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盟:再唱佤山新歌 展現佤山新貌

演出照 供圖

“看前方佤山一直沐浴燦爛陽光,看前方佤山的道路越走越寬廣,看前方阿佤人更加自信自強,看前方阿佤人民的未來充滿希望。”舞臺上,音樂劇《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的主題曲被一齊唱響,用歌聲講述黨帶領佤山兒女脫貧的故事,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民族文化工作隊隊長李傑每次演出總是唱著唱著就哭了,唱著唱著又笑了。

從今年春節後,由西盟縣創作演出的音樂劇《阿佤人民再唱新歌》連續在昆明登臺,李傑在劇中扮演其中一名主角:一名佤族村支書,他說,佤族表達情感的方式就是唱歌跳舞,創作音樂劇、再次唱響佤山新歌,就是為了讓佤山人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西盟佤族自治縣是民族“直過區”,70多年前,佤山群眾從原始社會一步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為了感激黨的恩情,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傳編了大江南北。如今,脫貧攻堅行動幫助佤山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小康目標,這在佤族群眾心裡眼裡是實現了又一次的“千年跨越”。

“為了展現佤山脫貧的艱難歷程和巨大成果,我們萌生了創作新歌的想法,讓阿佤人民的幸福新歌再次唱響。”李傑說,從2018年西盟縣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西盟縣民族文化工作隊就嘗試創作反映佤山脫貧的舞臺作品,經過不斷挖掘西盟脫貧故事素材,結合佤族歌舞文化特色,最終選擇用音樂劇的藝術形式來演繹。

這是西盟民族文化工作隊第一次嘗試音樂劇創作,這對佤族演員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第一個挑戰就是唱,雖然大多演員都不識譜,但大家勇敢嘗試新劇種,劇組也請來了專業的音樂劇演員參與創作和演出。”李傑說,音樂劇對唱功要求非常高,我們的演員裡基本沒有歌手,大多是以舞蹈出身,音樂的創作都來自北京團隊,我們收到了曲譜之後,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難、下更多的苦功夫,大家先用了一個星期時間學習唱段旋律,然後才是啃劇本,琢磨人物塑造,努力把人物的脾氣性格“唱出來”。

全程兩個小時的音樂劇,全部用歌唱的方式呈現,人物間的對話甚至吵架都是用唱的方式表達,其中還加入了年輕人喜歡的說唱,整個劇中的音樂元素十分時尚,新穎的形式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整個劇只有一個故事,就是脫貧奔小康,很多演員都覺得自己不是在演,是在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李傑也是參與脫貧攻堅的一名幹部,音樂劇的很多演員也都參與了扶貧,有的本身就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傑說,劇中的主角都是我們身邊的小人物,主線是黨的扶貧幹部來到佤山,脫貧攻堅中遇到的真人真事,比如劇中懶漢尼散、醉酒的黑妹、不配合扶貧工作的村民艾丙,還有固執的老書記達巖驄等,他們都生活在佤山的各個村寨裡,透過這些小人物的變化反映了佤族的變化,烘托出一個主題:只有跟黨走,才有好日子。

雲南網記者 沈浩 劉宣彤

TAG: 佤山音樂劇脫貧阿佤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