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多一些這樣的國漫作品,鹿道森式的悲劇會不會減少?

《雄獅少年》可能是2021年度最值得看的院線電影。

如果多一些這樣的國漫作品,鹿道森式的悲劇會不會減少?

故事的主人公是以阿娟為首的三個留守兒童,他們常年見不到父母,大多與祖父輩相依為命,很難得到應有的呵護。平日裡他們缺衣少食,生活中他們常常遭受霸凌與欺辱,他們好似無根的野草,可否成長成才,全憑自己的韌性。

阿娟,瘦弱嬌小,好似一隻病貓,連名字都跟女孩子一樣。他的好朋友阿貓是個瘦猴,阿狗是個肥豬。三個人捱打了都無力還手,只能抱頭痛哭,標準的廢柴三兄弟。

如果多一些這樣的國漫作品,鹿道森式的悲劇會不會減少?

是舞獅(又叫醒獅)喚醒了他們心中的熱血,讓他們能夠在聽到鼓點的一剎那就從病貓蛻變成為一隻雄獅,戰鬥到底。他們不再自怨自艾,他們不再無所事事,他們刻苦訓練誓奪第一。他們找到曾經的舞獅好手強叔,想要學習舞獅,而強叔,早年也是為了生活不得已放棄了舞獅。落魄的人惺惺相惜,鹹魚從此翻身。

影片無論是2D的水墨畫風還是3D的精美畫風,製作都是一等一的精良,無論是運鏡還是光效,無論是色彩、節奏還是音樂(五條人、九連真人),都非常的有特色,你幾乎找不到這部影片有什麼短板,正是這樣的質感,讓《雄獅少年》成為了零差評的存在。

除了熱血的劇情,時而中二的笑料也是影片趣味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強叔和強嬸兒雞飛狗跳的夫妻戲,還是三小隻優點就是很抗揍之類的笑點,感動於細微的同時還能讓你捧腹大笑,時常剛要起勢就立馬被打回原形的手法被導演運用的爐火純青。

其實本片之所以好看的最重要因素是,製作團隊運用了豐富的意象。

如果多一些這樣的國漫作品,鹿道森式的悲劇會不會減少?

病貓變雄獅,鹹魚翻身,阿貓阿狗(小人物),黃飛鴻,李白詩詞,悲憫的佛像,關羽獅頭(寓意過五關斬六將),木棉花(英雄花),從留守兒童到外來務工人員。

病貓變雄獅的不只有這三個衰仔。拿破崙曾經這樣形容舊中國,“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當他覺醒的時候世界都會為之顫抖”,當雄獅覺醒的時候,中國人就不再是東亞病夫了。

鹹魚是指用鹽醃漬後曬乾的魚,原本鹹魚翻身指的是鹹魚返生,意為起死回生、否極泰來。

阿貓阿狗被人們日常引申為小人物使用,而本片作為一部小人物逆襲製作,就是要讓別人都瞧不起的阿貓阿狗登上巔峰。

如果多一些這樣的國漫作品,鹿道森式的悲劇會不會減少?

本片受到了1993年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之獅王爭霸》影響,南派舞獅因為該影片在全國一炮走紅。片中有對於關羽獅頭的描述,“圓有三分角,笑帶七分威,兩面虎眼頰,額頂沖天紋。”

“難道我們平時讀到李白詩詞的熱血沸騰都是假的嗎?”阿娟在電影中反問大家。李白作為我國最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詞情感真摯,肆意汪洋,讀來讓人盡抒胸臆,早已成為了中國人的文化、精神圖騰。

無論阿娟做了什麼,佛像都是巋然不動地注視著他,不悲不喜。阿娟在佛像那裡似乎什麼都沒有得到,但是,那是他寄託生活希望的地方。

舞獅獅頭有劉備,關羽,張飛等三國人物形象之分。黃色的劉備獅頭主雍容華貴,紅色的關羽主忠義、財富、勝利,黑色的張飛獅頭象徵著勇猛好鬥。

木棉花,因為軀幹壯碩,花開鮮血如血,花落不褪色不萎靡,故被人們稱作英雄花,寓意頂天立地,本色不改。

阿娟從孩子長成大人,瘦小的身體因為社會的打磨也變得面板黝黑,但是他

不認!

不認生活對他所施加的一切壓迫,不認同命運無法改變,從留守兒童到外來務工人員,他一直在奮鬥!

很喜歡片尾曲毛不易《無名的人》中的一句歌詞,“曲折輾轉,不過謀生”,生活不易,一起努力!

如果多一些這樣的國漫作品,鹿道森式的悲劇會不會減少?

諸多生動形象,能引起觀眾共鳴的意象被導演靈活運用在影片當中,才使得觀眾的情緒很輕易地就被影片調動起來,沉浸在故事情節之中。

當然本片也不是完美無缺,木棍、牙籤等掉落的聲效有些過於誇張,最後真實的雄獅形象畫蛇添足,整體故事的餘韻不足等等小問題,整體看下來瑕不掩瑜。

上一次看到如此精彩的國漫影片,還要追溯到兩年前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自從餃子的《哪吒》火了以後,滿世界都是神話傳說的國漫,跟風者雖然多,可終究沒能再創輝煌。《雄獅少年》聰明的地方,就是另闢蹊徑,走出一條少有人走的寫實道路。

寫實,就意味著創作者必須要放棄那些人盡皆知的傳說光環,放棄利用天馬行空的故事內容結合特效大放異彩,必須老老實實地根據現實生活,去挖掘閃光點,博取人們的共鳴。

《雄獅少年》選擇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寫實角度,它將鏡頭對準

鄉村的留守兒童,講述他們自我成長與奮發向上的故事。

看完《雄獅少年》,我就在想,如果像這樣有關留守兒童的正能量作品,能夠多一些,再多一些,關心、關注留守兒童的人能多一些再多一些,鹿道森式的悲劇會不會減少?

如果多一些這樣的國漫作品,鹿道森式的悲劇會不會減少?

TAG: 雄獅阿娟舞獅獅頭影片