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龍透過港交所聆訊 品類單一能否撐起700億高估值?

11月15日,據港交所檔案顯示,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透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銀集團為聯席保薦人。

儘管衛龍有其品牌和規模效應,也有“辣條第一股”的光環,但分析來看,衛龍當前估值仍顯偏高,且還存在品類單一、食安問題等諸多隱患。

增收不增利、品類單一等引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衛龍由劉衛平兄弟1999年在河南省漯河市創立。

招股書顯示,衛龍2018年至2020年的收入分別為27。52億元、33。85億元、41。2億元;2021年上半年,衛龍的總收入23。03億元,同比增長22。06%。

淨利潤方面,2018年至2020年,衛龍的淨利潤分別為4。76億元、6。58億元、8。19億元。2021年上半年,衛龍的淨利潤是3。58億元,同比下降2。53%。對於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公司解釋稱是原材料價格和運營成本的上升所致。

此外,衛龍在招股書中稱,本次IPO的計劃所募集資金,將用於擴大和升級企業生產設施與供應鏈體系,以進一步提高公司產能、倉儲管理和產品質量。

不過,2019年至2020年衛龍產能利用率卻大幅下降,這也引發市場對其募資利用的合理性進行關注。據廣州日報訊息,衛龍目前擁有四個工廠,然而,2019年至2020年,其產能利用率從86。6%大幅下降至73。9%,產能利用率不足。

另外,從體量上來看,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根據2020年零售額計算,衛龍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辣味休閒食品企業,總市場份額達到5。7%,且調味面製品和辣味休閒蔬菜製品的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

不過,其產品略顯單一的結構也引起市場注意。從資料上看,儘管2020年調味面製品營收所佔比例雖然已經從2018年的78。6%降低到了65。3%,同時為了豐富產品線還推出了蔬菜製品、豆製品等,但衛龍的主要營收仍然依賴於調味面製品(辣條)。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財經網科技指出,衛龍長期以來的單一產品制約,日後會給其巨大的風險。一旦辣條這一主營產品出現重大質量方面的問題,對其而言幾乎是滅頂之災。

多次陷入食品安全風波

需要留意的是,衛龍曾因略顯簡陋的包裝而讓人詬病,為此衛龍不僅從價格和包裝上進行了大幅升級,還從營銷層面加大了宣傳力度。

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衛龍的銷售費用分別是2。35億、2。81億和3。71億元。其中,推廣及廣告費用分別為2680。9萬、3082萬和4665。8萬元,2020年衛龍廣告費同比大幅增長51。4%。

從街頭零食到“網紅食品”,衛龍看似擺脫了略顯粗糙的標籤,但關於其安全所產生的問題仍屢見不鮮。

衛龍在招股書中提示,存在未能維持食品安全及始終如一的質量可能會對品牌、業務及財務表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的風險。

2015年,漯河市質檢局發出處罰通知稱,衛龍(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親嘴燒、大面筋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責令其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並罰沒合計8。57萬元。

根據2018年8月,原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釋出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資訊公告(2018年第34期),衛龍旗下1批次親嘴燒(紅燒牛肉味調味面製品)和1批次小麵筋(香辣味調味面製品)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

據瞭解,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的規定,辣條屬於“調味面製品”,大類歸為“方便米麵製品”;規定在方便米麵製品中允許使用的新增劑主要為色素、增稠劑、抗氧化劑以及酸度調節劑,因此對於調味面製品(辣條)而言,山梨酸及其鉀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均屬於禁止使用的食品防腐劑。

另根據公開資料,衛龍品牌所屬公司平平食品截至目前涉及的司法案件中,排在首位的案由即是產品責任糾紛,高達39件。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財經網科技瀏覽發現,關於衛龍食品的投訴涉及包裝發黴、吃出藍色塑膠、吃出異物等等。

能否支撐700億高估值?

事實上,這並非衛龍首次提交招股書。

今年5月12日,衛龍就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不過按照港交所主機板上市規則,申請企業遞表時間超過6個月未獲批,其招股書就會自動呈現失效狀態。這次是衛龍在失效前最後一天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在提交上市申請前,衛龍進行了戰略融資。

根據天眼查資料,衛龍在5月8進行了一輪融資,CPE(中信產業基金)、高瓴、騰訊、Yunfeng Captial、紅杉中國等基金入股,這也是衛龍首次引進外部資本。

衛龍招股書顯示,中信產業基金(CPE源峰)、高瓴、騰訊、雲鋒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Duckling Fund L。P.、厚生投資、海松資本等投資者共認購衛龍1。22億股,已經支付對價金額5。49億美元。

有報道稱,此輪融資投後衛龍估值高達人民幣700億元。需要留意的是,該估值超過了洽洽食品、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市值總和。對此,業內有觀點認為,儘管衛龍有其品牌和規模效應,也有“辣條第一股”的光環,但整體來看,估值偏高。

宋清輝則認為,衛龍毛利水平處於行業中游,雖然又很善於營銷,但是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尚不足以支撐起高達700億元的估值,當前的高估值很可能是資本市場炒出來的。

此外,他指出,衛龍難以擺脫“垃圾食品”標籤,多次陷入食品安全風波的問題,其未來前景難言樂觀,或難以行穩致遠。未來,衛龍應在產品多元化上下功夫,謀求多品類協同發展,努力打破產品結構單一局面。

TAG: 衛龍面製品2020辣條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