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極高鎳龍頭“容百科技”在電話會議裡分享了哪三大重要事項?

編輯:LZ

2021年3月12日,正極材料高鎳龍頭公司

容百科技

與投資人、分析師召開了電話會議,就若干公司經營、產能、技術、財務、成本及趨勢問題進行了討論。睿藍研究旁聽後對會議核心話題進行了梳理和解讀,點評內容在【】中。

出貨、成本、

供應鏈

以及

原材料

容百:容百科技採用公式計價,原材料是正極成本大頭,可以全部傳導,但原材料波動對行業不太有利,傳導到下游對行業不太友好,比如磷酸鐵鋰5萬多、碳酸鋰8萬多,長期看不是合理區間,目前看氫氧化鋰可能還會有一小波,但鈷和鎳已經出現回撥,其他材料不太可能出現像年初單邊瘋漲的情況。

【容百的這個迴應等於與上下游建立了穩定的成本機制,歸避了成本波動。】

Q:去年2。5萬噸前驅體主要客戶?

A:主要自供,然後是

天力鋰能

,其次有一些小的正極廠。

【一噸三元材料需前驅體約1噸、碳酸鋰0。4噸。】

Q:公司現在採用什麼樣的定價模式?

A:(1)原則上年底定下一年價格,會有一個年度供應鏈的預測,都是國際車企換算成電芯多少GWH,然後正極要多少萬噸,應該有個2年到3年的供應需求,然後當下就是8到12周,公司從擴產到排產都會有一些餘量,這樣執行年度訂單就差不多;

(2)現在

金屬

參考價就是按MB的報價,國際的也會參考亞洲金屬網,國內就SMM,也有用兩網均價的;

(3)加工費一塊看你對客戶的強勢程度,公司對中小客戶加工費沒怎麼降,以前對C(

寧德時代

)會降一些,但今年比較特殊,材料單邊缺貨供不應求,預計會缺到年底,因此加工費很難降,沒漲也沒降;

(4)原材料一塊公司前驅體本來就自供,鋰這一塊一直都是幾家的大廠單,本身容百就是國內氫氧化鋰的第一大使用者,原材料對公司影響不大。

【在研究容百科技若干歷史定價體系時,已經發現其對上下游均比較強勢,波動幅度極小。寧德時代一直是其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第一大使用者,而NCM811等高鎳產品出貨量90%,議價能力較強。】

Q:成本供應鏈:今年前驅體自給情況?

A:去年前驅體2。5萬噸,今年四季度第一個3萬噸會出來,目前是高鎳有1。5萬噸、中低鎳有1萬噸,高鎳的全部滿產了,中低鎳的出貨量會少一些,大部分自用,擴建的3萬噸也是匹配正極需求。

市場、客戶、競爭以及形勢

Q:國內外三元市場預期市佔率是多少?

A:(1)去年公司三元份額應該在12%、13%左右,今年出貨5。5-6萬噸,按照180萬輛車來算應該有20%以上份額;

(2)海外增速今年可能會比中國慢,國際電芯廠去年非常激進,但海外前幾大材料廠擴產沒有那麼激進,像住友、優美科基本沒有太明顯的擴產計劃。

今年SKI肯定沒有問題,還會有增加,給SKI的主要是高鎳,按專案來,它的專利糾紛對公司沒有影響;明年日本的客戶,動力這邊

松下

可能會有進展,還有些小動力像村田,

LG

在正極一塊對中國企業有點封閉,因為正極材料是電池的核心,國內這邊如果供LG也都會供C,它會有擔憂,因此還是更相信韓國的供應鏈,未來需要的時間會更長一些,這主要是LG的策略問題。

【這個問題是乾貨。1,公司出貨增長基本120%-140%;2,LG受阻,一是排斥,二是寧德時代與LG只能二選一;3,松下和村田,大機率會成為新使用者。】

產能與預期

Q:未來前驅體還會不會繼續擴產,對前驅體的長期規劃?

A:(1)去年公司做了調整,成立了正極和前驅體兩個事業部,前驅體未來肯定要做大做強,當然也不是100%給自己供,可能50%自供,50%外售,現在大概是70%自供,30%外售,因為要保持良性競爭,如果全部內部化就會缺乏技術進步;寧波金和的前驅體在90年代非常有名,但後來內部化了之後缺乏技術進步,反正旱澇保收,所以現在要把前驅體單獨拆開來,要把它啟用,效果立竿見影,一季度情況已經在好轉;

(2)公司募投其實是10萬噸正極、20萬噸前驅體,只是第一個專案是在臨山3萬噸前驅體一期工程,後面還會有更大的專案,未來前驅體自供比例還會下降,目標到50%以內,兩個事業部獨立經營,當然後面也要看前驅體客戶的開發情況,公司是可以全部包掉,但前驅體還是想對外銷售保持活力。

【前驅體供應商主要有

華友鈷業

中偉股份

格林美

,容百與它們不同的是自用+外供。】

Q:今年正極材料客戶情況?

A:主要還是以C(寧德時代)為主,前五大80%以上,C會佔一個比較大的比例;

Q:今年出貨中高鎳佔比?

A:高鎳會佔到90%。

Q:正極材料單噸盈利擴張情況?

A:現在盈利還是擴張的,原料漲價對三元毛利肯定會有提升,但漲價傳導有周期,因為計價的公式區別,像3月份的報價是參考2月份的金屬價格,上游礦漲價是現場漲,但到下一道工序要一兩個月,到電池端就更慢了,而且公司生產也需要週期。

Q:一季度出貨量及噸淨利情況?

