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司藤,1910年精變於西南,原身白藤,俗喚鬼索”

作為鬼神妖文化的重度愛好者,多年來的執念,似乎都可以被新劇《司藤》撫平。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但點開劇版《司藤》後,七話還是噴出一口老血。

對於原著世界觀,電視劇是這樣重新解釋的。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很久很久以前,天有異象,有個奇怪的東西墜落地球,這裡已經感覺不妙了。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從那以後很多地方出現了異物危害人間,“磚家”推測這是外星飛船攜帶外星基因來到了地球,又見外星人……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這外星人為什麼來地球咱也不知道,可能,是宇宙裡某個星星自我毀滅,他們不得不選擇了《流浪地球》裡的守護文明火種任務?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然後這些外星基因看上了地球植物,和他們融為一體,成了一個種族:

苅族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妖變成了外星和地球生活的混血兒……

與妖對立的玄門道法變成了“懸門”,名字翻個科幻模板,其餘設定則都套用了神鬼妖文化,科幻與民間道法再次融為一體。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至於為什麼外星混血兒為什麼有超能力?他們為什麼會被地球人的術法鎮壓?這設定到底算是科幻還是靈異?

不要問,也不要細推,湊合著看就好了。

澄清的話說在前面,此文並非為吐槽《司藤》這部劇。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這樣的改編,七話相信非製作方所願,而且《司藤》看點不少,傲嬌女王司藤的人設與原著一樣帶感,人間富貴花景甜小姐姐的造型也非常美。

但,對原著的靈魂設定期待越高,看到靈魂設定改頭換面後,遺憾便越大。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想了很久,七話覺得是時候聊一聊

國產劇關於神鬼妖的意難平了。

神鬼妖皆是中國民間傳說的基本元素,以他們為題的文學作品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有《搜神》、《聊齋志異》,現代有各類志怪小說。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來到影視行業,神鬼妖也一度是“流量”大戶。

內地以《聊齋》系列為代表,我們的父母輩與80後的童年時代,基本上都被老版《聊齋》的驚悚畫風支配過,越害怕,越想看。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2000年前後,《聊齋》題材更是自帶超高流量,一度成為唐人古偶作品裡的扛把子,當時能出演這個系列的明星,沒點實力都難拿到一番。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在老港片裡,怪力亂神一度撐起了港片的繁榮,從傳統殭屍與鬼魂傳說,到與西方吸血鬼元素結合,林正英的殭屍片風靡亞洲。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即使後期殭屍片、鬼片在大銀幕不再叫座,小熒屏仍舊推陳出新,亞視將殭屍概念完全人性化,創造了童年經典《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系列。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TVB則更擅長靈異概念,《靈異偵緝檔案》和《古靈精探》質量都相當高,把通靈和破案結合在一起,這種創作方式不少當下很多海外劇還在使用。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然而,2010年後,神鬼妖三界,基本上只有神相對完整得保留了下來。

鬼與妖,變得支離破碎,被外星人瘋狂染指。

一方面,是國產劇相關題材新劇產生驟減,曾經有網友發起過一個關於“鬼題材影視劇C位”的投票,提名最多仍是原汁原味的86版《聊齋》。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2010年後入圍的作品,僅有一部《靈魂擺渡》。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如果把提名改成更寬泛的靈異題材的話,勉強能再加上一部《無心法師》,除此之外,滿屏無鬼,科學的光芒照耀著神州大地。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妖的處境比鬼好一些,現代作品雖然杳無蹤跡,古裝題材他們仍舊存在,但古裝妖魔元素早在十多年前已經被拍得差不多了,當下很難翻出新花樣。

而且,很多關於妖的設定,基本上都成了言情劇的模板背景,如《三生三世》與唐人的青丘狐系列,妖在這些劇裡的特殊感其實並不強,有的還是上古神仙。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另一方面,鬼與妖IP翻拍量很多,《鎮魂》、《結愛》、《陳情令》等作品,原著都有濃郁的鬼或妖氛圍,但翻拍總會讓元素破碎。

古裝題材裡,鬼元素大多都被刻意淡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鬼族變成了一個叫翼族的新物種,與鬼的區別是腦袋上長了小JIOJIO。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陳情令》放棄了奪舍概念,把兇屍改成了傀儡,又加了一個陰鐵去轉移魏無羨煉化怨氣的本質,但臺詞雖然不明說畫面卻都拍了,遺憾稍微少了點。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然而,

