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徐帆演得越“真”,電影就越“假”

媽媽

季佩珍

是家裡的靈魂,能照顧到每一個人。

在她眼裡,女兒李小美永遠都是最優秀的,但她卻不知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女兒在做”小三”。她更不知,女兒對她的掌控有多牴觸。

院線∣徐帆演得越“真”,電影就越“假”

醫生丈夫李文舫因幾年前的一次失誤,至今還無法拿起手術刀。

婆婆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生活都無法自理……

親弟弟更是不成材,欠債、爛賭,連大年三十都不回家團聚。

自己剛剛退休,卻被查出了惡性腫瘤四期。

這是一個

標準化但又很套路的劇本

,作為主人公的媽媽

季佩珍

被設定成,需要克服一切障礙,還給她安排了絕症。母女、夫妻、婆媳、姐弟、病友關係的走向,完全可以預知。這種看到結局的套路,只剩下看季佩珍自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已。

院線∣徐帆演得越“真”,電影就越“假”

為了更加“正確”的表達中心思想,導演甚至用影片結尾處季佩珍和女兒的對話,

“你什麼時候才能做自己啊”,“這是我的選擇啊”

來作為總結。

千方百計、絞盡腦汁的提醒著觀眾,這就是一個

含辛茹苦、標準的中國式好媳婦、好媽媽、好老婆啊

,千萬別忘了,她可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由於劇本有以上的“天然優勢”,影片在

敘事上的推進,其實是生硬的

我們看不到一個有血有肉的

季佩珍

院線∣徐帆演得越“真”,電影就越“假”

在120分鐘裡季佩珍沒有缺點,她活成了一個標準的

服務型人格,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工作中,她教的地理課,自己在課堂上都對學生坦誠地理,並不重要。

生活中,她對失智的公婆,俯首貼耳。

她對叛逆女兒的呵護有加,即便對女兒愛上的有婦之夫,也是殷勤懇求。

院線∣徐帆演得越“真”,電影就越“假”

當然,這或許是中國式好女人的典型,但她太好了,

一切行為動機像標準模式復刻的一樣

這是本片最遺憾的地方,

它透過一個司空見慣的標準人物,完成了常理之中的劇本

所有人物的設計,都為了季佩珍而服務、而旋轉。季佩珍實在太完美了,但這麼處理,顯然讓

故事邏輯和行為模式落入了俗套,劇本沒有新意

一旦沒有了新意,就生硬了,整個故事零碎,支線貪多,發力點就分散,設計感過重,

最真誠

的東西消失了。

院線∣徐帆演得越“真”,電影就越“假”

其實這部《關於我媽的一切》不難看。特別是人物表演方面可圈可點,徐帆飾演的女主角季佩珍,就演得飽滿、真誠、血肉豐滿。

“頭髮遮住眼睛多沒有精神啊~”

“你看你那黑眼圈,是不是又熬夜啦?熬夜傷身體呀~”

“不要喝這麼多咖啡啦,對身體不好,身體很重要的!”

季佩珍發的這些微信,還得看女兒心情才能得到回覆。這些中國母親司空見慣的關心,在徐帆的表演下是很誠懇的。

院線∣徐帆演得越“真”,電影就越“假”

媽媽、妻子、姐姐、老師、媳婦多重身份在徐帆的詮釋下,雜糅得也相對準確。

她演活了

一個平凡的人民教師,一個任勞任怨的好媽媽,一個規規矩矩的好老婆

雖然,劇本上對她概括得過於標準化,但她還是能用真實的表達,豐富人物應該完成的戲劇任務,有無數感人的瞬間。

院線∣徐帆演得越“真”,電影就越“假”

比如教訓女兒時她會用手在牆壁上敲出節奏,像敲黑板敲講桌一樣,將為人母、為人師合二為一。

她偶爾也會暴躁,也會失控,也會和女兒針鋒相對,但是在關鍵時刻,她又會堅定地為女兒著想,保護她不被外界傷害。

比如,在演播廳為女兒出頭的那場戲,看起來就爽感十足。可以說,

徐帆的表演,是本片最大的加分項

即便這個故事真誠的東西有所欠缺,但是普通觀眾可能仍會為徐帆的眼淚買單。

院線∣徐帆演得越“真”,電影就越“假”

因為她太常見了,太像天底下的好媽媽,好媳婦,好老婆了。

拿這部電影,和今年上半年上映的《我的姐姐》比較,會發現諸多類似的問題,很多影視主創者們一旦進入親情淚水齊飛的敘事模式,就容易

貪多貪雜

情感力度一旦減弱,就像本片中的季佩珍一樣,

對所有人都太好,自己消失了

院線∣徐帆演得越“真”,電影就越“假”

哪怕徐帆在本片中流下過多次感人的淚水,她努力刻畫的這個人物形象,也只是全中國無數好女人中的一個。

影片陷入了尷尬的兩難之中,

塑造這樣一個典型必然會引起共鳴,但這個典型實在太好處理了,一切都可以用套路化製造,難度降低了,真誠少了

這不是徐帆的問題,是這部影片

節奏

細節

取捨

多個問題的總和。

TAG: 季佩珍女兒徐帆本片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