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因微信公號改版,防錯過我的推送,請星標我~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英國王室又被曝醜聞,醜聞來自王子哈里與王妃梅根的主動爆料。

我花了1個半小時左右,把梅根與美國媒體女王奧普拉的訪談看完了。

從現在習慣的觸媒方式來說,看得比較累。傳統媒體的採訪有一個情感和邏輯遞進的過程,不會無時無刻在暴資訊量和製造衝突或金句。

但如果看完整版,會感到和很多網上看到二手訊息有一些差別。

01

先簡單回顧一下,哈里王子與梅根的婚姻是怎麼導致“梅根出走”這一事件。

王子的父親是查爾斯王子,也是英國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梅根是一位美國演員,有非裔血統(就是所謂黑人了),離過婚。

2018年,哈里王子和梅根結婚。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婚後,梅根作為一個各種背景和王室傳統不符合的美國人,挺

自然

地和那個家庭相處不太愉快。

相比更符合傳統理念的凱特王妃,梅根的形象在英國輿論界自媒體的爭議也很多。

用我們熟悉的語境來說,梅根遭遇了很多自媒體的攻擊和網路暴力。

2020年1月8日哈利與梅根在Instagram宣佈決定“脫離英國王室資深成員”。

媒體藉助“英國脫歐”這個概念,發明了一個新詞彙“梅根脫英”(Megxit),也可翻譯為“梅根式出走”。

哈里與梅根為什麼要出走呢。

兩種理解。

第一種就是待著不開心,脫離這個身份,才能離開英國,離開那群人,所以哈利梅根夫婦離開英國一直就住在英聯邦國家和美國;

第二種和金錢有關,我曾在b站有個影片講解過英國王室成員的財產構成,簡單來說,哈里夫婦的收入是固定的,來自於【君主撥款】(簡單理解為女王收的房租)裡奶奶(女王)給他的部分以及康沃爾公國這塊土地收入的一部分(這是父親查爾斯王子給他的)。

而一旦哈里夫婦脫離了英國王室,他們可以【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經營好作為王子的這個IP。

正如這次採訪,很多人也指責哈里夫婦是為了一大筆錢財做的。

兩者都談不上是確定的事,也可能都有影響。

蠻符合一句可能是馬雲說過的雞湯:

一個人辭職只有兩種原因,要麼是錢沒給夠,要麼是傷心了。

02

說完原因,總結一下采訪到底談了什麼。

大概有幾點:

1。 梅根還是待著不開心,和其他王室成員相處不好,典型是和凱特王妃爆發的衝突,因為婚禮上伴童的服飾,被凱特弄哭了,原來的傳聞是梅根把凱特弄哭了;

2。 女王挺好,都挺好;

3。 梅根受了很多苦。外面有一些資訊看上去感覺是王室對攻擊她。事實上,看過完整採訪會明白,

梅根不斷強調的是,她遭遇了很多小報的攻擊和網路暴力,在這個過程中,王室本身對她的支援不夠(還是有點差別的),只有哈里支援他,真愛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4。 當王子妃這件事一點都不好,沒有自由,想做什麼都不行,連公會、心理醫生都沒有,沒法說走就走。這一點和第1,第3點綜合起來,導致梅根抑鬱,想自殺;

5。 脫離以後王室不再負責她們一家的安保工作,這是最不能接受的;

6。 夫婦一起解釋了“要錢”這個問題。主要由哈里來回答。簡單來說,我不是要錢,但我需要安保被負責起來,其實也是一個待遇問題;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7。 最嚴重的一個指控,王室的種族歧視問題。梅根的孩子叫做阿奇,梅根說哈里告訴他,

有人擔心阿奇的膚色問題,並暗示阿奇可能因此成為不了王子。值得注意的是,梅根強調了,這是哈利轉述給她的,而且明確說談過幾次。

所以種族歧視這點,成為一個夫妻二人

有共識的,確認

的事。是一件相對比較嚴重、正式的指控了。

採訪裡沒有透露是誰,外界大部分猜測,這個歧視者是查爾斯王子或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

03

總結完以後,談談看法。

第一點是典型那種清官難斷家務事的範疇,誰把誰弄哭這種事,實在沒法讓人有立場。

第二點女王當然都挺好。

“可以說王室不好可以,但不能說女王不好”

,是一個潛規則。類似的例子是日本人也可以談論皇室的八卦,可以罵皇室成員,但一個禁區,不能說天皇不好。

禁區沒什麼不能理解的。要說不能談的禁區,英國、日本之類真不算多。

其實真罵了也不會怎麼樣,英國不可能因為罵女王抓你。但巨型網暴是少不了的。

第三和第四之後一起談。

第五點,待遇問題。

其實,待遇是部分中國人非常熟悉的話題,司機、秘書、高幹病房、警衛員、廚師、公車……

不光活著的時候要談,死了也要談,怎麼定性,悼詞怎麼寫,誰來了,誰送了花圈……讓家屬的心情隨時上天下地……

在西方發達國家,如果要長期僱傭一個厲害的商業安保團隊,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這對夫婦確實是一個非常顯眼的名人目標,政治性、商業性、瘋子……如果沒有人管的話,一家人的安全確實讓人頭疼。

本來這筆錢是公家付的,現在要私人付了,很巨大。

加拿大或美國之類能不能管起來?

