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五年,消費金融還是好賽道嗎?

過去五年,在

“天時、地利、人和”多因素推動下,消費

金融行業

迎來

黃金

發展階段。高速發展後沉澱下來的一些龍頭企業,這兩年相繼登陸或打算登入資本市場。面對這些投資標的,投資者首先關心的是:未來三五年,消費

金融

行業還是好賽道嗎?

未來三五年,消費金融還是好賽道嗎?

天時:宏觀視角下的居民

槓桿

天時,是指時機。就一個產業而言,主要指其發展階段,是處於初期、快速增長期,還是成熟期。消費

貸款

,本質上是居民部門加槓桿的過程,可以用居民槓桿率所處的位置來大致判斷其發展階段。

2020

年末,我國居民部門槓桿率為

62。2%

,自

2011

年以來累計上升

34。3

個百分點,已處於相對較高的位置。雖然與美國相比,似乎還有

10-15

個點的空間,但在這方面,美國並非我們的學習物件,事實上,

美國經濟

正受過度消費、儲蓄率不足的困擾,繼續壓降居民部門槓桿率恰是他們努力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看,

我國居民槓槓率已處於階段性高點,未來增長空間已非常有限。

未來三五年,消費金融還是好賽道嗎?

所以,

從天時來看,消費貸款行業的快速增長期已過,接下來的增長空間,更多地來自存量置換。

一方面是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下降釋放一些空間,另一方面則是

GDP

持續增長從分母側釋放一些空間。無論哪一個,都是緩慢、漸進的過程,屬於熬人階段。

在這個階段,競爭更加激烈,優勝劣汰,對草根創業者而言,機會大門已經關上,即便是龍頭,也要經歷一段相對痛苦的以價換量階段,透過向平臺方、借款人、資金方等讓利來保持市場份額,

ROE

等盈利指標會出現明顯惡化。

就從業機構而言,分化階段是長期主義者夯實基礎、前瞻佈局的機會,但需要降低預期,慢慢耕耘;投機主義者基本可以離場了,要賺快錢已難上加難。

地利:監管環境的變化

作為強監管行業,消費金融的發展深受監管政策影響,監管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十三五期間,在宏觀層面促消費和企業部門

去槓桿

的整體邏輯下,消費金融行業的監管環境相對寬鬆,新機構、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層出不窮,但當下監管態度已發生明顯轉變,

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規範發展消費信貸”,可視作未來三五年消費

金融監管

的總基調。

所謂規範發展,就是全面納入監管,行業發展的模式、結構、規模等更加體現監管的意圖。十三五規劃中,曾提出要

“規範發展

網際網路金融

”,過去五年

網際網路

金融的持續強監管大家也看到了,某種意義上,十四五期間的消費信貸,也是這個待遇。具體來說,

獲客引流方面,廣告推廣、助貸、聯合貸款等業務模式將全面規範,在准入上更加嚴格,從源頭截住非持牌機構,在模式層面強調“實質重於形式”,透過業務穿透來界定各方權屬,消除潛在的套利空間。

產品結構方面,壓降高息

現金貸

產品,持續擴大場景消費貸佔比,鼓勵金融機構在家政、托幼、

教育

、文化、旅遊、

體育

等方面創新消費貸產品。

利率

定價方面,全面引導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這方便不需要抱有幻想。

貸後催收方面,強調催收的合法合規,更注重透過徵信體系建設來提高催收效果。

消費者保護方面,注重

資訊保安

、資料授權,著重解決共債問題。

規範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行業健康

可持續發展

、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客觀結果就是行業增速慢下來,從業機構優勝劣汰,粗放發展讓位於精細耕耘。

人和:

銀行

的崛起

所謂人和,指市場的參與者。當前,消費金融市場結構正經歷著根本性變革,核心變化在於銀行的崛起。

五年前,多數銀行對消費貸款重視不足,主要靠住房按揭貸款撐起個貸規模。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銀行的缺席,讓消費金融公司、網際網路

小貸公司

得以快速崛起。

這兩年,

零售

轉型已成為

銀行業

的潮流,結合當前市場環境,銀行重拾主導地位指日可待。

一是,銀行發力消費貸款的意願更加堅定。在整體融資體系從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型的背景下,對公貸款缺乏系統性的機會,增量主要看零售貸款。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住房按揭貸款的地位下降,增長只能靠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貸款。某種意義上,銀行業已無退路,必須要大力拓展消費貸款。

二是,銀行佔據資金成本優勢和資金規模優勢,綜合競爭力遠強於非銀行機構。在消費貸款利率整體下行的環境下,誰有更低的資金成本,誰就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是,聯合貸款新規對各方出資比例提出要求,將規模增長的

驅動力

從流量扭轉至資本金,賦予了資本金補充能力佔優的銀行更大的競爭優勢。

四是,相比其他非銀放貸機構,銀行具有底層賬戶優勢和綜合金融服務優勢,使用者粘性更強,促活成本更低。

以上種種,構成了銀行業的強大競爭力,只要意願足,肯定能崛起。鑑於消費金融日益接近存量市場,銀行的崛起,意味著消費金融公司、網際網路小貸公司的市場地位將趨於下降。

當市場主導權向傳統銀行迴歸,此前市場賦予消費金融賽道的網際網路、

金融科技

、創新等特質,將被銀行的穩健、傳統、低增長等特質取代。從市場估值的角度看,賽道特質的改變也會反過來影響估值邏輯,拉低消費金融機構的整體估值水平。

差賽道也有好企業

作為投資者,切忌再被消費貸款高增長的歷史所迷惑,未來三五年,消費金融賽道變差已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賽道變差並不意味著賽道中的上市公司

(包括擬上市公司)

就不值得期待,正如我在《

投資炒股,賽道論誤人不淺!

》一文中所探討的,

“再好的賽道也有差企業,再差的賽道也可能有好企業。站在投資視角,行業賽道僅有參考價值,終究還是企業的

商業模式

說了算。”

只不過,當行業賽道變差時,投資者必須放棄撒胡椒麵投資法,只能著眼於企業自身的成長性和競爭力,透過精選個股來獲得超額收益,難度提升了。

本文由公眾號“薛洪言微語”原創,作者為

蘇寧

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薛洪言

機構看好二季度築底,該點位如何佈局?關注入場時機,點選開戶 > >

TAG: 賽道消費貸款金融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