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前言:

拜電視劇《雍正王朝》所賜,廣大吃瓜群眾對於康熙末年“九龍奪嫡”這段故事,基本稱得上家喻戶曉。還有“磚家”煞有介事地指出:你看人家不用中原王朝嫡長子立儲原則,皇位良性競爭,賢者上位,就是有活力。

其實能說出這種話的,大機率不是蠢,而是壞。所謂的“賢”,有什麼標準?隋煬帝楊廣在奪嫡前做晉王之時,是公認的“賢王”,結果呢?而在明初永樂朝,也曾經發生過激烈程度不次於“九龍奪嫡”的皇太子寶座之爭。永樂皇帝朱棣的三個兒子: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彼此之間明爭暗鬥了二十多年,並沒有給國家帶來任何的好處。

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解縉劇照

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淇國公丘福北伐失利,隨即慘遭清算。一次失敗,外加本人殉國,何至於連累家人呢?可當你知道丘福是漢王朱高煦最大的支持者之時,這一切還奇怪嗎?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明初著名的才子、《永樂大典》的總裁官解縉被秘密處死。解大才子為何而死?不就是在立儲問題上說了一句“好聖孫”,從而得罪了漢王朱高煦嗎?

說到本文的主角富陽侯李茂芳,他的生母是永平公主,太宗皇帝嫡次女。父親追封景國恭敏公李讓,是為靖難戰爭吃過苦流過血的特大功臣。這樣一個外戚兼勳貴,世襲的侯爵,就因為在奪嫡之爭中站錯隊,事後遭到了仁宗朱高熾的打擊報復。

首封富陽侯李讓:岳父造反,老爹遭殃

李讓是直隸廬州府舒城人(今安徽省舒城縣,隸屬於六安市管轄),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的時候被封為宗人府儀賓,娶燕王朱棣次女永平郡主為妻。

朱棣的長婿袁容,是正一品高官左都督袁洪的兒子。那麼李讓的父親又是何許人也?無論是《太祖實錄》還是《太宗實錄》,都將李讓之父記為指揮李達。但是《明史》卻說其父為留守左衛指揮同知李申。

筆者查了一下,無論是李達還是李申,在《太祖實錄》中都沒有相關的記載。但不管李讓的親爹究竟叫什麼名字,他被建文帝朱允炆所殺的下場應該沒有異議。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造反,“靖難戰爭”正式爆發。據《明史》的記載,當時北平布政使張昺和北平都司都指揮使謝貴率領大軍包圍王府。而率領王府護衛將其二人誅殺的功臣之中,就有李讓。隨後在朱棣北上偷襲大寧,以及在白溝河一戰擊潰曹國公李景隆的多場決定性戰役之中,李讓都是有功之臣。而建文君臣在誘降李讓失敗後,居然將其父親殺害,整個家族抄家充軍。

其父申,官留守左衛指揮同知。惠帝欲誘致讓,曰:“讓來,吾宥爾父。”讓不從,力戰破平安兵。帝遂殺申,籍其家,姻族皆坐死或徒邊。—《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九》

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靖難戰爭

這真是岳父造反,老爹遭殃。單單從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建文君臣的傲慢和短視。其實李讓是不是願意投降,真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朱棣親信集團中製造裂痕。

朱棣的疑心病重不重?作為一個在刀尖上舔血的亂臣賊子,他的疑心病不是一般的重,連鎮守北平的嫡長子燕王世子朱高熾都難免遭到懷疑。所以朝廷正確的做法是什麼?他們誘降李讓失敗其實無所謂,繼續好吃好喝地供著李申,時不時再派人來送個信,朱棣一定會對李讓產生疑心。

這樣不費吹灰之力,離間了朱棣翁婿之間的感情,不但削弱了燕軍的實力,也等於在北平埋下了一顆暗雷。可是朱允炆就這樣把李申人殺了,家抄了,那朱棣還有什麼疑心?李讓還有什麼顧忌?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拼命就完了唄。

當然朝廷的這一手也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李申死了之後,李讓就再沒有隨同朱棣出征。而是署掌北平布政司事,輔佐世子朱高熾居守北平。

初上靖難,命讓署北平布政司事。每出師,世子留守。讓協力贊襄,禦敵有功。—《明太宗實錄卷三十三》

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建文帝劇照

經過三年的苦戰,朱棣於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攻入南京城,皇帝朱允炆自殺殉國。這位燕王殿下隨即在六月十七日登基稱帝,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明年年號為永樂元年。

