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同學們都不和我玩!”

精彩資源免費送

前段時間,網上一位媽媽的“求助信”,刺痛無數網友:

“媽媽,同學們都不和我玩!”

起因是她4歲的女兒特別害怕與朋友“絕交”,一旦小朋友說“不和你玩了”就會焦急惶恐,甚至嚎啕大哭。

長此以往,小朋友都拿準了她的“軟肋”,常用這句話來“要挾”她。

為了不被“絕交”,女兒就只能“乖乖聽話”:

自己很喜歡的玩具,拱手讓人;

明明可以輪流當“公主”,每次卻只得被迫做“女巫”;

甚至被要求當眾學狗叫,女兒也照做了。。。。。

作為母親,每每聽到女兒哭訴“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時,真是既心疼又無措。

這樣的事,你家娃有沒有遇到過?

日前,有網友也在微博上發帖:

“媽媽,同學們都不和我玩!”

其實,在孩子的世界裡,很多都會遇到這樣的苦惱。

人類學家勞弗說:“人是群居動物,如果離開族群,將難以生存。”

孩子3歲開始有社交意識後,便想透過交朋友找到自己的“群”,當他們被朋友拒絕後,害怕被孤立、害怕不被接受、害怕失去朋友這類的感覺和擔憂,容易讓他們變得“討好”,更會讓他們第一時間想要向父母尋求幫助。

如果此時,父母不能及時共情孩子的內心感受,關注孩子的社交需求,給與正確的幫助和引導,無疑是給孩子心頭“再插一刀”。

三種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在社交中遭受拒絕,或被冷落孤立時,

父母的第一句回答至關重要

因為

不同的答案,會傳遞給孩子不同的社交思維,甚至讓孩子步入不同的人生軌跡。

而這些常見的錯誤回答,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殺傷力”。

01

“不玩就不玩,我們不稀罕。”

有些父母總是抱著“學生就應該以學習為主”的心態,對孩子是否可以結交到朋友不以為意。

“媽媽,同學們都不和我玩!”

但其實,朋友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孩子對友誼的渴望與需求與生俱來,早至1到2歲,兒童就已經能形成初步的“友誼”的概念了,在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就能知道誰是他們的朋友,並尋求與這些特定同伴的交往。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

同伴群體對兒童的發展,起著與父母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孩子需要朋友,就像魚需要水一樣。

“媽媽,同學們都不和我玩!”

當孩子向父母求助,父母卻不以為意,用“我們不稀罕”、“那我們也不和他玩”的態度,忽視孩子對社交、情感的需求,就會把孩子變成一座孤島。

孩子在父母那裡無法獲得有用的幫助,便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維繫所看重的友誼,一旦方式不當,更多的傷害就會接踵而至。

02

“就你這樣,誰會和你玩?”

有些父母漠視孩子的社交,可也有些父母過度“在意”孩子的交友。

他們希望孩子聰明外向,能有一群小朋友圍在身邊,是“小群體”中的“孩子王”。可一旦孩子未能如願受歡迎,他們就會對孩子的表現失望。

“媽媽,同學們都不和我玩!”

有網友曾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童年經歷:

上小學時,他放寒假後跟隨媽媽回姥姥家,看到姥姥家附近的小操場裡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孩子聚在一起玩耍,他也想加入,卻被小朋友們拒絕。他委屈地哭了,可小朋友們依然不為所動。

當他哭著問媽媽:“為什麼他們都不和我玩,還說不喜歡我。”

媽媽卻嫌棄地說:“你哭哭啼啼的,誰會和你一起玩!”

其實很多父母都是“恨鐵不成鋼”,但孩子在社交中被拒絕,已經很委屈了,這時作為“保護傘”的父母,如果將孩子被拒絕,歸咎到孩子身上,無疑讓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

“媽媽,同學們都不和我玩!”

