了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炒鞋證券化,讓監管開始出手整治。

2019年10月,

央行

上海分行發文《警惕“炒鞋”熱潮 防範

金融風險

》,指出炒鞋平臺實為擊鼓傳花式資本遊戲,點名批評毒APP的炒鞋文化。央行提示,“炒鞋”行業背後可能存在的

非法集資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金融

詐騙、非法傳銷等涉眾型經濟金融違法問題,絕非誇大其詞。

改名擴品類

試水消費金融提供分期貸

毒這個名字,原寓意是指使用者對潮流單品上癮即“中毒”,頗受爭議。2020年1月1日,“毒”更名為“得物”,官方解釋寓意為“得到美好事物”。但需要注意的是,APP的英文名字“Poizon”並沒有改變,還是有讓人上癮、中毒的意思。

從炒鞋到消費分期 得物成90後年輕人“收割機”?

改名的同時,得物還進行了品類拓展,平臺除售賣球鞋外,還增加了服裝、配飾、手錶、美妝、手辦等潮流

消費品

類,更像是一個針對年輕人的潮流

電商

平臺。資料顯示,得物APP上“90後”在全平臺使用者中佔比超過80%。

得物透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交易平臺收取手續費,以及提供鑑定服務收取鑑定費。賣家需將商品發至得物平臺,平臺進行真假鑑定後再寄給買家,形成“先鑑定,後發貨”的交易模式,得物會從中向賣家收取成交價1%-5%不等的服務費。

長期關注潮流電商的投資人徐鋒曾表示,得物在每一個單品上獲取的服務費和利潤其實很少,而且他們對於上游的把控能力不穩定,沒有一手的貨源,平臺沒有定價權,單收服務費不足以支撐它的

商業模式

2020年末,得物把觸角伸向了金融領域,有使用者曬出得物分期產品“佳物分期”額度。目前,佳物分期還未全面上線,僅對部分使用者進行灰度測試,最高額度為5萬元。得物方面表示,公司目前未持有金融牌照,暫時沒有做自營金融的打算,佳物分期是公司與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的個人消費分期服務。

從炒鞋到消費分期 得物成90後年輕人“收割機”?

企查查顯示,得物APP的主體公司——上海識裝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申請了多個金融物管類商標,包括佳物分期、溜溜花、小物分期、佳物花等。從申請詳情看,這些商標用途均包括支付分期

貸款

、電子轉賬、信貸服務等。

2020年螞蟻上市夭折後,媒體也開始審視和反思年輕人的過度消費問題,

豆瓣

上的“負債者聯盟”更是火爆異常。今年2月,銀

保監會

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釋出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一些機構在各種消費場景中過度宣揚借貸消費、超前享受觀念,容易誘導消費者無節制消費,尤其容易誤導金融知識薄弱人群、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青少年等。

從高價炒鞋起家,到現在試水分期消費,得物的業務一直在變化,不變的是瞄準物件都是90後的“韭菜”們。

市場風格快速切換,如何迴避調整風險?最高7。xx%新客理財權益來了,立即跟進 > >

TAG: 得物APP炒鞋分期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