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泰陵:雖未選在吉壤,卻有著“弘治中興”盛世的帝陵

明十三陵中的泰陵,雖未選在吉壤,其墓主人卻創造了“弘治中興”的盛世,成為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又因其一生只愛一個人的傳奇一生,讓人心生探訪之意。

下面,讓我們開啟對明泰陵的探秘之旅。

明泰陵:雖未選在吉壤,卻有著“弘治中興”盛世的帝陵

01明泰陵

明泰陵,位於筆架山南麓,是明朝第九帝朱祐樘及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

明泰陵始建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歷時4個月,玄宮落成,地面建築全部建成,用時將近10個月。

明泰陵:雖未選在吉壤,卻有著“弘治中興”盛世的帝陵

明泰陵的陵寢建築按《明武宗實錄》記載包括:“金井寶山城、明樓、琉璃照壁各一所,聖號石碑一通,羅城周圍為丈一百四十有二,一字門三座,香殿一座為室五,左右廂、紙爐各兩座,宮門一座為室三,神廚、奉祀房、火房各一所,橋五座,神宮監、神馬房、果園各一所”。

02明泰陵的帝陵文化與墓主人朱祐樘

古代帝王在陵墓選址上很是慎重,明帝陵更是講究,但泰陵偏偏在這方面出了問題。

明泰陵:雖未選在吉壤,卻有著“弘治中興”盛世的帝陵

因是在朱祐樘死後建陵,選址比較倉促,直到挖玄宮時方才發現,金井中有泉水湧出。

金井是帝陵裡最為重要且神秘的組成部分。因為建陵第一步就是要確定金井的位置,即停放棺槨的地方,風水上又叫“點穴”。它是地宮的核心,也具備著地質勘探的功能。

明泰陵:雖未選在吉壤,卻有著“弘治中興”盛世的帝陵

在古代的風水觀念中,金井出水,被視為不祥。談遷在《國榷》中也說:“泰陵臨溪水,直流若干裡,制又卑隘,識者知其地之不吉矣。”這也成為明帝陵文化中的一個缺陷所在。

明泰陵:雖未選在吉壤,卻有著“弘治中興”盛世的帝陵

明泰陵墓主人——朱祐樘

朱祐樘(1470年-1505),生於成化六年,二十三年(1487年)即位,改第二年為弘治元年,死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享年36歲。

朱祐樘被稱為明朝千古一帝,是不可多得的明君。他即位後,首先裁抑宦官及佞幸之臣;淘汰傳奉官2000餘人;罷遣禪師、真人等240餘人;佛子、國師等780人。

明泰陵:雖未選在吉壤,卻有著“弘治中興”盛世的帝陵

大明在朱祐樘的治理下,出現了“治世”,其寬厚仁和的政治品行,使這一朝君子眾多,君臣關係融洽,為此帶來了“弘治中興”的美譽。

朱祐樘一生只取了一個媳婦,這緣於他悲慘的童年。童年的經歷讓他知道了宮斗的厲害,他是歷史上罕見由太監和宮女撫養長大的皇帝。朱祐樘繼位後,他發誓要讓他的子民安定,並提倡一夫一妻制。

明泰陵:雖未選在吉壤,卻有著“弘治中興”盛世的帝陵

明史中有一段記載:“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可以看出,在清朝時期對朱祐樘的評價,是非常的高。可能正是由於他小時候吃的苦,才讓他帶領大明朝再一次走向復興。

明泰陵,雖歷經幾百年的風雨,但其獨特的帝陵文化及大明不可多得的明君傳奇一生,仍讓許多徒步愛好者來此探訪。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TAG: 泰陵帝陵弘治金井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