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那為什麼使者還是高危職業?

一般大家在看歷史類的影視劇的時候,常常聽到的一句臺詞就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意思就是兩軍打仗,不論怎麼樣都不會把來使殺掉,但是大家肯定匪夷所思,兩軍都打仗都成那樣了,怎麼還不斬來使呢?這種事情其實歷史上真的不少,但是也並非絕對,一般三種情況下,使者這個身份都保不住你,反而敵人可能直接用你的項上人頭祭旗。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那為什麼使者還是高危職業?

中國古代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春秋時期還有君子戰爭的說法,但是孫子兵法有一句說得好:“兵者,詭道也”。戰爭可謂是什麼都有可能發生,那麼到底什麼情況下使者會被殺呢?

蠻不講理

像古代征伐野蠻人的時候,向野蠻人派出的使者,野蠻人可能聽都不會聽,就將你的使者咔嚓掉。就像明朝時期,巴蜀地區叛亂,蜀王想要派人招安,結果這都掌蠻根本就沒把蜀王放在眼裡,以為這巴蜀之地易守難攻,你要打就打,結果就把使臣給殺了。對這些野蠻人,正常的招安方法肯定不行。

表明決心

第二種情況,其實兩軍到了要交戰的地步,是很少有可以周旋的餘地的,一旦接受與對方交流的話很有可能讓自己處於被動的狀態,因為兵不厭詐,你怎麼知道對方是不是真心求和呢?萬一有詐,那還不如在一開始就下定決心,所以這斬殺來使也可能是為了斬斷自己的後路,跟對方死磕了!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那為什麼使者還是高危職業?

這樣也就相當於做好的決戰準備,不在給自己留有後路。

削弱敵方士氣,漲自己威風

一般在己方很佔優勢的情況下,對方派來的時臣,一般都是有來無回。為什麼?因為要彰顯自己的實力,削弱你計程車氣,戰爭還沒開打,先給你一個下馬威。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這麼個道理,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在戰爭還沒開始,你在心理上已經處於一個了劣勢的狀態。就像三國時期,曹操斬掉東吳來使一般,我曹操既然要打,你不投降就別怪我不客氣!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那為什麼使者還是高危職業?

使者這個職業,風險還是太高太高了,就如同羊入虎口,把自己的性命交給了敵人手上,全看對面的臉色,可能人心情好,你能包住自己小命。對方如果心情不好,那可能就完了。使者就完全像是一個棋子或者說是試金石,是試探對方底線或者態度的一個職業,但是這對於卑微的使者來說,代價是否太高了一些,動不動就被斬,正真意義上打君子戰爭的人還是太少了啊。(喜歡的點一波關注吧)

TAG: 使者對方野蠻兩軍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