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人類是否會被機器人替代?”

“人類與機器人如何共生?”

“機器人是否會反攻人類?”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從機器人出現到至今,人工智慧的道德倫理問題一直都是被熱議的話題。

8月19日,特斯拉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該公司的人工智慧大會上宣佈,他們將於 2022 年釋出一款名為“特斯拉機器人”(Tesla Bot)的原型產品,以從事危險、重複性或枯燥的工作。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特斯拉機器人還將使用特斯拉汽車上的一些人工智慧裝置。比如 Autopilot 攝像頭將會為這臺機器人提供視覺能力,而 Full Self-Driving 電腦則扮演了內部器官組織的角色,幫助機器人成為家庭生產力好幫手。

不論我們承認與否,事實已經擺在眼前——

部分人類(的工作)確實已經被機器人取代了。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機器人藝術家開畫展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2019 年人工智慧機器人艾達(Ai-Da)誕生,是全世界第一個“人工智慧超現實機器人藝術家”。5 月 18 日,機器人“藝術家” Ai-Da 在英國倫敦設計博物館舉行了一場《Ai-Da:機器人肖像》展覽。早在 2019 年 6 月 12 日至 7 月 6 日就在英國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的 Barn 畫廊舉行過作品展,作品包括有素描、油畫、雕塑以及影像作品。實現了超過 100 萬美元的收入。

機器人 Rap Star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佐治亞理工學院的音樂技術專家吉爾·溫伯格(Gil Weinberg)製造了一個名為 Shimon 的音樂機器人來創作曲譜並實時表演,Shimon 不僅能夠即興演奏爵士樂,還能與人類對唱。Shimon 還在發了新專輯與一系列 MV,在 MV 中可以看到 Shimon 與人類說唱 battle。

機器人新聞主播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被譽為“最逼真”的日本機器人“埃麗卡”被設計為 23 歲的女性,擁有精緻五官,面板以矽膠打造,加上 14 個紅外線感測器構成的“靈眸雙眼”,讓 TA 不但能做出生動表情,也能辨識房間內每個人的位置,以及人臉識別。TA 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人工智慧(AI)對話系統之一,透過放置在附近的麥克風和感測器收集資訊,感知對方的聲音和動作,進行流暢自主對話。從 18 年四月起,TA 就在電視臺找到了一份令人稱羨的新工作——新聞主播,在電視熒幕前為觀眾播報新聞。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若是就像馬斯克說的那樣,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做一些重複性的、危險又枯燥的工作,人們應該感到高興不是嗎?從此我們的雙手就被解放了,可以去從事更具創新性的工作。

然而除了機器人的出現會直接導致一部分基礎性工作的從業人員失業之外,神經科學家們直接道出了人類與生俱來的深層次恐懼——

恐怖谷理論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恐怖谷理論是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提出——當機器人與人的相似度達到一個特定程度時,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其負面和反感,機器人與人的差別會變得非常顯眼刺目,從而整個機器人會給人非常僵硬恐怖的感覺;當機器人和人類的相似度相當於普通人之間的相似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情感反應會再度回到正面,產生人類與人類之間的移情作用。

例如能把孩子嚇哭的兒童機器人 CB2。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歷史上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類人機器人索菲亞。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Dimitris Hatzis 在 15 歲時設計的人形機器人。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當一個與活生生的人和動物十分相似但又能看出明顯不自然之處的存在出現時,人們會普遍性地產生反感、不適、厭惡甚至恐懼的情緒反應。

關於恐怖谷效應的成因一種解釋是認為恐怖谷效應是透過進化獲得的,在物競天擇的生存模式下,人們逐漸產生了生理防禦機制。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而第二種解釋則認為“像人又非人”的存在象徵了異化的人類自身,也許會激起人對於自身生存狀態和存在意義的擔憂,是否自己也是徒具外表而毫無靈魂的機器呢?這也會導致我們產生牴觸的情緒。

從各大科幻題材的電影中也可見人們內心對於機器人的那份恐懼與不安。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在電影《終結者》中,整個世界已經由機器人來操控。機器人想完全佔有這個世界,把人類趕盡殺絕。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而在庫布里克的科幻鉅作《2001 太空漫遊》中,機器人 HAL9000 邏輯陷入悖論,因內在指令產生衝突而將宇航員置於死地。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再放眼到現實世界,機器人越來越類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人造的、有彈性的面板,可以讓機器人有類似人類的人造面板,並且還可以自我修復。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兩足機器人跳躍奔跑的姿勢也越來越柔性,機械感越來越輕微,面對越來越類人甚至“超人”的機器人,人類很難不感到不安,很難不產生被威脅的感覺。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當技術的發展速度如此迅猛,與之相呼應的道德倫理問題就很難被妥善思考。機器人就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而存在,那些和諧共生的願望早就被拋之腦後。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於機器人和人之間引發的一系列道德倫理問題的研究越發深入,並且受到了整體大環境對於未來願景轉變的影響,整個人類社會從剛剛邁入千禧年時的那種「Y2K」式的、對於未來有著光明的嚮往,轉變成了充斥著反烏托邦和悲觀主義色彩的「賽博朋克」。因此科幻題材的文藝作品對於機器人與人類未來的思考角度也變得更加多元。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以前往往是從人類的角度出發,而最近大熱的科幻文娛影音作品則更偏向於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從機器人的視角出發。

西部世界中的機器人自我意識覺醒後,之所以反殺人類是因為人類像對待家畜那樣隨意欺辱、殺害機器人。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石黑一雄的新作

《克拉拉與太陽》

以機器人克拉拉為第一人稱進行敘述,在書中克拉拉被設定成無私、忠誠的機器人。

「克拉拉是陪伴身患重病的喬西長大的機器人朋友,喬西的母親為了延續女兒的生命希望機器人克拉拉扮演喬西,然而當喬西奇蹟般地痊癒之後,克拉拉也被丟棄在了垃圾場,完成了作為機器人的一生。」

諷刺的是,在這個故事中機器人之所以沒能夠替代人類,而是被拋棄了的原因,追根究底竟然是自私——這種機器人所沒有的、人類與生俱來的特性。

被嫌棄的類人機器人的一生

未來將會怎樣誰都不得而知,但是從人類存在至今所發生的種種慘劇中我們至少能夠得出一個結論,不管是反省自己對待異己的態度,還是警惕所謂的敵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虛幻的美好——其同行者往往是無知、褊狹和傲慢。

在人與機器人共存的世界,未來發展會是怎樣的呢?

快來留言和我們討論吧!

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7heidlFqG4

https://www。ted。com/talks/ai_da_robot_the_intersection_of_art_and_ai/transcript?language=zh-cn

https://daily。zhihu。com/story/9707772

https://www。maxigadget。com/2015/11/adolescent-15-ans-a-fabrique-robot-a-taille-humaine。html

三大金牌工坊限時優惠中

TAG: 機器人人類克拉拉人工智慧Sh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