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急性期,治療藥物有哪些?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診療大小問題,看看指南怎麼說

《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全程管理專家共識(2021)》:

治療目的為緩解急性期疼痛,促進皮損癒合以及預防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PHN)

1.抗病毒藥物

1.抗病毒藥物

1.1

推薦首先應用人群

50歲以上發生於任何部位的患者;

頭部和/或頸部出現帶狀皰疹的患者;

任何部位的帶狀皰疹患者伴有以下症狀:中重度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出血性或壞死性皮損、涉及1個以上的神經節段分佈、異位水皰、衛星狀皮損或累及黏膜;

免疫功能低下者;

合併其他面板相關疾病

(如特應性皮炎)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

推薦首先應用人群

抗病毒藥物應用指徵尚未明確,但50歲以下發生於軀幹或四肢的帶狀皰疹患者,也應進行抗病毒治療;

建議無禁忌證的帶狀皰疹患者均應儘早

(48-72h之內)

接受足療程抗病毒治療。

1.2

核苷類: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

核苷類似物:溴夫定;

非核苷類:膦甲酸鈉。

應用指徵

應用指徵

一般為7d,若仍有新水皰出現,排除誤診或藥物耐藥後,可延長至14d。

應用指徵

發病初期以治療傷害感受性疼痛為主,隨後逐步加強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治療力度。

1.3

藥物種類

適用於控制傷害感受性疼痛,對於神經病理性疼痛的鎮痛效果並不明顯;

發病初期若無相關禁忌證

(消化道潰瘍、肝腎功能異常等)

可儘早使用,皮損消退後需及時停藥。

藥物種類

藥物種類

適用於控制神經病理性疼痛;

鈣離子通道阻滯劑

(加巴噴丁、普瑞巴林)

,需逐步加量;

鈉離子通道阻滯劑

(利多卡因)

,可透過靜脈注射、鞘內注射或者透皮吸收等多種途徑給藥,透皮貼劑最方便,使用時需避開水皰、糜爛及毛髮部位。

1.4

治療療程

適用於控制神經病理性疼痛;

包括多塞平、阿米替林等,與離子通道阻滯劑聯用可發揮協同作用;

有鎮痛作用,使用時不需要考慮是否伴有焦慮抑鬱狀態。

治療療程

治療療程

2.鎮痛藥物

2.鎮痛藥物

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為代表藥物。

2.1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

不推薦早期使用,尤其是強阿片類藥物;

出現非阿片類鎮痛藥物無法控制的中重度疼痛時可酌情考慮使用,需注意成癮性。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

目前是否使用存在爭議;

臨床中帶狀皰疹急性期使用可縮短急性期疼痛持續時間,並減少PHN發生,可能與抗炎作用有關。

非甾體類抗炎藥

對緩解神經痛有一定作用,主要借鑑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

維生素B族

(如維生素

B

1

、維生素

B

12

、維生素C、谷維素、輔酶A等。

非甾體類抗炎藥

各大疾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優選治療藥物和方案是什麼?

診斷某種疾病,

先關注什麼臨床症狀和體徵?

開啟決策助手App臨床指南模組,對話各大指南

(NSAID)

2.2

離子通道阻滯劑

離子通道阻滯劑

2.3

帶狀皰疹急性期,治療藥物有哪些?

三環類抗抑鬱藥物

三環類抗抑鬱藥物

2.4

5羥色胺

5羥色胺

TAG: 藥物帶狀皰疹疼痛治療阻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