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老人發現“藏寶洞”,挖出70斤黃金後,在銀行被抓

古有“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之說,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雖然不多見,但也不能說沒有,比如買彩票中了500萬;當然,“中彩票”是合法的,但如果撿到了文物,哪怕是“黃金”也要主動上交。

1979年,老人發現“藏寶洞”,挖出70斤黃金後,在銀行被抓

對傳統文化有研究的朋友或許知道一句話“千年王朝看北京,三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圈裡還有“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陝西”之說;當然,這只是泛泛之言,其實山西地下也埋著不少國寶文物,這裡要說的就是發生在山西的一段“天上掉餡餅”的事。

去過山西的朋友應該對這裡的溝壑、土山等不會陌生。大約在1979年左右,陝西深山裡住著一位楊姓老人,如果不是“天上掉餡餅”,或許這位老人也不會出名了;簡單來說,楊老漢世代居於山中,由於山路不通,大半輩子也沒出過幾次遠門。

1979年,老人發現“藏寶洞”,挖出70斤黃金後,在銀行被抓

這樣的生活不細說也能感受到那份寂寞,楊老漢的日常同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耕作就是上山砍柴,最大的幸運就是能在山裡抓點野味、挖點藥材;這天,老人和往常一樣上山打柴,路上無意間發現土山壁上坍塌出一個“新洞”。

這事在山西沒什麼稀奇的,一場大雨後,土山難免發生坍塌,出現個“新洞”也屬正常;起初楊老漢並沒在意,或許是無聊,老人伸手在“新洞”裡掏了一把。這下可不得了,“洞口”居然被老人掏的更大了;還不止,老人掏這一把抓出個黃澄澄的東西,再仔細看,居然是一枚杯口大的“金餅”。

1979年,老人發現“藏寶洞”,挖出70斤黃金後,在銀行被抓

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了,楊老漢也顧不上砍柴,開始兩手並用地“掏洞”;誰成想,這個山洞並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挖的,只不過“洞口”被人刻意封住了。或許是年代久遠的關係,如今封土坍塌,“洞口”也就露了出來;再加上楊老漢掏這一把,“洞口”幾乎整個被開啟。

老人怎麼挖洞就不細說了,一番折騰後,楊老漢居然在洞裡發現了一隻早已破爛的木箱,露出了更多的“黃金”;這裡說明一下,楊老漢最初發現的金餅只是其中一件,這裡不僅有金餅,還有金珠、金磚等不同樣式。

1979年,老人發現“藏寶洞”,挖出70斤黃金後,在銀行被抓

實事求是的說,久居深山的楊老漢真沒見過這麼多金子,當時激動的跪地感謝祖宗;其實這種場景也不奇怪,老人苦了一輩子,忽然“土山獻金”,除了“祖宗顯靈”還能是什麼?當然,楊老漢也懂“財不露白”的道理,因此趁人不注意,從家裡推輛小車將這些金子蓋上木柴,就這樣拉回了家。

1979年,老人發現“藏寶洞”,挖出70斤黃金後,在銀行被抓

乍一看,這事屬於“天上掉餡餅”,但怎麼處理“黃金”卻成了難題,總不能拿著金磚、金餅去買東西吧?這裡還要說明一下,上世紀70年代,就算大城鎮也少有“金店”,更何況老人居於深山,附近城鎮能兌換黃金的就只有銀行。

老人也沒多想,隨手拿著兩塊“金磚”下山找銀行去了;沒想到,楊老漢剛亮出“金磚”就被銀行的工作人員給扣下了,最後還報了警。楊老漢被抓,只嚇得大喊“冤枉”,公安局裡還不斷向警察解釋“金子是祖宗顯靈給我的,不是偷的、搶的”。

1979年,老人發現“藏寶洞”,挖出70斤黃金後,在銀行被抓

這話跟警察說,幾乎沒什麼用。此後來了幾個人,自稱文管局的專家,也不理會楊老漢,先對那兩塊“金磚”研究了一番;其實兩塊“金磚”有個明顯的特點,楊老漢沒注意而已,其背面有銘文,上寫“張通儒鋌”。

說到這,或許有朋友大概也明白了。這裡僅稍作解釋,“張通儒”是唐朝“安史之亂”中的重要人物;簡單的說,“張通儒”是安祿山帳下大將,安祿山奪取長安後將他留守“西京”。後面的故事就複雜了,這裡僅簡單地講一下。

1979年,老人發現“藏寶洞”,挖出70斤黃金後,在銀行被抓

總之,“張通儒”又被其他勢力進攻,最後落得棄城而逃,退守陝郡(今河南陝縣);文物專家以史為據推測,這兩塊“金磚”正是千年前“張通儒”藏起來的。其實很明顯,金磚上有“張通儒”的名字,“鋌”是金磚樣式的一種名稱,只是楊老漢不懂這些而已。

1979年,老人發現“藏寶洞”,挖出70斤黃金後,在銀行被抓

當專家將這些講清楚之後,楊老漢大感失望,原以為是“祖宗顯靈,土山獻金”,誰成想自己挖到的是文物,還鬧得進了公安局。

後面的事情就不細說了,老人講述了自己發現文物的經過,並帶著專家對“藏寶洞”進行了仔細勘察;當然,楊老漢也將發現的“黃金”統統拿了出來,據統計,共有各類樣式的黃金文物193件,重達70餘斤。

1979年,老人發現“藏寶洞”,挖出70斤黃金後,在銀行被抓

實事求是的說,“楊老漢被抓”只是一場誤會,某種角度來看,“老人發現文物”還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於是,相關部門不僅給老人頒發了錦旗、榮譽證書,還獎勵了他300元。

TAG: 老漢金磚老人張通儒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