要注意李讓的署掌北平布政司事,並不是一個虛職,而是實實在在的實權人物。靖難成功後朱棣坐鎮南京,世子仍然留鎮北平,當時李讓就曾經上言政務,還引起了皇帝和戶部尚書夏元吉的熱烈討論。

壬午,北平署布政司事、儀賓李讓奏:“請七月以前各處商民中鹽未關引者暫停止,先令北平中納。候糧可足三年,仍依前例。”戶部尚書夏原吉曰:“讓言雖善,但商民舊中者守候已久,難於再稽。其北平新中者,今置流通文籍付運司,令不次支給。”上從原吉言。—《明太宗實錄卷十四》

和姐夫袁容的待遇一樣,身為女婿的李讓也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封爵。永平郡主也直到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才進封公主,李讓也由儀賓進封駙馬都尉。一直等到五月,李讓才在群臣的一再力請之下被封為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駙馬都尉、富陽侯。歲祿一千石,子孫世世承襲,給誥券。

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八月二十六日,駙馬都尉、富陽侯李讓去世。《太宗實錄》給出了

“闓爽平直,好文下士,有譽於時”

的高度評價。岳父朱棣下旨追封其為景國公,諡曰恭敏,命其子李茂芳嗣封富陽侯。

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朱棣與徐皇后劇照

嗣封富陽侯李茂芳:慘遭親舅舅精準打擊

無法無天的外孫

李茂芳的生母永平公主,是朱棣和徐皇后所生的第二個女兒。從史書記載來看,朱棣對幾個女兒都不錯,李茂芳作為親外孫,行事難免放肆。

靖難之後朱棣遷居南京,但幾位公主仍然待在北京。李讓去世後,負責北京軍政的趙王朱高燧和廣平侯袁容。這兩人一個是李茂芳三舅,一個是他姨父,自然更沒人管他。但是李茂芳手伸得太長,牽涉到了鹽政。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有人向皇帝告密,稱李府家人透過

“虛買實收”

的方式買賣鹽引,中飽私囊。朱棣讓錦衣衛去審案,結果錦衣衛回覆說這是誣告。這事難免做得不太地道了,你說這事沒告密者說得那麼嚴重,恐怕朱棣還會相信。你說誣告,這有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誣陷當朝皇帝的親外孫?

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朱棣劇照

於是永樂皇帝派六科給事中孫琳等人趕赴北京查案,並且告誡他們

“毋加榜苔,務得實情”

。結果孫琳等人回來以後彙報稱錦衣衛確實是收了李府的賄賂,才會把案子斷成是誣告。朱棣龍顏大怒,勾結錦衣衛,這在皇帝眼中可不是小事。此事被髮往都察院審理,最終李茂芳受到了嚴厲斥責,李府家人

“治之如律”

上曰:“富陽侯之子,朕外孫,孰敢誣之?朕但慮錦衣衛故抑告者,初不慮其納賄。”命付都察院鞠之。於是侯之子懇謝過乞免。—《明太宗實錄卷五十四》

但是罵歸罵,朱棣還是讓外孫在永樂八年襲封了富陽侯的爵位。此後李茂芳在永樂朝的記錄寥寥,只有在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的時候奉舅舅皇太子朱高熾之命,和禮部尚書呂震一起去迎接第三次北征歸來的朱棣御駕。

永樂八年正月內本部題奉欽依富陽侯李讓的男,著他襲了侯爵。—《功臣襲爵底簿》

和舅舅的恩怨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第五次北征途中駕崩,諡曰體天弘通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八月十五日,皇太子朱高熾於北京登基,是為仁宗。

讓李茂芳沒想到的是,自己這位以“仁厚”著稱的親舅舅,報復心理居然如此之強。八月二十八日,六科給事中梁盛等人上疏彈劾眾勳貴大臣,在大行皇帝喪禮期間眾多不法之事。包括但不限於

“違令不宿公署,飲酒食肉,恬無戚容”

等等。

其中所提到的中低階官員,如禮部右侍郎郭敦、工部左侍郎李友直、太常寺少卿王勉、通政司左通政李至剛等人

“悉付法司論罪”

。唯一的正部級高官:戶部尚書郭恣以身體原因獲得宥免。但是成國公朱勇、定國公徐景昌、富陽侯李茂芳、廣寧伯劉湍、新寧伯譚忠、建平伯高福、安鄉伯張安、興安伯徐亨、後軍都督同知梁銘和都督僉事沈清都被下旨

“悉免冠,令廷臣議所犯”

