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職能

(5)王劍:銀行的職能

王劍講銀行業:基本邏輯與分析方法

(1)王劍:什麼是貨幣?

(2)王劍:貨幣的起源與演進

(3)王劍:銀行的起源

(4)王劍:貨幣資料實測

(5)王劍:銀行的職能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劍

前文介紹了銀行的基本運作原理,本篇文章將對銀行業的宏觀經濟職能進行介紹,即銀行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除為自身實現盈利目的之外,還能夠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正常運作提供一些功能或職能。主要分為偏微觀和偏宏觀兩個層面視角。

一、微觀層面:銀行的本質功能

銀行微觀上的本質功能主要包括:流動性風險承擔、信用風險承擔、資訊生產。

1.流動性風險承擔

銀行的資產主要是貸款,缺乏流動性。而存款是流動性很強的負債,存款人可隨時來取現,只要來提取的存款比例低於法定準備金率10%,那麼銀行便能平穩執行。銀行用高流動性的負債匹配了低流動性的資產,稱為資產與負債的流動性錯配。此時,存款人獲取的收益率較低,但享受了高流動性,而銀行持有貸款時,犧牲了流動性,但收益率較高。銀行在存貸款之間享有的利差收入,其本質是銀行承擔了流動性風險,這部分收入又稱為流動性風險補償。

2.信用風險承擔

銀行的信用風險起因於借款人無法按約定償付本息,因而使銀行遭受損失。存款和貸款的信用風險等級不同,存在信用利差,用來彌補銀行所承擔的信用風險。為此,銀行需要有效控制風險,以防信用風險失控。具體方法為:當評估借款人的債務違約損失率結果為1%時,銀行會在所有貸款利率之上額外多收1個百分點的利息。一旦貸款現了1%的損失之後,這部分利息正好大致彌補了1%的違約損失。

3.資訊生產

上述風險定價方式會遭遇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逆向選擇是指,其他風險等級更高的借款人會有動機把自己偽裝成損失率1%的借款人,將導致銀行多收取的1%利息不足以彌補信用風險。道德風險是指,這些原本平均違約損失率是1%的借款人成功獲取了貸款後疏於管理,導致其最終的損失也不止1%。

銀行並不能準確掌握借款人群體真實的、最終的違約損失率,為克服資訊不對稱問題,具體方法為: 首先從一些風險水平較低的人群中遴選客戶,對備選的客戶進行充分調查研究,嚴格篩選;貸款發放了之後,銀行還要緊密跟蹤,及時介入干預,即“貸後管理”。這些工作被統稱為資訊生產,因此,銀行是透過承擔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以及資訊生產工作,來獲取他應得的收入。

二、宏觀層面:銀行的宏觀經濟職能

銀行業對宏觀經濟執行的主要職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貨幣創造

現代商業銀行透過資產業務派生銀行貨幣,構成了廣義貨幣的主體,為社會經濟活動提供了貨幣。

2.資源配置

銀行篩選合適的借款人,其本質上起到了將稀缺資源進行最佳化配置的職能。畢竟一國銀行業的信貸總量是有限的,需要進行最佳化配置。

3.風險緩釋

當風險可控時,銀行透過自身的盈利、資本等方式吸收了一定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使社會經濟執行保持平穩。

4.貨幣政策傳導

在現代二級銀行制度下,央行的很多貨幣政策操作都需要透過銀行體系來傳導,透過銀行的貸款投放等行為變化來實現其貨幣政策目標。

三、小結:理解銀行職能

根據銀行的微觀功能,才能判斷各種創新有沒有偏離或替代銀行的本質功能,例如P2P業務: P2P是利用一個資訊平臺,撮合資金供給方和資金需求方,並且理應是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清晰的債務債權關係,和銀行的資金池有本質區別。P2P公司不承擔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因此正常的P2P公司收入會明顯低於銀行,也並沒有足夠實力去承擔這些風險,不可能取代銀行。

理解銀行的功能和職能為科學監管提供了依據,宏觀職能跟其微觀功能是緊密相關的。換言之,銀行經營的健康穩定,並不僅僅是行業自己的事,而是事關整個經濟穩定,具有很強的外部性。所以,政府從管理一國經濟執行的角度,有必要保證銀行穩健經營,這便是銀行監管的根本初衷。

上一篇 下一篇

(5)王劍:銀行的職能

王劍講銀行業:基本邏輯與分析方法

(1)王劍:什麼是貨幣?

(2)王劍:貨幣的起源與演進

(3)王劍:銀行的起源

(4)王劍:貨幣資料實測

(5)王劍:銀行的職能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CFA持牌人,曾供職於浙商證券、光大證券研究所,擔任金融行業分析師,2018年加盟國信證券,任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TAG: 銀行王劍信用風險流動性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