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那麼有錢,在大S這為什麼忽然不管用了?

大S汪小菲終究還是離婚了,其實打光緒駕崩那年起,兩人的離婚基本就已註定。離婚後雙方態度迥然不同,大S大方送祝福,汪小菲則跑去夜店嗨皮,大有示威硬停的意思。

汪小菲那麼有錢,在大S這為什麼忽然不管用了?

瞭解大S的恐怕都有預感,這段婚姻不會持續太長。大S表面溫柔甜美,為人做事卻十分強勢,素有娛樂圈“迅猛龍”的稱號。小S范瑋琪范曉萱等人組閨蜜團,大S是說一不二的“女王大人”。

大S愛美,磨腳皮磨到出血,喜歡別人誇她白,新人的時候就敢跟導演瞪眼,是個自我意識非常強烈的藝人。這樣的女人跟王菲一樣,一般人是駕馭不了的。

汪小菲那麼有錢,在大S這為什麼忽然不管用了?

今天我們不聊八卦,藉由大S離婚這件事,談一點深層次的東西。大家發現了嗎?內地女嫁港臺男往往都還不錯,內地男娶港臺女,不少以離婚收場。

這是怎麼回事?在我看來,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因素在作怪。

是風之弊

“時風”即當下的社會風氣,跟農用三輪車沒關係。咱們的社會風氣出了點問題,這個問題持續了20多年,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典型的問題比如說“拜金”,比如說“幸福感的建立”。拜金風吹了20多年,金錢代替了價值觀、人生觀,有錢則高人一等,沒錢則百無一用。錢代替真理成為硬道理,假如某個億萬富翁說地球是方的,可能真的有人會相信,至少不會當場反駁。

汪小菲那麼有錢,在大S這為什麼忽然不管用了?

當下社會,老百姓“幸福感的建立”是有一些畸形的,我們稱之為“比較式幸福”。好多人的幸福來源於比較,比別人有錢、地位高才感到幸福,反之則自卑沮喪,這是很不健康的。

兩者結合導致的問題就是“自信心”的畸形。我們的自信心建立在更有錢、更有地位、更受追捧的基礎上。在風氣一致、價值觀趨同的語境下一點問題沒有,換了一個新環境,這種“自信”就不怎麼牢靠了。

汪小菲那麼有錢,在大S這為什麼忽然不管用了?

比如說汪小菲。汪小菲有錢、有名、有地位,跟內地絕大多數同齡人相比,他都有絕對的自信。可是換了一個新環境,語境不同,價值觀有差異,內地那套不管用了,他的自信心自然就會動搖。

面對大S,汪小菲的自信很容易被摧毀。汪小菲有錢,大S也不少,汪小菲有名,大S更紅。大S不必依賴汪小菲,汪小菲賴以自信的東西消失了,這是汪小菲婚姻生活中處處被動的原因之一。

汪小菲那麼有錢,在大S這為什麼忽然不管用了?

男人失去自信,在女人眼裡就瞬間跌價了,尤其大S這種有明確的生活目標、生活情趣的女人。所以兩人離婚幾乎是必然的。

教育之殤

教育問題真該好好聊一聊。我們的教育有問題,這點不必諱言吧?最核心的問題是什麼呢?過分強調集體意識,卻從不啟蒙孩子們的個人意識。這造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一個小學生,一方面可以在聽到國歌的時候止步敬禮,一方面又在校園霸凌弱小;一方面敢為集體財產自我犧牲,面對霸凌不公的時候卻不敢維護公平。

就是說他們眼裡是缺少自我的,他的意識是建立在大集體環境中的。他意識不到自己有多重要,只有放在集體環境中才能感知一點點“自我”。這對孩子們的人生無異於一種摧殘。

汪小菲那麼有錢,在大S這為什麼忽然不管用了?

第二個問題是“過度”教育。教育的時間太長,從小學到大學畢業整整16年,這16年的時間孩子們沒有任何社會經驗,都用來讀書了。我們說18歲成年,但這個分界點其實是不成立的——7歲上學,大學畢業都23了,生理成熟,心裡卻還是個小孩。

畢業後馬上投入工作,既要承受生活的重擔,又要承擔來自同齡人、同代人的比較壓力,個人生活幾乎全部放棄。這,才導致了一堆“巨嬰”的出現。

汪小菲,某種意義上就是個“巨嬰”,從上學到工作家裡一手包辦,社會上閱歷少得可憐。

第二個問題是教育強度。教育時間長還可以用課餘時間彌補,但是很可惜,我們的教育強度太大了,白天上學晚上寫作業,寒暑假有一堆作業,這是違揹人類天性的。

孩子們被徹底捆在讀書上,就失去了做人的樂趣。他不知道除了讀書還能幹什麼,哪些東西好玩,什麼東西新鮮有趣。久而久之就造就了無趣、內向的性格,進一步導致了自卑。

“多讀書”或許是對的,但絕不是萬能的。生活的樂趣、性格的培養、人情的練達這些東西,靠讀書是讀不來的。

汪小菲那麼有錢,在大S這為什麼忽然不管用了?

這些問題應當正視,不能逃避,不能視而不見。我們應該培養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畢業就直奔車間的技術工人。

TAG: 大S汪小菲教育離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