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產創紀錄、光伏異質結行業將提速 成本3年內降至0.8元W?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周辰)訊

,近期HJT 電池GW 級量產產線落地,電池研發進度靠前的企業進展順利,亦有新裝置廠商取得突破。受此訊息刺激,A股HJT電池股走勢強勁,金辰股份連續收穫2漲停,中利集團、邁為股份、

拓日新能

、帝科股份等概念股也有不錯表現。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HJT 電池提效降本路徑明確,產業化快速推進,裝置龍頭企業有望享受產業化初期較高的訂單彈性。

未來5年行業複合增速超80% 異質結行業何時爆發?

HJT電池也叫做異質結電池,其全稱為晶體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HJT電池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研發,其後日本的Kaneka,美國的Solarcity等相關企業相繼進行跟進。

我國自2011年起也開始了關於HJT電池技術的研發,受制於關鍵技術、工藝流程及製造成本等方面的因素髮展相對比較緩慢。在2015年松下專利到期之後,中國企業大幅佈局HJT電池市場,在資本的追捧及國產化技術不斷提高的過程中,HJT產能逐漸成爆發趨勢,目前已經有20多家企業成功入局。異質結專案不斷落地,產業化、規模化的進度超過預期,HJT電池的大規模量產條件似乎已經成熟。

作為光伏行業的“明日之星”,異質結技術的理論轉換效率達27。5%,具備衰減率低、溫度係數優、雙面率高、弱光響應好等多重優勢,元件全生命週期發電增益顯著。

事實上,早在2011年之前,愛康就開始關注異質結電池技術及靶材供應商。2017年,愛康開始正式佈局高效異質結電池及高效元件,近期又與多個地區達成合作協議,最佳化投資佈局,建設多條異質結電池生產線。

愛康長興異質結電池專案負責人易治凱認為,隨著異質結裝置成本、非矽成本快速下降,電池成本在未來3年可降至0。8元/W,產品效率大幅提升。隨著異質結電池的降本和技術革新,未來異質結元件對整個系統發電增益和全生命週期降本有著重大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HJT與PERC電池在單W成本端差距約2毛/W左右,基於異質結電池在全生命週期發電量上的優勢,差距如縮小至1毛/W即可產生價效比。

浙商證券

預計,隨著N型矽片減薄、銀漿耗量降低、裝置降本、靶材降本等方式,將使得異質結全產業鏈共同降本,預計最快2021年底至2022年上半年達到價效比水平,行業將迎擴產潮。

方正證券

認為,光伏產業的核心訴求是降本增效,不斷的技術變革是降本增效的基礎。近年來,在電池環節,光伏產業先後經歷了鋁背場(BSF)、Perc等電池技術,當前時點,光伏電池技術更迭仍在繼續。

HJT技術滲透提速下,國產HJT電池裝置或最先迎來放量

降本是實現HJT規模量產的重要因素,而電池裝置國產化是降本的最重要環節,此前HJT電池單GW產線的投資額在8-10億元,2021年上半年預計5億元/GW,而根據最新的紀要來看,下半年成本預計可以到3。5億元/GW,HJT裝置需求或將迎來放量。

HJT電池生產工藝流程分為四步:清洗制絨、非晶矽薄膜沉積、TCO薄膜沉積,最後是電極的金屬化,其中非晶矽薄膜沉積和TCO薄膜沉積是核心部分。

具體來說,非晶矽薄膜沉積的主流裝置是PECVD,其是決定HJT電池效能的關鍵也因此是整個工藝流程裡面價值量最高的,大概佔比為50%。而TCO薄膜沉積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導電,減少反射,同時保護非晶矽薄膜,所以也是比較關鍵的步驟,目前主流工藝方法是PVD。但由於其技術壁壘相對於PECVD較低,所以PVD裝置的價值量只佔25%。

若電池廠商的擴產計劃順利,那麼帶來的規模效應將進一步降低電池的生產成本,而成本的降低或傳遞到其下游元件廠商,其或跟進擴產,產業鏈形成良性迴圈。預計2021-2022年HJT裝置市場總空間在300億左右。

東吳證券周爾雙、朱貝貝認為,HJT降本路線清晰(矽片薄片化和銀漿使用量大幅降低),到2022年HJT在生產成本上有望和PERC打平。預計2021年行業將有10-20GW擴產,2020-2022年HJT裝置的市場需求約310億。

隨著新一輪擴產規劃落地,相關裝置需求放量在即,國內裝置龍頭企業有望充分享受市場紅利。

邁為股份作為裝置龍頭企業,技術實力強勁,已具備95%HJT整線能力,業績將有望持續增長;

隆基股份

、通威股份在HJT和TOPCon賽技術儲備和產業化步伐積極;

捷佳偉創

PERC+/TOPCon/HJT佈局全面,今年量產效率將進一步提高;

先導智慧已發力TOPCon方向,光伏業務向電池片裝置延伸;

金辰股份異質結、TOPCON裝置進展順利。

量產創紀錄、光伏異質結行業將提速 成本3年內降至0.8元W?

TAG: HJT電池異質裝置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