得議會同意才行。

其他費用都可以節省,這筆錢換我,我也省不了。

哈里和梅根一定要強調這點,倒很合理,也是所有和錢有關的事宜裡,最合理的。

04

關於第三和第四點可以選擇一種比較庸俗的解讀方法。那就是公司。

英國王室和日本皇室有一大區別在於,英國王室的錢,確實和納稅人關係不大。

可以理解為都是女王自己的錢。另一種理解方式是,英國王室是一家世代相傳的大公司,女王就是董事長兼CEO。

日本皇室不太一樣,簡單來說和納稅人的關係要大很多。

當然,怎麼管理這家企業的資產,女王可以說了算,但她正常是不會說的,而是由習慣來決定。

這些習慣都是幾百年來,王室和議會不斷磨合出來的。

所有接受王室資產供養的王室成員,也可以

一定程度

理解為這家公司的僱員。

所以,當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外人要成為王室成員的時候,理論上,他或她也應該要承擔其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不能隨時call個uber來白金漢宮”,“沒有工會”,“不能人家罵你就罵回去”等痛苦。

正如我們現實中很多公司一樣。

有些公司對私人想法比較開明,騰訊的管理原則是“不要給公司製造負面新聞”就可以了,員工經常累得哭天喊地;有些公司管得很多,比如阿里,我從未見過阿里員工在社交網路上抱怨工作(脈脈另說)。

正常來說,大家要進入這種公司之前,都是心理有數的。

所以這個邏輯就很類似,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這種國產宮鬥劇邏輯。

但這套理論並不完全符合我的價值觀。

畢竟,王室成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僱傭關係,沒有一本厚厚的合同,裡面列明各種權利和義務。很多東西是精神上的共識,正因為是精神上的共識,存在模糊理解的地方。

而成為王室成員是基於血緣和愛情。前者你不能完全選,後者畢竟是一件講究激情的事。

正因為不完全是一個自由選擇的結果,所以從戴安娜到梅根,乃至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看過英劇《王冠》的人應該對她印象深刻),有各種不爽都是正常的。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王冠》劇照

稍微總結一下。

付出一定代價必須的,但所有的

代價不是永恆正義或合理的

。1625年查理一世被砍掉腦袋的時候全世界沒有一個國王會上網,現在不讓王室成員上Facebook就不可能了。

不爽的話,適當的表達是可以理解的。雖然面對員工的抱怨,全世界大部分管理者,無論是中國深圳的大廠組長還是英國女王,大部分的建議應該都是:

人這輩子啊,忍忍吧。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也正因為如此,梅根忍耐沒有錯,但如果她不能忍耐或公開抱怨,也不是惡行。

但同樣,對公開出走並抱怨的梅根夫婦,王室以後採取各種不聞不問的半割席冷血態度,也很正常。

這和道德無關,是組織行為學的邏輯。

05

種族歧視問題,單獨談一下。

種族歧視,在今天是一種很嚴重的指控。

而梅根這次採訪,最猛,也是對自己夫婦和王室關係傷害最大的,肯定是阿奇因為膚色可能當不上王子的指控。

種族歧視是不對的。

但王室,其實是一種帶有

公屬性的私家

。私家的族長,有沒有權利決定稱號的分配呢?

這裡有一個背景。王子

(prince)

這個詞,作為一種文化意義的概念,每個國王的兒子都可以叫王子,女兒都可以叫公主。

但作為一種稱號或者title,是需要基於一定理由被授予的。

清朝的皇子皇女,叫做某某貝勒,某某親王,和碩固倫公主之類,都是要冊封的。

比如雍正,第一個重要title是

多羅貝勒

、第二個是

和碩雍親王

。都是他父親康熙皇帝認可他以後才封的,不是必然有的。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公司裡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很多人也是帶團隊的,但長期沒有title。有些公司有很多VP,有些公司只有1-2個,都屬於不同的組織結構決定的。

梅根要為兒子爭的,是那個title

當然不是說要title不對。

還有一個文化背景也可以討論。

所有的民族,本質都是想象的文化共同體。

而為了維持想象的文化共同體,各國國家或民族都嘗試引入一些限定和標準。

這點在一些宗教裡特別常見。比如錫克教徒就是錫克族人,猶太教就是猶太人。還有些宗教教主繼承製度有更苛刻的規定,就不說了。

我以前寫過,日本棒球圈的傳統,對能留什麼髮型是有限制的(現在改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傳統也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的結果。

所以,如果某王室成員認為,代表英國君主制的溫莎家族的某一個稱號title,應該限制在白人群體,應該怎麼看呢?

