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春捂”

天暖減衣、天涼加衣是最自然不過了,而中國自古以來卻流傳著“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諺語,勸人們早春剛回暖時不要急於脫掉棉衣,初秋剛降溫時也不要忙於增添衣服。你是否想過為什麼古人強調“春捂”?它的科學性何在?又該如何把握“捂”的尺度呢?

談談“春捂”

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從中國古代的陰陽哲學說起。古人從紛繁複雜的事物和現象中總結抽象出陰陽的概念。陰與陽相互對立,如天與地、日與月、水與火、寒與熱。二者又相互依存,並且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如沒有寒就沒有熱,寒極生熱,熱極生寒。一年四季的寒暑更迭就是陰陽相互對立和消長轉化的結果。冬天寒冷,陰氣最盛;夏天酷熱,陽氣最隆。春季乍暖還寒,是由嚴寒向酷暑過渡的時節,它處於陰消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階段。此時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有些地區一天之內天氣都會有急劇的變化。早晨微風和煦、中午日高人渴,到了傍晚又寒流突至,冷氣逼人。

人生活在自然界裡,受春夏秋冬迴圈變化的影響,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體內形成了一種十分有效的生理性保暖和散熱機制。冬天寒冷,其性收引,人的表皮汗腺和毛孔都呈閉鎖狀態,使陽氣(熱量)不得外越,保持身體溫暖。早春時節,天氣漸暖,毛孔也逐漸從“冬眠”中甦醒過來,面板開始活躍了,汗毛孔閉鎖程度相應降低。因而春風較大的時候,儘管不是很冷,卻能長驅直入肌體內部,使人有“春寒凍人透心涼”的感覺。再加上春天的天氣不穩定,過早地脫掉棉衣或穿得太少,很容易使人著涼感冒或誘發其他疾病,因此春天“宜捂”。

“春捂”的道理雖如此,但“捂”一直是個籠統的概念。邱處機在《攝生訊息論》中告誡:“春陽初升,萬物發萌,正、二月間乍寒乍熱……天氣寒暄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理,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以暴去。”這段話告訴我們“春捂”並不是一直穿著厚衣服,而是不能一下子從棉衣過渡到單衣,特別是年老體弱者,要多備幾件夾衣,逐漸減少衣服的厚度。民間所謂“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又對“捂”的時間做了比較具體的說明。

對於現代人的養生保健,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隨著醫療氣象學的興起,我們應該對“春捂”有更科學、更具體的理解,下面這些數字,也許會加深你對“春捂”的認識。

24—48小時 醫療氣象學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再晚便是雨後送傘了。

15℃、8℃ 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但許多地區春日氣溫並不穩定,面對“孩兒臉”似的春天,我們要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現在認為,日夜溫差大於8℃便是加衣的訊號。

7天 捂著的衣衫,隨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而減得太快,就可能“一向單衫耐得凍,乍脫棉衣凍成病”。醫學家發現,對於體弱者,氣溫回升後再捂7天左右才能適應,減得過快又可能凍出病來。當然,如果“捂”過了頭,則容易誘發中暑,過猶不及。

“春捂”捂哪裡也是有講究的。地為陰,其性寒,寒從腳上生,捂的重點便是腿和腳。古代養生家因此主張春令衣著宜“下厚上薄”。曹庭棟《老老恆言》也說:“春冰未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陽之生氣。”遺憾的是,在乍暖還寒的春天,許多人為了行動方便,很早就換上單鞋,年輕的女士則穿起了絲襪和裙裝,這對身體是十分不利的,日久會導致痛經、月經不調甚至不孕。除腳和腿外,腹部(特別是肚臍)和上背部也是寒邪容易侵襲人體的部位,春季也應當多捂一捂。

春天剛剛來臨,也許北國的春天並沒南方那麼詩意盎然,你看老舍這樣寫北方的春:“記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開的時候,也就是下午兩三點鐘吧,屋中就非點燈不可了;風是一陣比一陣大,天色由灰而黃,而深黃,而黑黃,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兩株紫丁香,花已像煮過一回,嫩葉幾乎全破了!”

“料峭春風吹酒醒、“冷露無聲溼桂花”,早春與初秋,一個催促著烈日炎炎的夏,一個召喚著寒風凜凜的冬,都透著明顯的季節變遷的痕跡,此時的養生因此變得尤為重要。諺語“春捂秋凍”被祖輩們口口相傳,讓我們一邊踐行一邊體悟,平安地走過一個又一個春秋。

TAG: 棉衣春天15冷空氣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