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護理學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二)

外科護理學  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二)

第二節 水和鈉代謝紊亂

水、鈉關係十分密切,缺水和缺鈉常伴存。體液代謝失衡有以失水為主或以缺鈉為主或二者等比例喪失。故臨床常因原發疾病的病因不同,水鈉代謝紊亂的型別、代償機制、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和護理措施也不同。

外科護理學  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二)

一、等滲性缺水

等滲性缺水是指水和鈉成比例喪失,血清鈉和細胞外液滲透壓維持在正常範圍,因可造成細胞外液量迅速減少,又稱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種缺水外科病人最易發生。

常見病因有①消化液的急性喪失,如大量嘔吐,腸外瘻等;②體液喪失,如急性腹膜炎,腸梗阻,大面積燒傷早期等。喪失的體液成分與細胞外液基本相同。

病人出現噁心,嘔吐,畏食,口唇乾燥,眼窩凹陷,面板彈性降低及少尿等症狀,但不口渴。當短時間內體液喪失達體重的50%,可出現心率加快,脈搏細速,血壓不穩或降低,肢端溼冷等血容量不足表現。當體液繼續喪失達體重6%到7%,休克表現明顯,常伴代謝性酸中毒。如果喪失的體液是大量胃液,因有氫離子大量喪失,可伴發代謝性鹼中毒。

護理措施

外科護理學  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二)

外科護理學  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二)

二、低滲性缺水

低滲性缺水又稱慢性或繼發性缺水,水和鈉同時丟失,但失鈉多於失水,血清鈉低於135mmol/L,細胞外液呈低滲狀態。

常見病因有①消化液持續性丟失致納鹽丟失過多,如反覆嘔吐,長期胃腸減壓或慢性腸梗阻等;②大創面的慢性滲液;③治療性原因,如使用排鈉利尿劑時未補給適量的鈉鹽,治療等滲性缺水時過多補充水分而忽略鈉的補充。

細胞外液減少所致血容量下降是本型的主要特點,病人一般無口渴,根據缺鈉程度將低滲性缺水分為3度:

1 輕度缺鈉 血清鈉低於135毫摩爾每升,病人感到疲乏,頭暈,手足麻木,尿量增多,尿中鈉離子減少。

2 中度缺鈉 血清鈉低於130毫摩爾每升,病人除上述臨床表現外,還伴有噁心,嘔吐,脈搏細速,視物模糊,血壓不穩定或下降,脈壓變小,淺靜脈癟陷,站立性暈倒,尿量減少,尿中幾乎不含鈉離子和氯離子。

3 重度缺鈉 血清鈉低於120毫摩爾每升,常發生休克。病人神志不清,木僵,昏迷或四肢痙攣性抽搐,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處理原則

外科護理學  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二)

三、高滲性缺水

高滲性缺水又稱原發性缺水,水和鈉同時缺失,但缺水多於缺鈉,故血清鈉高於正常範圍,細胞外液呈高滲狀態。

常見病因有①水分攝入不足,如吞嚥困難、禁食、危重病人給水不足、經鼻胃管或空腸造口管給予高濃度腸內營養液;②水分喪失過多,如大面積燒傷暴露療法大面積開放性損傷,創面蒸發大量水分,高熱病人大量出汗,糖尿病病人因血糖未控制致高滲性利尿等。

隨缺水程度臨床表現各異。一般將高滲性缺水分為3度。

1 輕度缺水 缺水量佔體重2%到4%。病人除口渴外,無其他臨床症狀。

2 中度缺水 缺水量佔體重4%到6%。病人極度口渴,煩躁,乏力,口舌乾燥,面板彈性差,眼窩凹陷,尿少,尿比重增高。

3 重度缺水 缺水量大於體重6%。病人除上述症狀外,還可出現腦功能障礙的表現,如躁狂,幻覺,譫妄,甚至昏迷。

處理原則

外科護理學  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二)

護理措施

外科護理學  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二)

四、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機體攝水量超過排水量,水瀦留體內致血漿滲透壓下降和迴圈血量增多,又稱稀釋性低鈉血癥。較少見。

常見病因有①腎功能不全,排尿能力下降;②各種原因引起ADH分泌過多;③機體攝水過多或靜脈補液過多。

按起病的急緩分為兩類。①急性水中毒:因腦細胞腫脹和腦組織水腫可致顱內壓增高,引起神經、精神症狀,如頭痛,躁動,譫妄,驚厥,甚至昏迷。嚴重者發生腦疝。②慢性水中毒:多被原發病的症狀所掩蓋,可出現軟弱無力,噁心嘔吐,嗜睡,體重增加,面板蒼白等症狀,一般無凹陷性水腫。

護理措施

外科護理學  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二)

外科護理學  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病人的護理(二)

TAG: 缺水滲性缺鈉外液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