來到現代都市題材,鬼與妖的待遇,就相當悽慘了。

《司藤》採用的外星人代表妖,基本上便代表了當下的改編潮流。

在編劇手中,一切妖鬼,都可以外星化。

中國傳統裡的怪力亂神,似乎都能與宇宙文明接軌。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鎮魂》里人、鬼、妖變成了海星人、土星人、亞獸族人,有人文特色的陰間使者與鬼怪異志,全數成了各種星人大混戰。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有著上千年曆史厚度的中國傳統文化,是融合各種科幻設定的非主流無法媲美的,如果沒有白宇和朱一龍,這部劇會更像昇華版《巴啦啦小魔仙》。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不得不說,真的很敬佩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在沒有傳統靈異背景做支撐的情況下,他們能不受中二設定影響去感受角色之間的張力,委實不容易。

七話前面提到,古裝妖怪故事已經有太多經典,影視劇想要突破,將現代環境與妖概念結合是非常好的突破口,以此為題的人氣小說頗多。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但改編成電視劇後,基本上妖怪都外星化了。

白宇主演的《蓬萊間》中,妖怪變成了被外星無法汙染的靈物。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宋茜黃景瑜主演的《結愛》,把狐族改成了外星人。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外星人搶了妖鬼的飯碗,逐漸氾濫。

很多觀眾會選擇性體諒,為了一部分觀眾不被怪力亂神的故事帶偏而接受這種改編,或者因為故事其他設定夠出色,而收斂自己的遺憾。

但,

觀眾努力體諒破碎的妖鬼,最終帶來的結果就一定會利大於弊的嗎?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從文化傳承與輸出角度來看,明顯不會。

僅以影視作品為例,在我們的妖鬼被外星人霸佔時,別人卻在糅合我們的傳統文化,去搶佔市場,甚至搶佔文化起源。

2020年,韓國出品了一部男主是狐妖的時裝劇《九尾狐傳》,很多設定撞了宋茜的《結愛》,當時有網友質疑對方抄襲。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按理說,這應該會得到大量國內網友的支援才對。

然而,質疑聲很快就被不同的觀點衝散了,因為很多網友認為“這些梗都是韓劇爛大街的了”、“韓劇早期便有過類似設定”。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甚至,《結愛》因為將男主改成了外星人設定,上線初期還被不少網友暗指故事撞梗曾經在中國大爆過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

很尷尬的現象。

《結愛》原著2009年面世,遠遠早於《來自星星的你》及一些以九尾狐為題的熱門韓劇,故事更取材於唐代傳奇《廣異記賀蘭進明篇》,是典型傳統元素的創新與延續。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如果有一方存在抄襲與借鑑的嫌疑,絕對不可能是我們。

但,

為何會有大量網友認為我們借鑑了別人?

拋開對網友的不滿,理性去考慮這個問題,難道根源不是因為我們熒屏上的妖鬼作品斷層太嚴重,導致對傳統文化不熟悉的他們被海外劇先入為主了嗎?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陰間使者這個概念同樣如此。

韓劇將他們搬到都市背景,創作了風靡一時的《鬼怪》,這種設定其實有很多國內靈異小說早早便嘗試過,《鎮魂》的裡沈巍便有一些陰間使者的色彩。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但別人打響了現代版陰間使者符號,我們的作品連“斬魂”概念都要想辦法科幻化,作品雖然成功了,卻沒有把人物身後蘊含的傳統文化帶火。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這導致提起現代版陰間使者或鬼怪,很多網友的第一反應是李棟旭、孔佑,而不是朱一龍、沈巍或其他國產角色,能勉強抵抗一下的,也只有趙吏了。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對比一下2010年後出現的同題材作品。

熱門韓劇有《打架吧鬼神》、《oh 我的鬼神大人》、《德魯納酒店》、《鬼怪》、《我的女友是九尾狐》等劇,這些基本上都在國內走紅過。

而沒有被外星人佔領的國產鬼、妖劇,只有《靈魂擺渡》、《無心法師》兩部,兩邊對比,

誰搶佔的市場更多?一目瞭然。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如今大量影視製作方用外星人代替傳統鬼、妖,也是一個

酸楚又可笑

的現象,神鬼妖是我們古代文化流傳下來的怪力亂神,與科學相背。

然,外星人,又何嘗不是現代文化裡的怪力亂神說呢?至少,科幻作品裡那些可以隨意變形、擁有超能力的外星人,與鬼、妖性質何異?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是他們比妖更符合萬有引力,還是比鬼更適應科學定律?

當代人都知道怪力亂神是傳統文化裡不科學的東西,有一定原始分辨能力,卻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識到外星也是現代文化裡沒有足夠科學證明的東西。

拿什麼拯救國產劇裡的妖鬼文化?

有的國家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他們只能借外星、科幻來滿足自己超出科學範疇的腦補遐想,將其變成自己的熱門文化符號,再向外輸出。

而擁有豐富文化寶藏的我們,卻將自己的文化棄之不用,不僅讓別人白白搶佔了先機,還拾人牙慧,去宣揚別人已經玩爛的現代版怪力亂神。

這樣的現狀,怎能不讓人意難平?

TAG: 外星人外星設定文化司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