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朱棣長陵

這原本也稱不上是一件大事,因為包括朱勇、劉湍等人在內的其他公侯陸續都得到了宥免,唯獨定國公徐景昌和富陽侯李茂芳這兩個人被拎出來作為反面典型。

辛未,命定國公徐景昌,富陽侯李茂芳受學於國子監。初文武百官居大行皇帝喪,皆齋戒出宿公所。景昌、茂芳等不出宿,為給事中所劾。至是召二人諭曰:景昌,皇妣之侄。茂芳,皇考外孫。皇考賓天,臣民如喪考妣。爾兩人乃安處私室,顧情與禮何如?此不學之過。遂有是命。—《明仁宗實錄卷二》

兩人之中徐景昌是徐增壽之子,即徐皇后的侄子,仁宗朱高熾的表弟,比李茂芳要高一輩。而據史書的記錄,當時仁宗對外甥罵得那叫一個狠:

奉欽依李茂芳他父死早了,無人教訓,不知禮義。吏部去了冠帶,戶部住了祿米,還做公侯稱呼,著去國子監司業處讀書十年。成人時還他爵祿,不成人為民。—《功臣襲爵底簿》

仁宗表面上說是因為李讓死早了,所以沒人管教外甥。可問題是當時永平公主可還健在,朱胖胖這是指桑罵槐地罵妹妹呢!事實上定國公只是一個幌子,仁宗真正的目標是富陽侯。本來從朱高熾的旨意來看,要讓李茂芳讀書十年,然後再作考察。但實際上僅僅一個月以後,仁宗便下旨追奪李茂芳富陽侯誥券,以及李讓本人所受儀賓、駙馬都尉,封富陽侯、追封景國公並追封三代誥券,然後一把大火全部燒燬。次日朱高熾給外甥下了一個“不成器”的終審判決,將其廢為庶人。

本月二十二日奉聖旨:李茂芳他也成不得器了,著他回家裡閒住,欽此。—《功臣襲爵底簿》

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明仁宗劇照

這裡補充一句,所謂的《功臣襲爵底簿》,是明武宗正德年間朝廷由吏部驗封司負責編訂的一本官方記錄,其中包括了自洪武朝以來各家勳貴的封爵緣由及歷代承襲狀況。其中儲存了大量的官方檔案原文,史料價值極高。對於富陽侯爵位的削除,《仁宗實錄》直截了當指出是因為永平公主母子當初參與謀逆的緣故。

癸巳,免富陽侯李茂芳為庶人。…蓋以茂芳母子在先帝時有逆謀故也。—《明仁宗實錄卷四》

上文說過永樂朝的奪嫡之爭是殘酷而激烈的,表面上的主要參與者是太子朱高熾和漢王朱高煦。但漢王在朱棣登基之後,主要根據地在南京。和長期居住在北京的永平公主之間,其實並沒有很多的交集。那麼永平公主母子所參與的那場謀逆,只能是發生在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五月的趙王朱高燧之亂。

當時深得朱棣寵信的太監黃儼,勾結靖難元勳、保定侯孟善庶長子、常山中護衛指揮孟賢,準備毒死皇帝朱棣,然後廢皇太子朱高熾而立趙王為帝。這裡再補充一句,常山中護衛是趙王三護衛之一。

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朱棣與朱高熾劇照

對於這場叛亂,朱高熾雖然咬著牙為弟弟脫了罪,但是相信無論是他還是當時的皇太孫朱瞻基都不會相信趙王是無辜的。宣德元年剿滅漢王之亂後,行在兵部尚書張本請求將趙王一併處置時,就曾尖銳地指出:

“往者孟指揮造逆謀,趙王未必不知。”

而從仁宗廢外甥富陽侯李茂芳為庶人,又將妹夫安成公主駙馬、西寧侯宋琥以罪削爵來看,恐怕當時朱高熾的幾個妹妹,暗地裡都是支援趙王的政治力量。

永平公主身後事

仁宗、宣宗相繼駕崩,但富陽侯家族始終沒能翻身,儘管此時永平公主仍然在世。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李茂芳病故,次年其子李輿被授予長陵衛世襲指揮僉事的官職。

新繼位的皇帝英宗朱祁鎮對於永平大長公主這位姑奶奶,態度和乃祖乃父沒有區別。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公主府家人到蔚州採購松木,公主向侄孫請求對這些木材

“免抽分”

,就是不要收稅,結果被英宗一口回絕。

癸卯,永平大長公主令家人詣蔚州買松木千餘至盧溝橋,奏乞免抽分。上以舊制不允。—《明英宗實錄卷六十七》

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四月初五日,永平大長公主去世,享年66歲。公主墓園在順天府玉泉山,即今北京頤和園西側。正統十年的時候還有石匠在此竊取山石,逼得公主府中使向朝廷哭訴。

