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古裝劇的服飾盤點

文章來源:印客美學

ID:in20160101

作者:小印

編輯:zkey

最近有多部古裝劇正在熱播,小印追的不亦樂乎。

但在追劇的過程中,小印發現:我們常常因為影視劇中錯誤的服化道而對歷史產生誤解。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古裝劇給我們帶來的服飾誤區。

01

氅衣不是清宮爆款服飾?

清宮劇裡女性人手n件的標配製服“開衩旗袍”,大家一定都見過吧?

如今的劇越來越講究服化道,但對於這一服飾,其實一直都穿錯了。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我們在清宮劇裡看到的“兩側開衩旗袍”,是清晚期才出現的旗裝——“氅衣”。

在清朝之前,氅衣是屬於男性的服裝。

在清人入關後,滿人的服飾日益寬大,滿人女子在非正式場合穿的外衫因輪廓寬鬆、袖口寬大,也被混稱為氅衣。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氅衣在道光年間才變成滿人女子的一種便袍的專稱,到光緒年間才徹底火起來

,慈禧就是氅衣的最佳代言人。 清宮劇裡那些穿著氅衣的女子,其實都是在穿自己的

重孫、玄孫輩

才有的衣服。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既然氅衣出現的時間很晚,那麼在此之前,旗人女子穿的都是什麼呢?

答案是:

襯衣

。 襯衣和氅衣最大的區別在於:氅衣兩側開衩,而襯衣是包裹式的,不開衩。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氅衣 | 襯衣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玫貴妃春貴人行樂圖》(區域性)

氅衣往往會開裾處裝飾如意雲頭,而襯衣是沒有的。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由於襯衣不開衩,所以不用擔心出現露腿的情況,可以單穿,也可以在外邊加各種衣服。

而氅衣不能單穿,也不能配裙子,要搭配襯衣穿。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氅衣不能配裙子穿

清宮劇還常常在領子問題上出現錯誤。

由於是旗裝,氅衣、襯衣都是圓領設計,沒有傳統漢裝的立領。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錯誤的立領設計

直到清末期,立領才開始出現在旗裝上,如今的立領旗裝大多是民國時期的。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民國時期,身著氅衣的婉容

氅衣還有一個特別的設計叫“挽袖”。

我們看到的五分袖的氅衣其實是被摺疊而成的,袖內有繡花裝飾,挽起袖子就能露出來。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圖源:青梅狐狸 到後期,“挽袖”就變成了一種固定的裝飾,袖口內加精美的可替換袖頭,方便拆換。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此外還有一點:

氅衣非常寬大,完全不修身

所以清宮劇中那些貼合身形的服飾也是不標準的。

02

身份高低決定兩把頭的複雜程度?

說完了氅衣,再來說說清宮劇裡的“兩把頭”。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同氅衣一樣,兩把頭也並非旗人的傳統髮型。

旗人傳統髮型是辮髮,男女一樣,女人們還會將頭髮盤在腦袋上。

到咸豐年間,兩把頭才在旗人畫像中大量出現。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孝莊畫像

這種髮型走的是

兩側裝飾+不對稱

的路線,所用花簪多是輕巧的小物件。

左右兩邊會配戴大小不同的“扒花”“戳枝花”等,還會戴“耳挖簪”、點翠“頭面”等。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慈安畫像

但多數清宮劇中的兩把頭設計思路是

居中突出+基本對稱

但直到晚清乃至民國時期,正中一朵大花的造型才可能出現。

頭上飾物滿滿當當的造型也是不會出現的。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錯誤示範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把頭的高度越來越高,梳制方式也越來越繁瑣。

由於人的真發發量不夠,旗人也開始用青緞製作兩把頭。

但直到清末,兩把頭也沒有發展到某些影視劇中那麼龐大的規模。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晚年慈禧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晚清的旗人女子

關於兩把頭,還曾經盛傳過“

根據頭髮高度和所配飾物可以區分後宮女子等級

”的說法。

這也是沒有歷史依據的。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兩把頭的大小取決於它發展的階段,基本上是隨著年代後移而逐漸變大,而不是等級越高頭髮越高。

比如在這張照片中,慈禧侍女的頭髮比慈禧還高,如果髮型高度真與等級有關,侍女有一萬個頭也不夠砍啊!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在同一時期,兩把頭的大小是差不多的。

在裝飾方面,也是有錢就多插點飾品,沒錢就少放點,且早期兩把頭的側邊不會綴有流蘇(清末才有)。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兩把頭沒有等級規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

它屬於低等級的便服髮型

,不像禮服髮型那樣有嚴格的等級要求。 因此,

它只能用於搭配便服

,在著高品階服飾的時候不能搭配兩把頭。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錯誤示範

03

斗篷、披風,傻傻分不清楚?