這種打擊、貶低式的迴應,不僅會磨滅孩子的自信,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對交友心存畏懼,變得自卑內向。

03

“你把XX給他,他就和你玩了。”

很多孩子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往往會選擇開篇中那個4歲小姑娘的做法——“討好”。

甚至很多父母會主動讓孩子“捨己為人”,來換取孩子的“受歡迎”。

但這種方式換來的“歡迎”,並不是真的友誼,而是一種帶著目的性的討好。

作家蔣方舟曾說“我因為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了,而成了一個諂媚的人。”

她多次稱,自己是“討好型人格”,活得非常辛苦。

“媽媽,同學們都不和我玩!”

總是害怕和別人交流時冷場;要不斷照顧別人的情緒;從來不敢和別人提真實的意見,都是在一味地誇獎他們,每天笑臉相迎。

在這個過程中,她險些丟掉自己的個性和價值,在社交活動中也更加被動。

當孩子在社交過程中遇到阻礙,向父母發出“求助”訊號時,

千萬別忽視敷衍,更不能貶低責罵,亦或讓孩子隨意犧牲。

只有正確地引導,才能讓孩子在社互動動中游刃有餘。

用策略,給孩子的社交“賦能”

當孩子社交“受挫”時,父母簡單粗暴的幾句回覆,並不能解決孩子的“痛點”。

教孩子學會思考、總結、反思的“社交策略”,才能幫孩子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01

共情孩子的感受,明確問題所在

當孩子被拒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認真傾聽,給予安慰。

然後和孩子聊一聊關於友誼的話題,讓孩子知道怎樣的行為能夠帶來好朋友。

友誼的核心是平等

,請告訴孩子在交友時相互尊重、考慮對方的意見。

“媽媽,同學們都不和我玩!”

02

讓孩子接納“被拒”

當父母能挖掘孩子被拒背後的深層原因,並用角色互換的方式,引導孩子跳出“困境”,換位思考,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後,負面的情緒便容易釋放了。

03

為孩子提供廣泛的交友機會

讓孩子學會如何交朋友,最好的方法就是練習。父母可以多組織家庭聚會,與有孩子的朋友一起來玩,當大人們都在聊天的時候,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會聚到一起。

遠離“毒友誼”

在孩子的社交中,比起“交友被拒絕”,有一項更需要父母注意,那就是——“毒友誼”。

網上曾有個新聞:12歲女孩輸掉遊戲被逼跳河身亡。

這是發生在衢州某小學六年級學生中的一起悲劇:

玲玲和幾名同學在閒暇時,玩起一個名叫“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而“大冒險”的內容,竟然是跳河。玲玲和潔潔成了輸家,但是當時大家都沒當回事。誰知有一天,陳某再次提起前幾天的遊戲,說玲玲和潔潔輸了,應該履行賭約。在這麼多同學面前,玲玲被陳某一而再再而三刺激,情緒異常波動。

於是,玲玲和潔潔向村邊的衢江走去,途中,陳某又說了刺激性言語。兩個女孩手牽手順著埠頭臺階下水,在水裡越走越深。岸上的同學見勢不妙,開始叫她們回來。可是河底青苔滿布,兩個女孩滑倒後很快被湍急的水流給沖走了。只有潔潔因個頭較高,被聞訊趕來的好心村民救起。

“媽媽,同學們都不和我玩!”

父母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社交圈,尤其是提醒剛剛有了社交能力,開始交朋友的幼齡孩子。

如果孩子在一段友誼中,受傷多、歡喜少,常常情緒沮喪、愁眉苦臉,父母就要多多留意,及時給予孩子引導和疏解。

“童年是經歷各種自發體驗的過程,既有溫暖,也有衝突。孩子只有全然經歷過,才能發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當孩子社交溝通中受阻,向我們求助時,也正是我們引導他們建立“社交思維”的最佳時機。

你的孩子有過“社交問題”嗎?

你又是如何引導的?

歡迎留言與我們一同分享!

首都教育、女兒派、小十點

推薦一個【精品】教育號

TAG: 孩子社交父母友誼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