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多數人逃不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01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我有個朋友,一年多未見,見面的時候,發現他長胖了不少。

他見到我,也感慨於歲月這把殺豬刀只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跡。

當得知我一直有健身的習慣,他也辦張健身卡。

第二天,就跟我說,趁著中午上班的功夫,

去周邊健身房考察了一圈。

過了段時間,我以為他已經辦卡開始鍛鍊了,就問起他這件事情。

“我本想中午去的,結果發現中午太困了,需要午休。下班了又得回家,沒有時間,所以就算了吧。”

為何多數人逃不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我在我這個朋友身上看到了好多人的影子。

有個朋友,辦了健身卡,也時不時朋友圈健身打卡,

可我在她朋友圈見得最多的還是和朋友的聚餐,

今天燒烤,明天火鍋,後天酒吧。

這是間歇性減肥,持續性胡吃海喝。

為何多數人逃不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還有的人,每當交房租、還信用卡

或者去商場購物,

就會發出收入太少,錢不夠花的感慨,

同時萌生出想要做點兼職的打算。

A君是我以前的同學,我倆關係還算不錯。

工作後,常和我訴苦,抱怨掙的低,想找份兼職乾乾。

我給他推薦了幾種,但他說得自己沒時間。

一開始我以為他真的是家務事多,因而沒有時間,

可後來才知道,他晚上得“吃雞”、“王者榮耀”,

之後還要看抖音,玩快手,睡前再看會網路小說。

這麼“充實的晚上”,當然沒有時間了。

這是間歇性想掙錢,持續性自我頹廢。

為何多數人逃不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現在有很多暢銷的勵志書,

也有很多的勵志演講,

看完後,感覺熱血沸騰,

全身佈滿了能量。

尤其是一些市面上的“賦能”培訓班。

培訓導師在課程中透過各種方式,

讓學員在現場雞血滿滿,

恨不得下課後立馬去制定目標,全身心投入到目標的實踐中。

然而這種雞血並不能持續很久,

在熱血與激情過後,依然迴歸到本初。

原先該怎樣,依舊怎樣。

也就是所謂的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為何多數人逃不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02無法逃脫的魔咒

看看周遭的人,似乎很多都沒有逃出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這是為何?

人的本性即是不斷追求即時的滿足感。

相對於閱讀,打遊戲更能獲得即時的快感和反饋,

從遊戲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

相對於長時間見不到效果的健身,

一頓饕餮大餐,能夠立馬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相對於學習,一部經典大片更容易引起視覺上的享受和滿足。

追求即時性的反饋,從中獲得滿足感,這是人的本性。

為何多數人逃不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不論是勵志書、勵志演講還是雞湯滿滿的培訓課,

終究不是持續性。

我有個朋友比較好學,經常參加各種培訓班。

在培訓課上,他總能能量滿滿,發出豪言壯語。

可這種激勵只能持續很短的一段時間,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激情也逐漸褪去,

不再那麼有動力,漸漸也恢復到原狀態。

一本勵志書,當時看完可能充滿拼搏的動力;

一次勵志演講,聽完可能立馬想去學習;

但這種動力能持續多久,全憑個人,並不能有一個長期持續性的動力源。

為何多數人逃不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大多數人之所以不能找到一個長期的動力,

是因為沒有清晰的目標。

“我回去就立志學習。”

“我回去就去談客戶。”

“我打算看完100本書。”

這些雖說是目標,

但目標太模糊,不夠具體。

時間一長就容易懈怠。

為何多數人逃不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03逃出魔咒的方法

對於“間歇性躊躇滿志”,並不是沒有避免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找高收益、長半衰期的事。

採銅在《精進》中提出一件事應不應該花時間和精力去做,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個是這件事帶來的收益大小,這個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上,也可以指的身體、物質上。

比如打遊戲的收益高,因為能獲得即時的遊戲快感。

學習也是個高收益的事情。

第二個是這個收益隨時間的衰減速度,稱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長的事,影響時間更持久。

有些事情獲得收益的時間很短,比如打一場籃球比賽、看一場電影,結束後的那種愉悅感很快就容易消失。

而閱讀、健身,所得到的的愉悅卻能持續很長時間。

因此要找高收益、長半衰期的事情,而儘量避免做低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情。

閱讀、學習等都是屬於這類事情。

為何多數人逃不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第二指定明確的目標

很多人常立志,卻不能立長志,

是因為目標不夠清晰、具體。

執行起來難度太大,或者無法適從。

按照smart目標制定法,

一個好的目標要是具體、可衡量的、可以實現、有目標相關性以及有截止日期。

如“我要減肥”,就不是一個符合SMART的目標。

按照上述原則,則應該是:

到下個月底,我要減重10斤,每天要鍛鍊1小時以上。

當把目標分解,細化到能夠每天執行的時候,

就比較容易一點點的進行下去。

為何多數人逃不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魔咒?

TAG: 目標間歇性持續性半衰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