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石磨,五斤黃豆,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的我,每當做豆腐,都會去幫忙。院子裡有一臺紅石圓磨,就在家門口,我先提幾桶井水,將它裡裡外外洗乾淨。然後,就給父親或母親打下手,幫助推磨。石磨不到二尺的直徑,七八寸高,本就不是很重,加上灌了溜滑的豆子進去,推起來還是很輕鬆的。有時候,為了表現能耐,我將石磨推的飛快,往往會被父母親喝住:“等下磨盤飛出來,砸斷你的狗腿!”

一塊石磨,五斤黃豆,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豆漿磨好了,先加點井水釋稀,用包袱過掉豆渣,將純豆漿倒入大鍋之中,加水加鍋蓋,以中火燒開。事先還得準備一物,鄉下稱之為“豆腐娘婆”。既為“娘婆”,說明後來的豆腐全由它所“生”,自是特別的重要。做“豆腐娘婆”的主要原料是石膏,按豆子的比例秤好,用菜刀在碗裡把敲得粉碎,舀一些磨出來的豆漿將之泡了待用。待鍋裡豆漿燒開後,有泡沫漫上鍋蓋內頂,須得換上微火,這時就得加入“豆腐娘婆”了。

一塊石磨,五斤黃豆,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豆腐娘婆

這是一道技術活,千萬不能將之倒在一塊,需得高高揚起,遍灑而開,儘量在鍋裡灑均了才行。不然會直接影響到豆腐的質量和產量——“娘婆”灑少了豆腐出鍋少,灑多了太老就變成了青黃色的豆腐“蜂窩”,只有剛剛夠好,做出來的豆腐才會既多又白嫩。灑了“娘婆”後,豆漿逐漸成形,呈現出一塊一塊的樣子。拿一根洗淨的竹筷,往鍋裡甩插。如果筷子歪豎,說明“娘婆”分量不夠,需得再灑一些。只有筷子豎立如旗杆,不偏不移,那出鍋的才是上好豆腐腦。

一塊石磨,五斤黃豆,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豆花

豆腐腦出鍋也有講究。先將包袱在洗淨的簸箕裡攤放平整,用水瓢從鍋中往裡舀,好了之後將包袱邊角上折回包,壓上乾淨的木板,再座上重物。這道程式叫壓水,就是壓掉豆腐腦中的多餘水分,促其成形。壓上幾個小時,豆腐腦變成固體的豆腐,就可以用來做菜吃了。

一塊石磨,五斤黃豆,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壓水

那時,家裡每次做豆腐,父母親都會舀出一兩大瓢熱氣騰騰的豆腐腦,然後分成幾小碗,加上白糖或紅糖,用匙子拌勻了,一家子慢慢地喝。現在想來,世上最為嫩爽的食物,當是豆腐腦了。現在有人寫文章描述美女的面板白嫩,就愛用豆腐來形容,言其吹彈可破,燈芯都可抽出血來。每每讀此,我都會在心中一聲默唸:“然也!”

一塊石磨,五斤黃豆,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紅糖豆腐

可惜現在的鄉下,不但自家很少做豆腐,就連來賣豆腐的人也絕了蹤跡。昔年,院子裡每天早上都會有人挑一擔豆腐來賣,忽悠悠晃盪著擔子,脆生生尖著喉嚨喊一聲:“賣豆腐喲——”呼啦啦,一院子的人都拿著碗圍了上來。接著便聽大人呼喊小孩:“鬼崽崽哎——去扯兩根蔥回來。煮豆腐呷!”不一會兒,整個院子都會瀰漫一種豆腐蔥花的清香。

一塊石磨,五斤黃豆,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麻婆豆腐

豆腐,我最喜紅燒和麻婆。在廣東之時,不時還會外出吃上一頓,我的意念中,那真的比肉還好吃呢。現在,我搜尋整個記憶,都未曾發現我的鄉村有過它們的身影,吃得最多的只是水煮豆腐,常吃的口中能淡出鳥來。所以,青年時代以前的我,最怕吃的也就是豆腐。《隨園食單》上記載的豆腐菜,有蔣侍郎豆腐、楊中丞豆腐、張愷豆腐、慶元豆腐、芙蓉豆腐、王太守八寶豆腐、程立萬豆腐、凍豆腐、蝦油豆腐,共計九種,既能上單,定皆名品。如果,昔年將我常吃的水煮豆腐換成它們,結果又將若何呢?由是可見,人對某一事物的愛與不愛,也不過僅是一種方式的轉換而已,並沒有我們通常想的那麼複雜。

一塊石磨,五斤黃豆,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水煮豆腐

據說,豆腐是僧侶的經典選單之物,能夠弄出許多的花樣,什麼素牛筋、素豬蹄、素雞脯等等,皆能以豆腐為原料做出來,且樣子逼真、口味無二,還很有韌勁。早些年鄉下襬酒席,有人用過一種叫“神仙豆腐”的食材,薄薄一片,一邊切成梳齒狀,吃起來滑溜爽口有嚼頭,味道比尋常豆腐更佳。聽鄉親們說,這“神仙豆腐”就出自某廟堂,然其製作程式並不為外人知。

一塊石磨,五斤黃豆,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素豆腐

“菜有葷素,猶衣有表裡也。富貴之人,嗜素甚於嗜葷。”如今每次回家,看到家家戶戶桌上都擺著大魚大肉,我就毫無來由地想起袁枚說過的這句話。

一塊石磨,五斤黃豆,重溫小時候的味道、

素炸豆腐

以上內容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即刪除。

TAG: 豆腐娘婆豆腐腦豆漿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