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好歌獻給您》,還是《好歌獻給你》?

芒果TV昨天官推#聲生不息好歌獻給你主題曲MV# ,關於這首歌曲,我們還是可以聊一聊的。

《好歌獻給您》這首歌曲,收錄在羅文1979年的個人專輯裡,專輯名,就叫《好歌獻給您》。

我們所知道的,那首經常被譽為“香港精神”附身的作品《獅子山下》,同樣出自這張專輯,當時排序為黑膠和卡帶的B面第一首。

我不是很清楚,《聲生不息》這個節目使用這首歌曲後,為什麼不延續歌曲的原名,而是要把《好歌獻給您》改成了《好歌獻給你》。

廣東話的發音裡,是不分您和你的。而這首歌在流傳到內地後,也常常被換成了《好歌獻給你》這個歌名,至今在各大音樂平臺上,有關這首歌,也幾乎都是用《好歌獻給你》,而不是《好歌獻給您》。

雖然廣東話在語音層面,您通你,但作為當是國慶三十週年的獻禮作品,鄭國江老師之所以用您而不是你,肯定是有文字工作者自己的考量。用您,一方面是您本身就可以包含你,但同時又適合獻給一個更高的緯度,表達更崇高更莊重的敬意。而如果用你,雖然也挺溫暖,但似乎所表達的內容就相對平凡一些,無法達到用您的那種高度和立意。

就比如這次的《聲生不息》節目本身,同樣也是香港迴歸25週年的特別獻禮,再加上廣東歌這個主題點,還可以涉及到半個多世紀香港的市民、娛樂和商業文化,並最終歸結到時代的記憶點,所以就更適合用更高大上的“您”來表達“獻”。用《好歌獻給你》,我感覺是降維了,也讓這份情愫變得普通、日常和家常了。

另外提一點,當年唱片公司硬是把寫給陳百強的《鼓舞》改成了《喝彩》,直到今天,鄭國江老師都耿耿於懷,認為是對他專業的不尊重。

您和你,區別大嗎?不大,可能也不重要,但能嚴謹點,是可以更好的。

發行於1979年的《好歌獻給您》專輯,放到今天來看,有一個最大的Bug,即當年發行的黑膠和卡帶,Credit雖然有監製、錄音、編曲/指揮、和唱,以及Cash成員的名字,但卻沒有所有的詞曲作者資訊。而後期的CD再版,也基本延續了這種空白狀態。

《好歌獻給您》這首歌曲,後來有很多歌手都翻唱過,其中,陳奕迅在2010年《Duo》演唱會上的翻唱,甚至還引來陳奕迅和羅文歌迷的交戰。

這個交戰的核心,是誰唱的更好,其中就有很多陳奕迅的歌迷,用“做作”、“老派”來當武器,攻擊羅文演唱的版本。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倒是另一個認識廣東歌角度的歷史。畢竟,羅文是早期廣東歌的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批在白紙上畫畫,在泥濘路上走出大道的先行者。

羅文的音樂根基,其實是來自於粵劇,所以直到音樂生涯後期,依然可以看到羅文在舞臺和演繹的舉手投足,以及聲腔韻調層面,都有那種戲曲範兒。也因此,羅文的演唱風格,和同時期的林子祥,恰好是一東一西源頭的兩個極致典範。

直到後期的《Shanghai,New York》專輯,即使遠赴美國錄音,唱的還是爵士風情,但在羅文的演繹氣質裡,依然能夠讓人感受到早年童子功的那種“戲腔”,結合Big Band和Swing等等風格,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這種風格,其實和個人有關,更和時代有關,無所謂優劣,更不合適用來跨時代的比較。而從戲曲轉型為流行歌手,不僅是香港樂壇,早期的內地樂壇同樣有很多例子,比如屠洪剛、李玲玉等等。

甚至像跳舞出身的郭富城,雜技出身的沙寶亮,後來都同樣成為了職業歌手。這恰恰也是流行音樂的魅力,多重的源頭、多重的跨界、多重的融合,英雄不問出處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才形成了諸多既多元又個性的風格。

作為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歌手,羅文雖然也在當時代表了一種香港精神,像1997年《明愛暖萬心》的大型慈善籌款活動上,羅文也唱了這首加油、鼓勵和打氣的歌曲,但實際上歌曲的原作,卻是一個日本人。

這首歌曲的原作者,叫馬飼野康二。雖然因為他的作品被翻唱的數量不算多,所以不像玉置浩二、谷村新司和中島美雪等人有名,但除了《好歌獻給您》之外,他至少還有兩首作品,成為了華語樂壇殿堂級的作品。

一首叫《What’s Your Name》,另一首就是《夕焼けの歌》。《What’s Your Name》的中文版本,就是“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而《夕焼けの歌》則被改編成兩首粵語歌,一首是梅豔芳的《夕陽之歌》,另一首就是後來流傳更廣的陳慧嫻的《千千闕歌》。

《好歌獻給您》這張專輯的幕後,還是鼎鼎大名的,四位編曲分別是顧嘉輝、鮑比達、奧金寶和Joey Villanueva(通常稱Joey V),而四位和聲歌手,竟然還有和羅文同屬“EMI唱片”的雙葉大神:葉振棠和葉麗儀。

“好歌獻給您,願愛藏心裡”,嗯,是您,不是你!

到底是《好歌獻給您》,還是《好歌獻給你》?

▲《好歌獻給您》唱片封面

TAG: 好歌獻給羅文首歌曲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