如果是從一個“私家族長對家庭財產(稱號應該算財產)配屬來看”,大概是有這個權利的。但依然難逃種族主義的指控。當然,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的話,生活中的種族主義那就實在太多了。

換一個說法。我們國家大部分的老人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估計也會介意這個,介意的話,歧視是肯定的。算不算就是種族主義呢?

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

不過本質上,王室的稱號,從傳統來看,強調的是

血緣和成就

,在過去,膚色從來不是一件被計算入考量的事。

從這個角度來看,介意膚色,無論如何很難體面。

歐洲王室在過往從來沒想過要面對這一問題。當年定祖宗規矩的人,肯定也沒有想到“我大英還有這一天”,也算是歷史的冥冥之中吧。

總之,一碗水端平,對王室和宗教採取同樣的態度就可以了。

還有一點,哈里

和梅根的婚姻終究是女王批准的

,女王不批准他們是結不了婚的,因此一定要說王室種族歧視,也不夠公允。

畢竟女王才是族長

當然,這種表態對梅根的傷害肯定很大,所以梅根不爽到要爆出來,也很正常。

另外,有一批蒙太奇可能被忽視了,那位王室成員和哈利王子談論這個事,應該是非常私密的關係,也是非常親密的人(這也是很多人猜測是查爾斯的緣故)。

結果哈里王子還是選擇了告訴妻子,也預設妻子的爆料。

相關心理上的鬥爭與衝擊,倒是這件事上我認為最讓人玩味的一幕吧。

日後的影視作品,這一幕是真正出影帝的。

06

最後想說一點其他看法。

很多人在討論外國王室的問題時,有強烈的道德色彩。“窮則安徒生童話,達則階級鬥爭”,近年來更有甄嬛傳、延禧攻略等加持,腦洞倍增。

而西方文化中,很精髓的一點是要區分“好與壞”,即good and bad。

good和bad怎麼區分呢?

以君主制為例,什麼是好的君主制,什麼是壞的君主制,不是由吃瓜群主的好惡決定的,而

是由其權力範圍和義務

決定的。

什麼是好的君主,什麼是壞的君主,也不是由吃瓜群眾的好惡決定的,而是根據他們做的事,

由歷史理性所決定

什麼叫做歷史理性?就是是否符合

其能影響到的人群裡的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怎麼看乾隆、雍正?不是由《戲說乾隆》或《延禧攻略》決定的。是由一次次戰爭與和平,經濟資料,人口變遷,百萬、千萬乃至億萬人的命運所決定。

怎麼看美國南北戰爭?也不是《亂世佳人》決定的。

從這個角度,我認為最近的年代裡,我們比較熟悉的兩位外國君主,英國的伊麗莎白二世和日本平成天皇,符合good君主的範疇。

有些君主我們不熟悉,因為那些地方都不允許大家去熟悉他們。

簡而言之,對公共的影響在哪裡,君主能做什麼?又不能做什麼?

用這個標準去看,哪些國家的君主制體面,哪些不體面,一目瞭然。

一概想象為童話或斥為吸血鬼,都是不公允的。

從醜聞的角度來說,全世界所有的王室其實都在不斷製造八卦意義上的醜聞,因為王室都是由人組成的。

但正如所有的非君主制國家的政治家、富人、明星群體,也從來沒有少過類似醜聞一樣。

因為他們也都是由人組成的。

具體的對錯,就事論事就好。

不怕出八卦,就怕“不怕史官”。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在我看來,從戴安娜到梅根,從卡米拉到凱特,從辛普森夫人到瑪格麗特公主,爭議各方,並不存在誰就是肥皂劇或童話範疇裡那種好人壞人的概念。

說到底,王室的體面,本質還是由所在國家決定的。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是人還是神?決定舉國乃至鄰國上下的命運?還是隻影響少數人不涉生死的榮辱富貴及名利場流量?

在這個基礎上,

同情

任何一個在這種結構裡過得不開心的人,無論她或他是性感的美國女演員、帥氣的英國飛行員,還是毫無魅力的日本公務員大叔,都沒問題。

在這個基礎上,愛情,只要是基於自願,則沒有對錯。

而這些年來關於英國王室的,影響最大的影視作品,《王冠》的邏輯與價值觀,就是這樣的。

我認可這種邏輯和價值觀。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從梅根暴王室醜聞 ,談談王室的體面

只有一種社會沒有醜聞,那就是不允許有醜聞的社會。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就曾經描述過這樣的社會。

如果你喜歡本文,可以點贊評轉

↓   ↓   ↓   ↓   ↓   ↓

TAG: 梅根王室哈里女王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