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傷害與被傷害 |全景讀書會·2020資本圈年度新書TOP 10《博弈》

2020年已經過去,也許你不會懷念它。但在這跌宕起伏的一年,幸而有書籍相伴,讓我們能夠在庸碌浮躁之間,透過一本本圖書認清當下,走向未來。用閱讀丈量世界,用好書遇見更好的自己。

春節前夕,由上市公司高管、財經專家學者、投資大咖、業內頂尖分析師以及個人投資者等在內的20000+資本圈人士共同選出的“

全景讀書會·2020資本圈年度新書TOP 10

”榜單重磅出爐。

在牛年春節,全景讀書會將這甄選的數本年度好書傾力奉上,大年初八,由

TOP 8《博弈:所有問題都是一場賽局》

陪您度過。讓我們藉助書籍的翅膀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間隔,來一場非凡的精神旅行。

槍響之後無贏家

前一陣子,朋友圈被

董卿

的金句刷屏了,“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緣起是

《主持人大賽》

中的一道題,

熊與手持獵槍的獵人在山頂的平衡木的兩端分庭抗禮,如果獵人開槍,他在打死熊的同時自己也將墜入深淵。

這張圖可以讓我們聯想到人與自然的關係,正如董卿所言:

傷害與被傷害,有時候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傷害他人,有時候也意味著毀滅自己。即使你佔盡優勢,也不可能是為所欲為的。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追求一種平衡,對抗有時候也是一種平衡。如果我們失去了平衡,那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有人說,可以從一個人連續的三五句話中知道他的價值觀。這個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董卿講的話所反映出來的其思考問題的邏輯也是讓人讚歎的。當我們在思考問題、做決定的時候,是不是往往會陷入“

怎麼做對自己才最有利

”的思維模式中,但是,最終可能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甚至吃了更大的虧,然後再去感嘆“下次我一定考慮好了再做決定”。以此迴圈往復,無論何時,都不會取得你想要的結果的。我們不妨想一下董卿這句話背後的思維邏輯是什麼吧。

位思考的價值

在考慮問題時,不僅站在自己一方,還要換位思考,感同身受地將對方的立場也考慮進去,

“如果我做出這個決定之後,對方會怎麼做?”“如果我是對方,我會怎麼做?”

無論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與自己內心的關係,甚至企業與企業的關係、國家與國家的關係,都處於這樣一種動態平衡中,我們追求這種平衡,於是選擇與人“博弈”。

經濟學家

薛兆豐

在《奇葩說》中曾經多次提到博弈論,他曾說:

“每當我們思考問題,考慮問題的時候,總要把別人是怎麼考慮問題的這一點考慮在內,這是博弈論的思考角度。

”他本人的著作裡也將博弈論作為一個重點知識為大家介紹過。

著名陶藝家才會採取的品牌戰略

以前有一期電視臺記者前往某著名陶藝家的製作現場進行採訪的節目。

陶藝家小心翼翼地從窯裡取出燒製好的作品,仔細檢查,有一點兒不如意的地方,就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敲碎。

見到這一場景,採訪記者發自內心地嘆惜:“真是可惜了。與其敲碎了還不如送給我。” 但是,如果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陶藝家的行動無疑是合乎道理的。

為什麼呢?

陶藝家與高價購買他的作品的客戶之間就如同進行著重複博弈。陶藝家將不如意的作品敲碎,保證了作品的高品質。

建立在這種信任的基礎上,客戶寧可花高價購買陶藝作品。陶藝家就得到了“他燒製出來的全是高檔藝術品”的美譽從而創造出自己的品牌,“×× 的作品”就具有了古董般的價值。

正因為有這種信任關係,客戶才能夠放心購買。

(引用自《博弈:所有問題都是一場賽局》)

那麼,什麼是博弈論呢?

所謂博弈論,是指分析兩個或兩個以上局中人的決策、行動的理論。這裡所說的“局中人(或稱當事人、參與人)”,不只是指人,還指企業、國家等各種各樣的“決策主體”,博弈論的應用非常廣泛。

這是一種連耶魯大學等知名國內外高校的課堂上都在用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改變支配博弈的規則來改變局面

解決環境汙染問題或漁業的亂捕濫等問題

時,博弈論的角度更能讓人感同身受。

一般來說,人們都是站在“打的魚越多,賺的錢也就越多” 這個角度上。

所以,漁民一門心思打更多的魚。但是,如果在 同一個漁場過度捕撈,第二年,這個漁場就會出現魚量銳減甚至瀕危的惡果。最終,所有的漁民都會蒙受損失。

除此之外, 還會引發水產行業的諸多問題,還會把話題焦點轉向漁場荒廢上來。

這一問題的博弈結構如何?怎樣做才能解決?請認真地思考一下。

如果只是發出呼籲:“為了守住漁場,大家有所節制地打魚吧。”漁民會響應嗎?通常情況下,可能毫無效果。

1尾魚價值100日元,如果打1000尾就是10萬日元。漁民去漁場一看,眼前有10萬日元在“游來游去”,他們可能會只打5萬日元的魚就停手嗎?

這種呼籲完全解決不了亂捕濫撈問題。

其實,可以用設定捕撈量上限、設定禁漁期等限制捕魚的方法。這就是改變規則,就能改變博弈結構的構想。

認真思考博弈結構,做出相應的判斷,改變規則才是最好的解決對策。透過罰款及制裁等措施,“多打魚”這一行為就不一定與利益直接掛鉤了。

像這樣透過改變支配博弈的規則來改變局面的方法比比皆是。面對複雜的情況也要認真思考。

(引用自《博弈:所有問題都是一場賽局》)

博弈論透過

《美麗心靈》

電影或者說電影的主角——納什才變得廣為人知,但其實是經濟學中必讀、必學的一個知識點。1994年,納什因為博弈論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位有著精神分裂症的數學天才為經濟學領域留下了一個長遠的議題。這是納什留給經濟學的財富,他用自己的方法證明了亞當·斯密的理論不完整,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或許你會認為,納什是個數學天才,這種高深的理論沒有必要去了解,那麼我們來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有“

肯德基

老爺爺”的地方總會有“金拱門”的存在,這兩家超級連鎖店總是“扎堆兒”出現;而商場裡,有“

耐克

”的地方附近會有“阿迪”……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你認為這是偶然嗎?

實際上,

連鎖店的選址也有博弈的成分

,他們在選址時,明明知道那樣做最好,但是,要想到競爭對手有可能會有相應的措施。選址時,總是要將競爭對手的想法也考慮進來,雖然不能達到絕對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在考慮到對方的想法時,自己的做法就是這種情況下的利益

最大化。那麼,

“扎堆兒”選址就成為“納什均衡”

而現在,博弈論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大到國家政策、國際關係,小到你和你女(男)朋友的關係,它是一種看待事物的技巧,學會這種技巧,你會看到以前沒有見過的

新世界

。而本書

《博弈:所有問題都是一場賽局》

就用通俗易懂地語言和生動有趣的案例講述了這個人人都要懂一點的博弈論,它不是一門高深、冰冷的學問,而是隨時隨地都能用到的思維方式。

- 新書推薦-

書名:《博弈:所有問題都是一場賽局》

作者:川西諭

博弈論:傷害與被傷害 |全景讀書會·2020資本圈年度新書TOP 10《博弈》

TAG: 博弈論博弈陶藝家賽局納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