在電視劇中,斗篷和披風總有千奇百怪的形式,也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披風是從明代開始流行的,它有袖子,看起來跟正常的衣服沒什麼區別,一年四季都可以穿。

它起初是男性的服飾,後來女性也開始穿,直領披風是最常見的款式。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直領披風

此外,女子還有一種立領披風。

它源自於明代女性的立領衫子,基本形式是立領、對襟、兩側開衩,胸前繫帶。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斗篷是清代的產物,在清代以前沒有出土文物、匹配文獻以及相關影象。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斗篷最典型的樣式是:立領,無帽,無袖,一般後有開衩,長及腳踝。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西郊尋梅圖》清 禹之鼎

斗篷沒有袖子,也沒有專供伸手的開口。

《金枝欲孽》中這種在衣服上開口的斗篷就是錯誤示範。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許多服飾是四季可穿的,但斗篷不一樣,它是專門用來禦寒的服飾。

但它沒有帽子,因此需要配合雪帽一起穿。

《紅樓夢》裡的斗篷就很典型。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甄嬛復寵時穿的那件連帽不開衩的斗篷就是錯誤示範。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斗篷大戶”梅長蘇的斗篷也存在“沒有開衩”這一問題。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穿法上,梅長蘇的斗篷也與常見穿法不同。

他採用的是雙肩包式的穿法:將斗篷的帶子從腋下穿過,在背後固定。這樣才能讓斗篷穩穩搭在肩上。

這種穿法在武將的穿搭中比較常見,一般是將斗篷和盔甲固定在一起。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04

古代男子對“頭巾”愛得深沉?

我們在古裝劇中總能看到束髮的男性角色,並因此覺得古人會紮好“丸子頭”啥也不戴就直接出門了。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但事實上,古代的成年男子極少將髮髻赤裸的展示出來,越是有身份的人,就越不會這麼做。

從兵馬俑的形象可見,自秦時起,稍有身份的男子就已經開始包頭髮了。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自漢代以後,成年男子就幾乎不會裸髻了。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唐代流行戴幞頭。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魏晉時期放浪形骸的代表人物“竹林七賢”,連衣服都不好好穿了,頭髮卻還裹得一絲不苟。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而且,古代男子還會像包禮物一樣,在髮髻外面戴不止一層東西。

以明代為例,哪怕是日常的裝束,都要先戴束髮冠,再戴上巾。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明 郭詡 朱子像

明代還流行一種整理髮髻用的網巾,也是戴在冠帽裡面的。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到了清代,男性都開始剃髮,除了道士之外就沒人束髮了,但這一時期的道士們一般也不會以裸髻示人。

可見,古代男子對“頭巾”愛得有多深沉。

05

古人不穿能裝銀子的長袍大袖?

小時候看古裝劇,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古人穿長袍大袖,袖子裡放的東西卻不會掉下來?

這一問題其實涉及兩點錯誤:

長袍大袖和袖裡裝銀子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古人的袖子的確是很長的,這一點在陶俑和古畫上都有體現,毋庸置疑。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但在寬度上,雖然比現代要寬,但遠不及電視劇中那麼誇張。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寬袍大袖雖然仙氣飄飄,但確實非常不方便,即使是不事生產的古代貴族一般也不會穿袖子這麼大的衣服。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再來說袖裡裝銀子的現象。

早期古裝劇中經常出現從袖子裡掏銀子或銀票買東西的情節,這在古代其實是很少見的。

因為一般古人出門只會帶銅錢,不會帶銀票和銀子這種大額貨幣。

這就和我們現在不會隨手掏支票買水果是一個道理。

盤了這麼多年《甄嬛傳》,發現她們都穿錯了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兒啦~

你還知道有哪些古裝誤區,快來評論區告訴小印吧!

TAG: 氅衣斗篷把頭開衩立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