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極高!這類免疫治療相關的心臟併發症需警惕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近年來在腫瘤治療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適應證也由最初的黑色素瘤擴充套件到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等、腎細胞癌等,並取得良好療效。ICIs為腫瘤患者帶來生存獲益的同時,其免疫毒性也成為臨床中不可迴避的問題,其中免疫相關心臟毒性是一種發病率低但死亡率較高的型別。隨著ICIs廣泛用於多種腫瘤的治療,免疫相關心臟毒性的病例也逐漸增多。

ICIs分為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抑制劑、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及配體PD-L1抑制劑兩類,CTLA-4抑制劑包括伊匹木單抗和曲美木單抗,目前批准上市的PD-1抑制劑有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西米普利單抗等,PD-L1抑制劑有度伐利尤單抗、阿替利珠單抗和阿維魯單抗。

ICIs相關心肌炎的確切機制仍不清楚,有研究發現這類患者心肌和腫瘤組織中有共同的高頻T淋巴細胞受體序列,推測應用ICIs後被啟用的T淋巴細胞不僅可以靶向識別腫瘤,也可能識別骨骼肌和心肌共有抗原,從而誘發自身免疫性淋巴細胞性心肌炎。

ICIs相關心肌炎的臨床表現

ICIs心肌炎的症狀和嚴重程度具有多樣性,可表現為無症狀、輕微症狀、明顯症狀或暴發性心肌炎。最常見的症狀是呼吸困難,也可表現為胸痛、心悸和下肢浮腫等,而有的病例僅表現為乏力、全身不適合噁心等非特異性症狀。嚴重者表現為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和/或電生理不穩定的暴發性心肌炎,出現心源性休克和死亡,而輕者可僅心臟標誌物升高而無症狀。

心電圖

:40%~89% ICIs相關心肌炎患者的心電圖異常,無特徵性表現,可為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速、束支或房室傳導阻滯、房性心動過速、心房纖顫、PR間期延長和ST-T改變等,嚴重者發生完全性傳導阻滯、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纖顫。其中,ST-T改變最為多見,發生率約為39%。

超聲心動圖

:ICIs相關心肌炎可表現為射血分數下降、心腔大小和室壁運動異常。40%~79%患者出現左室收縮功能異常,平均左室射血分數為45%,低於無心肌炎患者的55%,近半數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顯著下降。但 ICIs相關的暴發性心肌炎不一定伴隨射血分數的下降。

心臟增強核磁

:釓對比劑強化心血管核磁能夠顯示心肌炎引起的心肌水腫、淋巴細胞浸潤、壞死和瘢痕形成等組織特徵,並且可瞭解左心室功能。心肌壞死和纖維化表現為釓延遲強化,但其在ICIs相關心肌炎中的發生率也只有28%~33%。

ICIs相關心肌炎患者中,心臟損傷標誌物升高往往早於臨床症狀的發生,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主要包括肌鈣蛋白、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其中肌鈣蛋白的特異性最高,陽性率約90%,常合併其他生物標誌物水平的升高。

何時要懷疑心肌炎及所需進一步檢查?

接受ICIs治療後患者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情況時,需警惕心肌炎的可能:

①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的新發症狀,如胸痛、呼吸困難、心悸、下肢浮腫和不明原因的心源性休克等;

②與基線相比,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明顯異常,如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脫氫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利鈉肽升高等;

③心電圖出現新發各種型別的傳導阻滯、ST-T改變、QRS波群增寬或心動過速等;

④超聲心動圖新出現節段運動異常、左室壁增厚或心室擴張或左室射血分數下降等;

⑤胸部影像(X線或CT)新出現的心影增大;

⑥免疫性肌炎或重症肌無力。

當懷疑發生 ICIs相關心肌炎時,需暫緩ICIs治療,直至排除心肌炎診斷。

死亡率極高!這類免疫治療相關的心臟併發症需警惕

圖1。 疑似ICIs相關心肌炎的檢查和診斷流程

ICIs相關心肌炎的診斷

由於ICIs相關心肌炎的症狀、體徵、心電圖、實驗室檢驗、影像檢查均缺乏特異性,臨床診斷較為困難,可分為明確的心肌炎、可能性較大的心肌炎、有可能的心肌炎以及亞臨床心肌損傷,相應的診斷標準如下。

死亡率極高!這類免疫治療相關的心臟併發症需警惕

心肌炎的早期診斷重在主動監測,包括用藥前基線評估和用藥後監測。基線評估包括收集基礎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完善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利鈉肽、D-二聚體、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等檢查。用藥3個月內密切隨訪患者症狀體徵變化,首劑治療後7天內複查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若與基線相似,隨後ICIs每次用藥前查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心電圖等。3個月後每次用藥前監測症狀體徵、心電圖,有可疑指徵時查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超聲心動圖等。

心臟毒性分級及處理措施

G1:亞臨床心肌損傷,僅有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升高,無心血管症狀,無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改變。若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輕度異常且保持穩定,可繼續ICIs治療;若進行性升高,應暫緩ICIs治療,必要時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

對於G1級患者,指南推薦進行主動監測、心血管會診,並完善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利鈉肽(BNP或NT-proBNP)、D-二聚體、炎性標誌物、病毒滴度、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有條件者進行心臟磁共振檢查(Ⅰ級)。

若無症狀性心肌炎診斷成立,立即給予甲基潑尼松龍治療,初始劑量1~4 mg/(kg▪d),持續3~5天,後逐漸減量,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恢復基線水平後繼續激素治療2~4周。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恢復基線水平後可繼續ICIs治療,但需要加強監測(Ⅱ級)。

G2

:輕微心血管症狀,伴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和/或心電圖異常。停用ICIs治療,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

CSCO指南建議立即停用ICIs,臥床休息,進行心血管科會診、心電監護,完善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利鈉肽、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有條件者行心臟磁共振檢查,必要時行心內膜心肌活檢。立即給予甲基潑尼松龍,初始劑量1~4 mg/(kg▪d),持續3~5天,後逐漸減量,恢復基線水平後繼續激素治療2~4周(Ⅰ級)。

若糖皮質激素治療不敏感,酌情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劑。恢復基線水平後慎重重啟ICIs治療(Ⅱ級)。

G3-G4

:患者出現明顯的心血管症狀或危及生命,需要住院緊急處理,應立即給予衝擊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

CSCO指南建議永久停用ICIs,臥床休息,並進行心血管科、危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會診。完善心臟損傷生物標誌物、利鈉肽、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臟磁共振檢查,必要時行心內膜心肌活檢。治療方面,立即給予甲基潑尼松龍衝擊治療,500~1000 mg/d,持續3~5天,後逐漸減量,待心功能恢復基線水平後,持續激素治療4周左右。心律失常患者必要時安裝起搏器,危重症患者及時給予迴圈、呼吸支援(Ⅰ級)。

若激素治療24小時無改善,加予其他免疫抑制劑±血漿置換等措施,或生命支援(Ⅱ級)。

死亡率極高!這類免疫治療相關的心臟併發症需警惕

圖2。 ICIs相關心肌炎的管理流程

作者:田新芳

參考資料

1。《2021 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毒性管理指南》

2。朱燕, 龔豔君, 吳世凱。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心臟毒性反應的研究進展。 臨床腫瘤學雜誌。 2021;26(4): 373-379。

3。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心肌炎監測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中國腫瘤臨床。 2020;47(20):1027-1038。

TAG: ICIs心肌炎標誌物心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