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3月27日,

金融

專業人士朱雲來在“2021中國

實體經濟

論壇——產業鏈

供應鏈

現代化與

製造業

高質量發展”上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他對中國經濟和中國製造業的獨到見解值得深思。

以下是演講全文:

作 者:朱雲來

金融專業人士

來 源:

2021中國實體經濟論壇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我最近做了一個有關過去30年全世界經濟主要情況的分析。

我想首先給大家展示這張圖,藍色的曲線是我們過去30年的經濟產值增長,黃色和紫色分別代表貨幣發行總量和

債務

總量。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可以發現一個特點,就是在2008年之後,這個世界經濟與貨幣,藍色和黃色兩條曲線發生很大的分歧。或者反過來看,

2008年之前二者發展比較均衡。經濟在增長,貨幣總量也在同步增長,但2008年後二者增速差異越來越大。

當然,2008年開始是由於經濟危機的突發因素,政府大力度參與、穩定經濟可以理解。但隨著時間不斷延長,貨幣好像一直保持高增長。而經濟增長卻並沒有如預期地提速。

實際上,我覺得前面講到很多問題,如製造業的下降,其實可能也有這個金融環境影響。因為不斷擴大的貨幣供應(亦即信貸擴張),往往會被用來增加投資新產能,擠壓原有產業,出現過度投資等問題。

為什麼要救助?因為企業或市場出現問題,但救得越多,有形之手干預越多,想救的卻越不容易獨立成長。範秘書長剛才也從更宏觀角度講到的,對此我深有體會,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且全世界都有這樣的問題。

它的背景是什麼?

銀行

信貸不斷擴大。因為政府在推動寬鬆,希望促進發展。銀行擴貸,企業就更易實現更多新的

投資機會

但這有個經濟學的道理,比如此前幾年你投的某個專案,當時資金的成本7%-8%,現在降三個點,從個體角度來講,新的同類投資更有競爭力,新投資也許馬上會變成產值,政府也樂見其成。

雖然實際上行業總體過剩,但老產能的資本成本更高,競爭不過。新產能可能還會因為有相對更新的技術,更好的生產效率而產生一個時間後發的優勢。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最近大家一直討論政府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下面圖上展示了我國總能耗和總排放。對能耗的統計,根據化學分子式大概一噸標準煤的消耗大約是2倍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加了兩個氧。中國現在正在積極樹立清潔環境的意識,參與到全球大氣治理體系中。

這是個全球問題,對我們實業又提出一個巨大挑戰。剛才前面有嘉賓也講了,讓它少吃,但又要它跑得快是有困難的。

降低消耗同時提高產業增長可能會不容易。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回顧過去2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還是非常巨大,我們經濟佔全球比重從20年前的4%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18%,其中製造業是做了突出貢獻的。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從下圖中製造業產值佔全球比提高速度更快的事實就是證明。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相應地,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也顯著提高。下面這張圖是

世界銀行

公佈的。2000年的時候,日本在全球供應鏈中還很重要,而當時的中國規模影響還很小。

但到了2017年,中國已成為全球供應鏈的中心節點之一,格局已有所演變。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除了世界的供應鏈中心隨著世界經濟貿易發展而發生轉移外,我國的

外貿

也有了系統的演變。在2008年之前已經是比較系統地在增長,參與到

全球貿易

的主鏈中了;但2008年之後實際上還是有些變化,外貿在我國經濟經濟中的佔比有所下降。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當前外貿的大形勢還是穩定的,但未來面臨的國際形勢變化挑戰可能很大。這種挑戰也可能對產業結構有所衝擊。從全球來看,製造業在70年代的時候還佔全世界經濟的26%,現在只有17%。

製造業逐漸下降伴隨著經濟發展的程度和

服務業

佔比的逐漸提高,製造業相對降低也不是沒有道理。

但我認為製造畢竟還是一個最核心的基礎能力。至少要有足夠的

食品

加工能力,這個是最基本的立國之本,

不是說我們不可以利用世界的供應鏈,但關鍵的時候還是要看自己是否有能力獨立完成製造。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剛剛那張是整體的趨勢,這張是世界五個最大製造國的製造業佔經濟比重情況,近三十年來總體比例變化的大方向都是在下降。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而從更長期來看,剛才已談到的減排挑戰,政府已制訂了明確的達峰中和目標,即使按中間基準情形測算,對製造業的生產成本可能都會有進一步壓力,需要及早調整適應新要求。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最後再看一下中長期人口的挑戰,人口減速也有三種不同情形的估計,按基準來說,我們人口達峰可能與碳排放達峰是同步的,是疊加影響。因為人口逐步達峰轉為負增長也對未來發展影響很大。

首先勞動力的供給增長將變得更有限,其次達峰伴隨人口結構

老齡化

加速,將影響總需求規模及結構,這些對我們現有的實體經濟都可能產生巨大壓力,包括

房地產

、以及

地產

鏈條相關的製造業等都會隨著人口變化而受影響,畢竟人口是住房的基礎。

進而,由於住房在當前經濟結構中的地位,會傳導人口挑戰,進一步從各個方向影響到相關製造業。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最後簡單總結幾點,一個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長足進步,佔據了重要的經濟地位。

但當前也面臨新的國際形勢、減排要求及人口結構等環境變化,製造業要繼續提升還面臨很多挑戰。

我還想再強調一下,我們的產業體系還是要有一個系統科學的技術評估,到底我們的製造體系是怎樣的?我們的技術依賴關係?什麼是核心技術?它們的相互之間的依賴關係?我們核心的技術攻關領域應包括哪些?我們其他有可能選擇的路線等等關鍵問題。

個人感覺這方面不夠系統,也沒有一個長效的機制。這麼多複雜的問題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需要執行過程中不斷反饋,按新情況不斷調整,需要建立系統的機制研究討論。

朱雲來: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真實現狀

其實從更宏觀來看,

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向等問題,都需要建立一個比較體系化、長效化的討論機制,能不斷髮現問題,發出警報,並組織相關各方參與討論,共同探討可能的幾個解決方案供最終綜合決策,這是很重要的。

另外產業提升也需要關注遵循市場規律。不能為了救急就不管基本的經濟規律、成本、收入測算。要對未來市場的

可持續

化發展方向做紮實有效的調研,並進行一個深入系統的分析論證。一切從市場需求出發。

過去覺得投資就是需求,但過去中國投資,重點是參與世界市場,那是因為咱們參與世界共贏,給別人生產的,大部分不一定是自己要用的。但是現在經濟體量已相當大了,必須變成真正的以自己為主的經濟迴圈了。

投資本身不是需求,最終市場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投資是為了滿足這個需求而需要的一個必要成本。

帶著這樣的概念去分析市場,就不難發現經濟怎樣發展才能持續持久。

即使極端假設,各方面環境惡化、市場更艱難,也需要辯證法看待問題。想救所有的企業,因為艱難大家日子都不好過;這時就需算一筆賬。現在我們比20年前、30年前、40年前的自我調整能力還是大大加強的。

假如說受影響1億人口,也就是1億人口需要調整崗位的話,1億人口平均基本消費2萬/年,這與100萬億的經濟體量比,可能還是可以承擔的。如果把思維放得更開一點,我們到底需要多少增長才合理,可能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問題。

老百姓

的真實需求,從衣食住行到住房

養老

,到底需要怎樣的規模和增長節奏,怎麼來科學地計算設定經濟總體目標,平衡人們生活的全面發展才是核心問題。

總而言之,

能夠讓老百姓的生活無憂,還能不斷有所提升,這應該是經濟發展的最好衡量和最終目標!

TAG: 經濟製造業2008人口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