公主去世後,原本富陽侯家族已經徹底沒有翻身的希望,但是還是朱祁鎮,靠“實力”創造了奇蹟。這位“大明第一戰神”在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時候御駕親征,結果把帝國的精銳都葬送在了土木堡,本人還做了瓦剌人的俘虜。一年後雖然被放回了京城,但此時的皇帝已經換成了他的弟弟朱祁鈺,朱祁鎮只能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灰溜溜的住進南宮。

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奪門之變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蟄居南宮多年的朱祁鎮利用弟弟重病臥床不起的機會,在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野心家的扶持下發動南宮政變,重新奪回了皇位。鑑於自己不堪的人設,朱祁鎮對宗室和勳貴大派利是,寄希望於得到這些人的全力支援。於是失去爵位三十多年的李家終於等來了春天,雖然爵位由侯爵降為伯爵,畢竟聊勝於無。

壬午,復以故廣平侯袁容庶子瑄襲封廣平侯,富陽侯李茂芳子輿襲封富陽伯。…容等先以罪削爵,子孫不得襲已久。至是,忠國公石亨等為之言於上,故於詔條復之。—《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八十》

七月二十一日,長陵衛指揮僉事李輿進封富陽伯。這位伯爵大人安享尊榮幾十年,稱得上是啥也不會。朱祁鎮死後,其子朱見深繼位,是為憲宗。明憲宗曾經於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四月的時候在皇宮西苑(今中南海)檢閱騎射,結果讓皇帝本人大跌眼鏡。其中能射中三箭的僅有四人,射中兩箭的二十三人,射中一箭的九十九人,剩下的一箭都射不中。甚至還有拉不開弓,乃至連弓箭都握不住的。皇帝龍顏大怒之下,讓眾勳貴、將官嚴加訓練,半年後再重新檢閱。結果在別人大為長進的同時,富陽伯李輿依然表現糟糕,被罷去官職,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

丁酉,重閱騎射於西苑。先是夏四月,上於西苑親閱公、侯、伯、都督、坐營把總將官騎射。時武臣有差遣在外,及新授職不及試者,乃再閱之。把總指揮安通等九人以射八中。及定襄伯郭嵩、安鄉伯張寧、富陽伯李輿、成安伯郭鐄以不任事,俱罷之。—《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二十》

富陽侯李茂芳:外公是太宗朱棣,舅舅是仁宗朱高熾,爵位咋就丟了

騎射圖

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八月二十二日,享受二十多年伯爵待遇的右府帶俸、富陽伯李輿去世。李輿死後,其庶長子李欽請求襲爵,但吏部指出當年英宗皇帝詔書中只是允許

“富陽侯子孫襲伯爵”

,但沒有說可以世襲,所以李欽只能襲封長陵衛指揮僉事。這番解讀真是高,就這樣富陽侯、富陽伯的爵位至此而終。

結語:

俗話說“落魄的鳳凰不如雞”,在沒有了世襲爵位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家人和皇室之間的血緣越來越稀疏,不可避免地會遭到新貴的欺壓。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間,隸屬於宮內八局之一的酒醋面局因為沒地方堆積柴薪、草束、竹木,署局事太監周魁向皇帝提出在宮外建一座外廠。正德皇帝朱厚照當即批准,沒想到周魁等人卻看中了永平公主府第。

當時距離公主去世已經六十多年,長陵衛指揮僉事李欽也已經去世。李家只能由公主的另一個孫子李梅向朝廷據理力爭,但是哪怕當年御賜的公主遺像以及鳳床仍然在府中,武宗依然下旨命工部給與價銀一千二百兩,公主府到底還是變成了酒醋面局外廠。

主孫李梅上歷陳祖讓,洪武中選任儀賓。永樂初以功授駙馬都尉,加封富陽侯,乃賜今府第。御賜大長公主遺像及鳳床、班劍等物俱在焉。本局以為廢宅而獻之,實妄也。下工部議魁等築造外廠公務,而梅所陳乃實情,未敢定議。上命工部給與價銀一千二百兩。—《明武宗實錄卷二十二》

都說仁宗皇帝寬厚仁慈,從他登基後對當年奪嫡對手的打擊來看,朱胖胖的報復心也是很重的。其實像永平公主這樣的天子之女,都在永樂朝末年轉而支援趙王,可見當時朱高熾的皇太子之位確實是搖搖欲墜,遠非史書中所描述的那般穩固。可惜公主最終站隊失敗,造成自己子孫慘遭打擊,雖有迴光返照,終是難以迴天。

TAG: 富陽朱棣李讓李茂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