A:一季度出貨8000多噸,主要2月份少了接近1000噸,總量在8500噸左右,一季度對外預告扣非後淨利潤0。7-1億元,中位數應該在8000多,但其中有1500萬是

股權激勵

費用(全年6000多萬,按季度攤銷),加回來後實際接近1個億。

【一季度單噸淨利潤約1萬,比去年提高了近80%-100%,實際上在去年第四季度,已經到達這個單噸盈利指標,這個單噸盈利與

當升科技

高鎳三元正極相當。】

Q: 如何看待目前分散的正極材料格局?

A:(1)今年就會慢慢集中,公司判斷未來動力電池廠國內5家、國際5家,未來這些電池廠都是100Ghw打底,他們不會去開發一個月產量只有500、1000噸的正極廠,要匹配這些電池廠一個月打底要出到3500-4000噸,能跑出來的正極廠不超過5家;

(2)量只是其中一塊,另一塊技術也要得到他們的認可,現在電池廠也很分散,很多小廠也能活,彼此之間沒有一個明顯的差距,未來國內正極材料不會超過5家。

【這個判斷有些武斷,應該是指大的5家。不過,這透露出一個很重要資訊,行業整合速度可能會加快,產能小、技術低的會逼得無路可走,可能有一輪激烈撕殺。目前在行業排前的有:杉杉、容百、當升、天津巴莫、貝瑞特、

德方奈米

、芳源正極,容百是高鎳的代表,德方奈米是磷酸鐵鋰的代表。這也解釋了新能源電池產業鏈,競爭就兩個方向,一是產能,二是技術。】

Q:公司在三元技術上領先的視窗期?

A: 6到12個月肯定有,但後期慢慢地正極材料的進步不會像前兩年那麼快,目前還得看供應能力、供應品質,這個沒有三五年積累難以趕超,其次公司自己建設產線,也是優勢;

前驅體和三元技術差異:各佔一半,前驅體主要影響形貌,正極的燒結對材料效能影響佔到50%,難度更大。

【這個回答符合容百的一貫氣質,在技術方面是絕對傲氣和自信。我們在研究容百科技所有資料時,就閱讀到了這種氣質和自信。也正是憑藉於此,創始人白善厚在從當升科技總經理位上重新

創業

,棄常規三元正極材料路線,直接從高鎳幹起,在短短几年就成了高鎳龍頭,佔高鎳市場50%以上。這是企業的基因。】

Q: 公司未來三年的產能規劃?

A:(1)公司到明年年底產能都是緊張的,去年底產能是4萬噸,今年年底是12萬噸,明年底是25萬噸,今年產能是湖北5+1、貴州2+2、韓國2萬噸,可能建成加上除錯到明年一季度全部建完,之後會啟動明年的擴張計劃,可能會重新選址,規劃25萬噸;

(2)一般電池廠自己先定規劃,然後到年底給公司一個三年的需求量,基本是鎖定到終端的那種,公司對材料用到那款車上都比較清楚,主要的風險是車賣的不好,整體不確定性還是比較低的,而電池廠做完規劃,材料廠擴出來還得做認證,因此整體需要時間週期,去年7月份公司跟C公司對了下三年規劃,到到年底規劃又調整了,比原來激進了一倍,而且還在調整;

(3)C公司的訂單會有波動,因此公司也會根據它的目標做一個調整,現在的產能也不光是為C公司準備,也會給其他公司準備,都會留一些餘量,但也不會留太多。

【明年底25萬產能這個可能有點高估。一個投資人對我們講:“第一評論:如果25萬噸我就把鍵盤吃了。”我們對此看得更保守一些,20萬噸機率較大。】

Q:明年25萬噸是已經拿到了客戶明確需求嗎?

A:是的,已經是三年需求,公司擴產一定是先有需求,再去擴產,不會先把產能拉上來;三年後公司國內外客戶比例大概60%、40%,爭取能夠做到內外平衡。

三元523大家都一樣,沒什麼區別,就是看大家誰的加工成本更低,高鎳還會有進步,主要是低鈷化、超高鎳,未來會做到鎳96,鈷就很少了,容量非常高,續航可以做到1000公里以上;海外其實一直在用高鎳,只是他們對中國的高鎳材料會有些顧慮。

【的確。續航1000公里,只有高鎳超高鎳做得到,高鎳化去鈷化是

新能源汽車

下一個競爭方向。】

Q:公司產能釋放節奏?

A:全年擴到12萬噸,上半年6月份會擴出2萬噸,下半年每個季度新增2萬噸。

Q:公司自產裝置帶來的成本節約如何體現?

A: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生產裝置一塊自主設計,節約成本較多;(2)同行很多都是外包,如

百利科技

,中間商也會賺一道而且週期不可控,公司所有主工藝都是自己的,無論是設計週期還是費用上都有節約;(3)施工單位,公司在湖北實施17小時工作制,90天封頂,5個半月土建全部完成,9個月內裝置安裝全部除錯完成,整體建設週期在拿完地情況下9-12個月,同行正常18-24個月,建設週期比同行少一半。

【這是典型的容百風格,白善厚是當前這批創業家裡排得上號的人,新能源鏈條上的人似乎都屬於這類風格,敢上產能、敢冒風險、敢邊幹邊說。】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TAG: 正極前驅萬噸容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